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闲女当嫁-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粉蝶说到:“我手里的银票只剩二千两了,扬州这地方太花钱了,我又是个会花钱的人,一个月倒花了七八百两银子,我还有一些银子在二爷您手上收着,不如我添上些,凑出三千两和二爷合伙做这里的生意。不知道二爷如何给我分红?”

郁小闲说到:“三千两的本钱就算三成的股本好了,今年就不分红了。明年开始,不论生意如何,每个月我给你一百两银子的月钱,这里头包括了翠柳的使用。至于分红,我让你选两条路,一是年底按账目上的纯利积算三成分红,或者是每笔你做成的生意,我们分一半给你,年下再给你八百两银子的分红。”

粉蝶说到:“我是个求安稳的人,就第二种吧。我青春不再,能每年拿到两千两的固定银子,再随便赚些脂粉钱就很知足了,我一定会尽心为二爷办事的。”

郁小闲也很乐意粉蝶这样选,这样选择之后,两家产生的矛盾会少很多,自己也可以抽身去做海商的生意了。郁小闲还是比较关心粉蝶的终生幸福,她对粉蝶说到:“姐姐既然在别院里当了老板娘,有一点事情我还是要提醒,若是将来有人真心喜欢在我们这里小住几日,你可要留心一下,或许这里就有姐姐今生要寻觅的人。能在繁华之处静的下心来品味此处的男人,足以托付终身。”

粉蝶听到郁小闲这么说,难得脸上一红,说到:“二爷既然这么说了,我就受教了。我会留心的,从此之后我就算真正从良了,要是真有这么一位君子能青睐与我,我必定想办法接近。我听翠柳说过,二爷教她说,缘分是可以自己求来的,我也试一试吧。”

郁小闲没想到粉蝶会认同自己的这番话,于是她笑着点点头,就算把这件事交代过去了。

次日一早,就有昨天来过的会员和两个没有来过的会员带着朋友来别院玩乐,粉蝶带着服务丫头和侍者热情迎接,郁小闲和曹龙氏算过一笔帐,只要是每天来了三个非会员,把全套付费的事情都享受过了,别院就基本能维持开销了,这次一下子来了十个人,就是一笔小财了,不好好经营才真是浪费。

52生意兴隆

这批客人有了昨天来客的指点,一群人在别院里很快就熟悉了各处,开始自得其乐了,刘公子的糕点原是傍晚才能做好送去刘府的,中午的时候才做好,就被刘公子要来请了一干朋友享用。赵歧晚上才送来的一批山货,有野味的腊肉干,干品蘑菇,茶叶,笋干,果子干之类的,那些扬州城里的公子哥看的稀奇,纷纷掏钱买了一些回家试吃。第二天的营业额因为这批客人的到来,足足收入了五百多两,纯收入也有三百两,这样的收入自然让郁小闲觉得十分高兴,不过这始终不是郁小闲吸金最主要的渠道。这个别院是用来结识朋友,和海商搭上线,然后谋取贸易上的利益。郁小闲知道只要船能安全回来,一条船一次航海的收入一般不低于五万两白银,她给自己定下来的目标是在扬州沦陷前赚到五万两银子的宝货回山里。

带着这个心愿,郁小闲在扬州忙碌地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曹龙氏和王顺子花了好几天的时间寻到了一处地方,把别院配套的种养场给定下来了,翠柳让一个会员帮忙说了好话,把这个地方以三年五十两银子的价格租下来了,并修起高墙,被当地的士绅保护起来,成为别院的供应基地。郁小闲指挥人赶紧开挖池塘,她要试着养越冬的螃蟹,在现代她偶尔遇到了一个这样的朋友,知道如何养殖越冬螃蟹。

金秋时节正是菊黄蟹美的时候,郁小闲的别院也特意买了螃蟹,做了橙酿蟹和菊花蟹羹当作招牌菜,虽然这道菜是宋朝就有的,可郁小闲改良了之后,吃法新颖,口味有特色,一时间有不少人跑来吃。

