《锦衣杀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杀明-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分裂。对于这一点,林丹汗还是认识很清楚的。如果蒙古人内部分裂了,那就真的是完蛋了。

归根到底,还是他上次在白虎泽战败了,导致自己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现在的,他急切的需要一场胜仗,来巩固自己内部的统治秩序。在蒙古人的观念里面,强者为尊。只有实力最强的人,才能成为部落的真正首领。只要他不断的打胜仗,那些小部落对他的尊敬,还是会重新体现出来的。除非是他们不要命了。当然,风险也是存在的。战胜了自然是什么都好说。但是,万一战败呢?

林丹汗几乎不敢去想这样的后果。其实,不用想,他也很清楚,如果再次战败的话,他的统治地位,就真的有点危险了。到那个时候,下面的各个小部落,就不再是阳奉阴违了,而是有可能公开的跳出来,挑战他的权威了。而哈喇慎和科尔沁两个部落的势力,也肯定会坐大的。特别是科尔沁,那可是相当让林丹汗恼火的啊。

好在,哈喇慎部落的蒙古人,对于林丹汗还是表示了一定程度的支持的。在接到了林丹汗的命令以后,他们破天荒的派出了二十个千人队,前来归化城参加战斗。这样一来,林丹汗在白虎泽的战斗损失,就全部弥补回来了,实力还略微有所增强。这让林丹汗的信心,再次的膨胀起来。兵强马壮的他,又开始跃跃欲试,蠢蠢欲动了。

然而,部分的蒙古贵族依然对此都表示忧心。比如说贵英恰。作为林丹汗的妹夫,贵英恰一直不赞成继续去找徐兴夏的麻烦。不知道为什么,贵英恰的脑海里,总是残留着对徐兴夏的深深的恐惧感。他觉得,这一次蒙古人西征,极有可能又是一场败仗。抱着这样的想法,每次林丹汗召集亲信开会,贵英恰都保留自己的意见。

作为林丹汗的首席智囊,那日松的意见也很重要。那日松总的意见,是支持林丹汗继续发起西征的。但是,他希望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战斗中去。准确的来说,他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充当蒙古人的炮灰。如果每次战斗,死伤的都是蒙古人,那伤亡的数字也太大了。单独一个蒙古人土默特部落,是绝对承受不起的。

那日松期盼说道:“如果鞑靼人这个时候能配合一下就好了。”

其他的蒙古高层,对此都表示深深的赞同。鞑靼人和蒙古人,其实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在血缘上是相当接近的。如果鞑靼人和蒙古人一起联手,进攻宁夏镇,成功的可行性几乎在九成以上。而且,损失可以双方分摊,也不至于导致双方的力量,过度的失衡。如果是莫日根和林丹汗联手,那就更好了。双雄联手,天下无敌啊。

这天,林丹汗又召集蒙古高层商议。正在说话间,忽然间,有人进来,急匆匆的报告说道:“汗王,西面来了一群鞑靼人的使者,据说是莫日根派来的。他们求见汗王。他们说,他们还带有莫日根的亲笔信,想要亲手转交给汗王。”

林丹汗又是意外,又是惊喜。他正要找莫日根联盟呢,没想到,莫日根居然主动的派遣使者上门来了。这让林丹汗感觉到非常的光彩。如果是他主动的去找莫日根联盟,表示他要被动一些,地位要稍微低一些。而莫日根主动的来找他联盟,情况则完全相反。非但如此,莫日根还送来了自己的亲笔信,说明对他林丹汗是十分的尊重的。想到大名鼎鼎的鞑靼人箭神,居然要主动的来找自己帮忙,林丹汗脸上十分有光。他急忙说道:“快快有请。”

很快,那一队从甘肃镇出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归化城的鞑靼人使者,终于来到了徐兴夏的面前。作为代表出现在林丹汗面前的三个百夫长,都已经是浑身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但是,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必竟是活着到达了归化城。他们从甘肃镇出发的时候,有三百人。到达归化城的时候,只有不足五十人了。

原因很简单,他们在半路上,屡屡遭受到了白衣军骑兵的猎杀,人员骤降。雕骑军和鹰骑军的散兵,就活跃在大草原的每个角落,包括归化城的附近。只要遇到敌人,就会像狼群一样的扑上去,将他们狠狠的干掉,管杀不管埋。在他们的威胁下,零星的蒙古骑兵,甚至不敢离开归化城太远,生怕遭遇不测。

幸好,那些白衣军骑兵,并不知道这些鞑靼人是有重要送信任务的,将他们当做是一般的鞑靼人对待了。否则,他们有没有命到达归化城,还得两说。以雕骑军和鹰骑军的散兵战斗力,要将三百鞑靼人骑兵吃掉,根本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

