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杀明- 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兴夏对朱燮元的称呼,完全不为所动,不动声色的说道:“朱大人远道而来,应该有话要说吧,请。”

朱燮元也没有推迟,跟着徐兴夏进入了中堂。两人分宾主坐下。有女警卫上来茶水,然后快速的退开。朱燮元有些好奇的看着徐兴夏身边的女警卫,感觉十分的另类的。这个小子,到底玩哪一出?他这一路上走来,发现宁夏镇的怪事还真多。徐兴夏却是没有说话,完全没有解释的意思。现场的气氛,就有点缄默了。

片刻之后,朱燮元主动开口说道:“徐总兵,这次收复甘肃镇,不知道战况如何?我军的伤亡大不大?”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朱燮元将白衣军也称作了“我军”。从招抚的角度来说,这的确没有错。如果徐兴夏真的答应了招抚,白衣军自然成了明军的一部分。只不过,他是这样称呼了,白衣军上下,是否愿意承认,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徐兴夏有点苦涩的说道:“朱大人,你这是明知故问啊。莫日根的鞑靼骑兵,岂是容易对付的?这都是用人命堆填出来的胜利啊。根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军的战死人数在一万人左右,受伤的人数在两万人左右。光是抚恤金,伤残补助金,就要发放几十万两的银子啊。另外,甘肃镇遭受到鞑子的破坏,到处都是破败不堪的,需要大量的重建资金。这一点,还请朱大人多多协助啊!”

对于朱燮元,徐兴夏的基本策略,就是不断的诉苦。将部队的伤亡人数增加几十倍,开口闭口就是几十万两银子,故意吓唬吓唬朱燮元。徐兴夏估计,朱燮元的手上,应该是没有什么钱粮的。听到这些数字,他马上就会打退堂鼓,不再追问细节。

果然,听徐兴夏这么一说,朱燮元的神情就变了。他当然不会相信徐兴夏的鬼话。白衣军才几万人?要是死掉了一万,受伤两万,早就溃散了,还用活蹦乱跳的到现在?他估计徐兴夏是将损失增加了几倍,故意向自己诉苦,博取自己的同情。却没有想到,徐兴夏居然将损失增加了几十倍,他最后还是上当受骗了。

对于这些事情,朱燮元自然不好表态,就当做是没有听到。徐兴夏说完以后,也没有再说。大厅里,很快又冷清下来了。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朱燮元就有意无意的说道:“徐总兵,听说有一位阿朱姑娘,在威镇堡停留了一段时间?”

徐兴夏微微一笑,直言不讳的说道:“准确来说,应该是慈庆宫里面的某位郡主吧。大人何必明知故问?”

朱燮元看到徐兴夏没有否认朱蘅芷身份的意思,一颗心顿时放下来。既然徐兴夏知道朱蘅芷的真正身份,那双方谈话,就容易多了。外界传言,徐兴夏和那位郡主,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就算是假的,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问题的契机。他含笑说道:“都是一家人,都是一家人。”

徐兴夏嘴角边浮现出淡淡的不屑的笑容。一家人?如果真的是一家人,事情才麻烦了。现在双方到了这样的地步,想要成为一家人,只怕是不太可能了。万历皇帝绝对不是善茬。朝廷的那帮大佬也不是善茬。就算他们猝不及防,措手不及,被徐兴夏抢占了先机,以后肯定也是要追讨回来的。秋后算账是他们最大的本领。

至于郡主被逼下嫁,好像大明自从立国以来,还没有这样的先例。似乎以朱蘅芷的价格,也不会轻易的下嫁给她。当然,如果自己肯抛弃白衣军,交出所有的权力,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可是,他能抛弃白衣军,他能交出所有的权力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徐兴夏再清楚不过了,要是没有白衣军,他什么都不是。别人随便伸伸手,就捏死了他。比捏死一只蚂蚁还简单。死了也没有人知道。只有脑残的人,才会答应朝廷开出的条件。反正他是绝对不可能的。哪怕是朱蘅芷亲自开口求他也不行。

徐兴夏很是委屈的说道:“朱大人,我的事情,你是最清楚不过了。我这完全是被逼的啊。我真的一点过错都没有啊。你看我摊上的都是一些什么顶头上司嘛!他们逼得我走投无路了。如果是你来做我的顶头上司,那肯定不会闹出这么多的事情来啊!”