郁小闲选了上好的甜橙洗净,顶端用花刀刺成一圈花瓣形。揭开盖,取出橙肉及汁水,留橙壳备用。蟹洗净后放入笼中壳朝上大火蒸五分钟至熟,取出后剥离蟹壳。用牙签挑出蟹肉,加上十几粒肥膘肉和极小的马蹄丁。把所有混合好的蟹肉放盐腌制,炒锅内放入五钱香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姜末煸炒出香,倒入蟹肉小火翻炒一分钟,再倒入橙汁及橙肉,加甜果酒两钱、米醋一钱、白糖炒熟。淋上剩余的香油出锅,放凉后分装入甜橙壳中盖上橙盖。将甜橙排放盘中,加入白菊花及剩余的甜果酒、米醋,上笼用旺火蒸十分钟即成。

橙酿蟹上席时,香味浓郁,造型甚好,再配上郁小闲开发的其余美食,就是一桌子赏菊宴。价格也不菲,郁小闲开了一百两一桌的高价。山里的果酒在扬州也卖到了一两银子一小杯,让郁小闲觉得有钱人的钱真是好赚。眼看螃蟹要下市的时候。郁小闲特意收了一批最好的螃蟹放在了自家的水塘里。既然野生螃蟹能过冬,自然家养的螃蟹也能越冬,要是她收来的螃蟹能有一半可以活到过年,那价钱至少能是现在的十倍。过年时能吃到新鲜的蒸螃蟹,估计扬州的富人要争相购买。为了留存些蟹肉和不宜储存的海味,郁小闲开始根据现代的技术制造海鲜酱。在螃蟹下市前拿了最次的小螃蟹,剥好蟹肉和海鲜做成了几种口味特别的海鲜酱,这些藏在地窖里发酵,来年有是一笔好买卖。

到了十月初,郁小闲就赚到了一个三千两银子。这些都是山里的货物和别院里的经营一起赚来的,是辛苦钱,郁小闲决定拿这些钱当第一次做海商生意的本钱。李四子在扬州的一个师傅那里学习雕刻工艺,那个师傅觉得李四子是个极好的苗子,收了李四子一些好材料当拜师礼,就让李四子留在他家里学手艺。徐香草怀孕了。郁小闲干脆又雇了一个婆子,并着自己挑选过起的一个伶俐的小厮一同送过去。一个丫头,一个婆子,一个学徒兼帮工,绝对能让李四子夫妻能自在学艺,养胎,如此胎教之后,说不定家里将来能出一个工艺大师呢。

郁小闲去买海鲜的时候特意去了鹿港,那边除了海鲜之外,还有很多交易海货的暗门子,只要你有意无意地向那些卖海鲜和小吃的店铺打听,还愿意花上一点小钱打赏,就很容易买到一切中低档的海货。郁小闲已经知道了有两处卖南珠和玛瑙,还有檀香木,水沉香的店铺,南珠一匣子的批发价就是二万两银子以上,郁小闲还没有本钱染指,只有那些杂质多的蜜蜡,玛瑙批发价便宜,一匣子最次的只要一千两银子,就算是水晶也只是按大小分品级,一斤此等的不过六十两银子。郁小闲带着些小钱,批发了一些最次的水晶和蜜蜡,陆陆续续花去了一千两银子。这些东西她自己分了类,选出了一份能加工城好东西的材料。现代工艺里不是有俏色雕吗,这些下等料里也能组合成一样上等工艺品,下等货里面也有品相好,却因为个头小,不堪大用的小玩意,用的好,也能成为上等工艺品。