带头的鞑靼人百夫长伸手按着自己的胸口,向林丹汗恭敬行礼,最后说道:“鞑靼人阿朵苏见过尊敬的蒙古汗王。我受莫日根汗王的委派,向汗王送上他的亲笔信,请汗王接受。”

说罢,他跪下来,将莫日根的亲笔信高高的举过头顶。

林丹汗内心十分的畅快,笑眯眯的说道:“欢迎远途而来的贵客。”

他伸手从阿朵苏的手里,将莫日根的亲笔信拿过来。所谓的莫日根的亲笔信,其实是用羊皮写成的,封装在一个圆筒里。圆筒的两头,都用蜡丸封住。林丹汗用小刀挑开封口的蜡丸,将里面的羊皮纸拿出来,展开,细细的看了一遍。

没错,的确是莫日根的亲笔,下面有他的花纹印鉴。游牧民族一般都没有使用印章的习惯。他们更愿意做的,是给自己设计一个很个性化的签名,又或者是一个特殊的图案,用来代表自己。然后,在签名或者图案的旁边,烙上某个特殊的印记。比如说,某个独特的戒指的印记。这个印记,就叫做花纹印鉴。

第514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中)

每个不同的花纹印鉴之间,几乎没有假冒的可能。这是游牧民族用来传递重要书信的必备工具。莫日根的花纹印鉴,林丹汗以前其实没有见过。两人之前并没有书信来往。不过,想来应该是没有谁敢假冒的。就好像是他林丹汗的花纹印鉴没有人敢假冒一样。除非是某些人不要命了。再说,假冒的难度也很高。

莫日根和林丹汗之间的通信,自然是用蒙古语写的。为了表示林丹汗的尊重,莫日根的亲笔信,足足有三百多字,写了一张很大的羊皮纸。这让林丹汗感觉到非常的满意。由于在羊皮纸上书写不容易,一般的书信,都是言简意赅的,有五十个字就很不错了。但是,莫日根居然写了三百多个字。显然,这是大大的超越了常规的。

隐约间,林丹汗有种想要仰天长啸的感觉。以前,林丹汗的名声,一直都被莫日根的箭神外号压着,这让他感觉到很不爽。他向来都是不甘人下的。只可惜,他距离莫日根太远,就算要找莫日根的麻烦,也没有可能。而且,以莫日根的实力,他如果要找莫日根的麻烦,自身肯定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现在,莫日根主动的登门求助,变相的等于是承认他自己不如林丹汗。不管莫日根是不是这么想的,他林丹汗反正是这么想了。如果这件事传出去,对他林丹汗的名声,绝对是有好处的。鞑靼人里面,就以莫日根的能力最强。其他的鞑靼人首领,都是碌碌无为之辈。只要压倒了莫日根,他林丹汗完全有可能成为新的成吉思汗啊!

带着莫名的兴奋,林丹汗一边看信,一边派人将那些鞑靼人的使者,都带下去好好的招呼,千万不可怠慢。莫日根都向他主动的求援了,变相的承认了自己不如林丹汗,林丹汗自然要表示出虚怀若谷的气势,好生的招待莫日根的人,免得外人说自己的小气,难成大事。

津津有味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将莫日根的书信看完,林丹汗的内心,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在书信里面,莫日根可是相当卖力的赞扬了林丹汗的功绩,让林丹汗的一颗心,就好像是女儿家看到了情郎一样,噗通噗通的跳个不停。来自莫日根的赞扬,的确是让他有点失态了。没办法,这可是来自鞑靼人箭神的交口称赞啊。

这么美妙的一封信,林丹汗当然不能光自己一个人看。衣锦夜行,那就没有意思了。他恨不得将这封信,转给所有人观看。无论是蒙古人,还是鞑靼人,都要全部观看一遍。甚至,如果徐兴夏在这里的话,给徐兴夏看看也是可以的。那日松、贵英恰等蒙古人的高层,也很快就看到了这封书信。他们也被莫日根的赞扬给击倒了。

那日松笑眯眯的说道:“有箭神的帮助,应该没有问题了。”

其他的蒙古人高层,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他们,现在都没有丝毫的犹豫了。的确,有莫日根的帮助,干掉徐兴夏,问题不大。白衣军的战斗力再强,也架不住敌人的数量多啊。至于干掉徐兴夏以后,如何瓜分宁夏镇的地盘,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既然有莫日根的亲笔信在此,想必他是不敢十分的过分的。

对于莫日根的箭神外号,蒙古人其实也有点酸溜溜的感觉。他们不想承认这个外号,却又不得不承认,莫日根的实力,的确很强。这些年来,莫日根带着自己的部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的确是打出了赫赫的威名。他们都习惯性的觉得,这件事只要有莫日根的参与,成功的可能性,至少要提升一倍。