这就叫信口开河,胡乱放屁。不管你朱燮元到底有什么样的想法,我都先将你的话堵死再说。你如果不承认我是被冤枉的,咱们就什么事情都无法谈下去了。相反的,你要是觉得我是被冤枉的,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那咱们就继续谈下去。

对于徐兴夏的这么点小把戏,久经官场的朱燮元怎么会不明白?他情不自禁的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心想,这个徐兴夏,你丫的得了便宜还卖乖。你真的一点过错都没有?你也不看看你干了什么好事?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杀头抄家灭族的罪名啊。如果不是你的白衣军厉害,你早就被抓起来凌迟了。

当然,这样的话,是不能出口的。朱燮元这次到来,主要的目的,就是安抚徐兴夏的。简单的说来,就是给个甜枣吃。无论这颗甜枣是不是有毒,都要请徐兴夏真的吞下去再说。

“这小子,是软硬不吃啊!”朱燮元在内心里暗暗的说道。

如果是换了其他人,朱燮元有一千种的办法来收拾徐兴夏。背后高手段,本来就是文官的强项,朱燮元也是精于此道的。可惜,他们想来想去,在徐兴夏的身上,居然什么样的办法,都不凑效。

徐兴夏统帅的白衣军,战斗力太强大了,根本不是朝廷军队所能抗衡的。宁夏镇的数万军队,在徐兴夏的面前,就跟烂泥一样,一推就倒。而他本人的心智,似乎也不像是不满二十岁的年轻人。他们想要施展的手段,徐兴夏很快就被识破,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这让他们非常的被动。老鼠拉龟,根本无从下手啊。

朱燮元只有不露声色的说道:“当然,朝廷都能理解你的苦衷。你没有做错。这一切,都是李懋桧、李国臻、刘凤喜这些卖国贼的错。朝廷都被他们被蒙骗了。你打败了莫日根,收复了甘肃镇,朝廷肯定会对你进行表彰的。估计,慈庆宫的那位,对你也会刮目相看的。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这是明显要打私人感情牌了。今日,朱燮元的确是准备撇开公事暂时不谈,就和徐兴夏谈论私事。很明显,现在的朝廷,在短期内,是无法打败徐兴夏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了。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招抚都是最好的结果。既然要招抚,那就要想办法建立一些私人的感情。大家最少要看对眼,才能有招抚的可能啊。

徐兴夏闻言,微微一笑,点头说道:“是啊,他们都是卖国贼。”

这是要坐实李懋桧和李国臻的罪名。如果日后有人想要翻案,他是不会客气的。以白衣军目前的发展速度,有个三五年的时间,攻克紫荆城,不是没有可能的。改朝换代,在强大的武力面前,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再说,朝廷本身就已经是积重难返了。

朱燮元明白无误的说道:“徐总兵放心,朝廷不会追问此事。”

作为一个正三品的文官,能说出这样直言不讳的话来,自然是有十二分的把握了。其实,朝廷上下,的确准备将此事掩盖一段时间,等待合适的时候再做处理。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人为的将事情闹大,对谁都没有好处。

白衣军的造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制造难民潮。相反的,是其他地方的难民,都被白衣军给吸收过去了。换言之,从外面来看,陕西其实还是很平静的。这也是朝廷可以掩盖此事的根源所在。只要白衣军不捣乱,外界估计是不知道具体情况的。

历史上的造反,都必然会制造大批量的难民风波。如果难民潮波及西安府等地,甚至是涌入河南,那整个大明帝国,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了。朝廷想要掩饰此事,也根本没有可能。现在的宁夏镇,偏偏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这也是朱燮元要来找徐兴夏的原因。

他总是觉得,徐兴夏的造反,和历史上的造反,似乎是有些不同的。如果某些手段使用得好的话,未必不可以将徐兴夏拉拢过来。所谓官逼民反,官逼民反,如果官不逼了,民自然不会反。

徐兴夏不想和朱燮元打马虎眼。这不是他的强项。他直截了当的说道:“朱大人,我有个问题问你,还请你老实回答。”

朱燮元说道:“请问。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会老实回答。”

徐兴夏一针见血的说道:“林丹汗又试图进攻宁夏镇,我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怂恿的,你对此事又是什么态度?”

朱燮元明显有些吃惊的说道:“林丹汗又要进攻宁夏镇?怎么会?他不是刚刚才被你打败了一次么?”

朱燮元不喜欢徐兴夏闹事,当然也不喜欢林丹汗闹事。他和左光斗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大汉主义者。林丹汗如果规规矩矩的,自然什么事都没有。如果林丹汗不老实,那就要狠狠的敲打。

徐兴夏冷冷的说道:“朱大人,如果你是我,会如何处理呢?”

朱燮元皱皱眉头,明确的说道:“打败他!消灭他!”

徐兴夏点点头,缓缓的说道:“我明白了。”

朱燮元忽然觉得自己很矛盾。

如果没有徐兴夏,林丹汗这样的家伙,突然起来闹事,朝廷还真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蒙古骑兵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以目前朝廷的军队,想要遏制林丹汗,根本不现实。大同镇、宣府镇、山西镇的明军,和林丹汗的铁槊骑兵相比,根本不是对手啊。

当初,有人动议援助林丹汗,朱燮元就不是很赞成的。事实上,黄克缵也不是很赞成。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要看林丹汗当时表现的很恭顺,很乖巧,很讨朝廷的欢心,其实是有狼子野心的。这小子蛰伏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崛起,为了以后的一统天下,横扫八方。只可惜,他们的反对力量,显得太渺小了。

当时赞成动议的,乃是首辅叶向高。叶向高是谁?是东林党的老大!他还是朝廷的首辅,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叶向高提议的事情,东林党的其他骨干,自然会摇旗呐喊,为他助威。东林党上下团结起来,实力是很强大的,连万历皇帝都难以扭转。偏偏他们两个,和东林党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他们两个,一直都觉得,叶向高和东林党的那些人,都太短视了,他们只看到了短期的利益,却忽略了长远的弊端。为了得到好处,林丹汗着实是乖巧了一阵子,似乎和明朝廷的关系很好,但是,在拿到了那些骑兵装备以后,他就慢慢的变了。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林丹汗已经逐渐的不将明朝廷放在眼里了。

同时,要说叶向高和其他东林党的骨干,没有得到林丹汗的好处,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是用脚后跟都能够想到的事情。如果没有好处,他们凭什么答应林丹汗的请求?他们和林丹汗非亲非故的,哪里有照顾的可能?再说,一次就照顾五万套骑兵装备?那也太厉害了。

唉,可恨又可怕的东林党啊。

第513章 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上)

蒙古大草原,归化城。

十一月份的归化城,还没有下雪。天空晴朗乌云,空气十分的干燥。时不时的,有大风吹来,卷起漫天的尘土。天气已经逐渐的寒冷了。走在街上的人,都已经穿着厚厚的皮衣。躲在房子里又或者是帐篷里的人,都已经开始燃烧牛粪取暖了。一股股白色的烟雾,从屋顶或者帐篷的顶部透出来,不断的飘荡到天空中。

本来,在这样的天气里,蒙古人是不适合出动打仗的。以前,他们要发动战争,都会等到明年开春再说。酷寒和冰雪,其实对打仗非常不利。但是,这一次,林丹汗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他已经发布了战争动员令,决定在这个冬天,好好的教训一下徐兴夏,教训一下白衣军。他对徐兴夏的仇恨,的确是太深了。

当然,选择在严冬打仗,林丹汗也并非一无是处。在酷寒的冬天打仗,其实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河流结冰,形成厚厚的冰层,有利于骑兵的通行。每年冬天,你蒙古大草原附近的黄河,都是要封冻的。蒙古骑兵直接可以从冰面上越过去,不需要架设桥梁什么的。这对于十分讲究骑兵机动能力的蒙古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作为前锋,部分的蒙古骑兵已经出发。他们传递回来的消息,是一路上,居然没有遭受到任何白衣军骑兵的袭扰。他们已经快要到达蓝星峡的,还没有和白衣军骑兵遭遇上。原本在归化城附近活动的白衣军散兵,似乎一夜之间,都全部消失了,人间蒸发了。

本来,如此顺利的行军,是应该值得欣喜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蒙古人高层,心头都逐渐的笼罩着一层阴影。他们潜意识的感觉,似乎哪里不对劲。白衣军的那些散兵,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消失。蒙古人的行军,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太反常了。于是,在主力部队出发之前,他们产生了些许的分歧。

这种分歧反映到后来,又回到了最实质性的问题上——到底要不要继续进攻宁夏镇?到底要不要去找徐兴夏的麻烦?蒙古人到底要不要全军出动?这样的风险,到底值不值得?如果上了徐兴夏的当,那又怎么办?如果打败了,那又怎么办?

代表明朝廷某个势力的黑衣人,答应送来的武器装备,还有粮食,林丹汗都接收到了。现在的林丹汗,在武器装备上,已经恢复了元气。在粮食的储备上,也有了四个月的存量。唯一的遗憾,就是人员调配方面,受到了很多来自内部的阳奉阴违的阻力。

以前,林丹汗一声令下,调集到来的,都是各个部落的精锐。每个部落都争先恐后的将最能打的战士抽调出来,交给他指挥。可是这一次,相当数量的部落,派遣出来的战士,都是虚有其表,战斗力根本不行。人数是凑够了,质量却是大大的下降了。这让林丹汗感觉到很恼火,却又无可奈何。

他暂时还没有办法,一下子对付这么多的小部落,那样会引起公愤的。本来他已经有徐兴夏这个敌人,如果在内部也树敌过多的话,很容易导致蒙古人内部的分裂。对于这一点,林丹汗还是认识很清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