至于莫日根曾经被徐兴夏暗算的事情,他们都有选择的遗忘了。在这个时候,说莫日根的不是,似乎有点不地道啊。别人在亲笔信里面,都这样夸赞林丹汗了。如果蒙古人显得太小气,会被人鄙视的。再说,既然是暗算,那就是偶然事件,是做不得准的。这一次,徐兴夏还想暗算莫日根,那是绝对不可能了。

唯独贵英恰感觉还是有些不放心。他太忌讳徐兴夏的存在了。他总是感觉,徐兴夏不可能这么容易让蒙古人偷袭得手的。宁夏镇的地位,就好像是归化城一样,怎么可能轻易的被人袭击呢?如此反常的现象,他怀疑是徐兴夏故意装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蒙古人发起袭击,他好利用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消灭蒙古人的有生力量。

说到有生力量,贵英恰就感觉非常的痛心。他已经意识到了,和白衣军的战斗,千万不能用一城一地来衡量。不是说谁占领的地方多,控制的地盘大,谁就是最强者。不是这样的。要看谁的军队战斗力最强,谁最能打。军队的数量多少,并不能代表战斗力的强弱。白衣军暂时的数量不足,绝对不意味着,他们的战斗力就不够强。

汉人军队和游牧民族军队,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可比性。比如说,地盘和人口。游牧民族控制的地盘,非常大。一个大漠,就相当于明国的全部领土。如果加上西域和辽东的话,估计有两个大明的国土大。可是,游牧民族的人口数量,从来没有超过五百万的时候。超过三百万的时间都很少。当年蒙古人最强大的时候,蒙古人的数量,也不过是两百多万而已。现在,数量就更少了。

可是,汉人就完全不同了。汉人在很小的国土上,就有很多的人口。好像宁夏镇,巴掌大的地方,就有几十万的人口了。整个陕西地区的所有人口加起来,绝对不少于三百万。基本上就和整个大漠地区,所有游牧民族的人口加起来差不多了。分摊到每个领导者的话,绝对是徐兴夏麾下控制的人口数量最多啊,肯定超过一百万了。

人口的数量多少,意味着兵源数量的多少,意味着可持续战斗力的多少。残酷的战斗,人口的数量,肯定会不断的减少。兵员的极限数量,一般都只有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甚至可能更少。即使是全民皆兵的游牧民族,也是如此。三十万人口的一个游牧民族部落,能凑出六万的骑兵,已经是很厉害的水平了。这里面,估计十三岁的孩子,六十岁的老人,都全部囊括在其中了。

在短期内,如果被消耗的兵员数量太多的话,是很难弥补回来的。好像蒙古人这样,在白虎泽战斗中被消耗的人口,现在都还没有弥补回来。估计没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弥补回来了。虽然说,你可以从其他部落抽调壮丁补充,可是被抽调的壮丁,也是储备兵员啊。这些储备兵员,总有被消耗掉的一天。如果全部的储备兵员都被消耗光了,接下来的战争,就根本无法维系了。

然而,徐兴夏就不同了。徐兴夏麾下控制的人口数量,的确是太多了。最最最保守的估计,五十万人好了。按照五分之一的比例,他至少可以组建十万以上的军队。可是他目前的军队数量还不到三万,有很大的补充空间啊。在宁夏镇,在他控制下的其他地方,肯定还有大量的后备兵员,随时都可以补充部队的损失。

而且,他背靠的是整个大明国,有足足上亿的人口。这得是多少的兵员储备啊。多的不说,就说一千万好了。就算是一千万个人,站着不动让你砍,估计都要砍几个月才能全部砍死。更何况,这一千万人,都是有战斗力的。那真是太恐怖了。一千万个气势汹汹,凶神恶煞的火枪手……贵英恰简直不敢想下去。

贵英恰皱着眉头,缓缓的说道:“可是,大家想想,莫日根南下之前,为什么不派人送来亲笔信?邀请我们一起攻打宁夏镇?为什么现在才将亲笔信送来?我怀疑他一定是在徐兴夏的手里吃了亏,才不得不向我们求救的。如果莫日根又吃了大亏,说明白衣军的战斗力很强。咱们贸然前往,岂不是上了莫日根的当?”

那日松他们,都悄悄皱了皱眉头。这个贵英恰,真是有点不识抬举了。现在什么时候了,居然还反对出兵。你难道没有看出来,林丹汗都快要被莫日根的亲笔信,夸赞得飘飘然的,自以为是世界第一了。他现在就是一副陶醉的表情啊。他要在莫日根的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非得去找徐兴夏的麻烦不可。

再说,如果莫日根都将亲笔信送来了,林丹汗还不出兵,这不是藐视莫日根是什么?这是和莫日根修好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林丹汗不但得罪了徐兴夏,还得罪了莫日根。显然,这对于蒙古人来说,是绝对没有好处的。以莫日根的实力,如果没有十分必要的话,谁愿意跟他作对呢?这不是故意找抽吗?

第515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