蜜蜡和玛瑙的硬度相对比较低,很容易加工出成品,郁小闲把半麻袋的原料交给了李四子,然后跟李四子交流了一天,很有艺术天分的李四子顿时有了很多创意,那些所谓的杂质和瑕疵要是处理的好,就是一件工艺品上的点睛之笔。东海的水晶是有异色的,不同的异色放在一起成为图形,打磨出不同的折射面,就会像棋牌室里用反光原理聚合的灯光一样变得炫美。蜜蜡的作用不一定就是做成佛珠,把蜜蜡加工成有趣的小雕件,搭配得当也是能出精品的。郁小闲对李四子交代了这些材料的用途,又把剩余的玛瑙等次货让赵歧送回山里,这些东西可以交给李四子的家人做成大小不一的柱子,串成念珠和手镯,卖几两,十几两银子也能把全部的本钱赚出来,家里的客栈如今卖的都是扬州来的货物,一时间在泾县的县城也算是风光了。锦娘写信回来说,如今靠着赵歧从扬州运来的两批货物,家里已经赚了六百两银子了。

赵歧接过了那些宝货之后,又代秋冰月说了一个口信,秋冰月请郁小闲无论如何,十月底都要回家里一趟,山里人苦了一年,在丰收的时候,必须要郁小闲回家才能结算赏钱,安置好收下来的各种粮食。郁小闲知道秋冰月的脾气,这孩子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事才急着让自己回去一趟。

既然要回去一趟,估计不到十一月底,自己也回不了扬州,赵歧这趟带来了十辆车,有六辆是在芜湖雇佣的,人家赚一趟的运费,回程是自家买货回芜湖去卖。郁小闲要是回去,四辆车就要空出一辆不能运货,只能办三车货回去。郁小闲让翠柳带着赵歧去买些稀罕的舶来品,香胰子,香粉,还有熏香什么带回家里,这些东西到了过年边就会涨价,现在买了倒可以省些钱。

除了给别院留下一千两银子的准备金,剩余的一千两银子郁小闲还是想买些合适的宝货回去。正在想买什么回去好的时候,金世莱突然回来了。他自己赶车,一脸疲惫,车里装得满满的,除了行礼,就是一堆用破棉絮包好的石头。郁小闲问金世莱说到:“大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怎么提前回来了,为什么没跟着方六爷?阿旺去哪里了?难道你们出事了?”

金世莱说到:“小闲,你别担心,大家一切安好。只是到了大同之后,我就一直生病,为了不影响方六爷的行程,我就提前回来了。我在南方生活惯了,到了北方有诸多不便。我从方六爷手中把我们的珊瑚和珍珠要回来了,我拿这些换了一堆石头。帮我挑石头的那个回回人也跟着我回来了,他会骑马,会说你说的蒙古话,还有一点女真话,就是身上味道很臭,我让阿旺和他去洗澡了,不然你们这些女眷怎么受得了。”

说到气味了,郁小闲也猛地觉得一股臭气袭来,她捂着鼻子说到:“王顺子,赶紧把金大官人带走,找另外一辆车送他去别处的澡堂子洗澡,我都透不过气了,太臭了。”

金世莱听到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女人反应实在是慢,这都第二次了。王顺子早就闻到味道了,一直忍着不敢说,一直听到郁小闲这么说,才跟着金世莱一起笑了,他赶紧帮着金世莱牵马,不过到底他没让金世莱去外面的池子洗澡,让手下人多准备了热水,一直折腾到了晚饭时候,金世莱才洗干净了身子,换上了干净衣服,拿着盘子和今天的客人一起吃自助餐晚饭。

郁小闲吃的很清淡,吃完之后就边看账本,边等着金世莱过来说话,可见到了美食的金世莱却越吃越有劲,食量之大,把在场的客人都吓了一大跳。

53异族师傅

吃饱喝足了的金世莱毫不介意别人的目光,只顾着自己享受许久没有得到的快乐。郁小闲等着他过来说话的时候,王顺子领着阿旺和一个一眼看上去就有维族血统的老头儿来到了郁小闲面前。阿旺哭丧着脸说到:“郁二爷给我一点银子去澡堂子赎马吧,那个澡堂子的老板太黑心了,我们两个洗澡,他居然要了五两银子,我们爷只给了一两银子,那些天杀的,居然扣下了我们家的马,还说一个时辰不赎就归他们了。”

郁小闲看着阿旺着急的样子就安排粉蝶赶紧带着阿旺去赎马,扬州这个地方就算是小小的一个澡堂子,说不定后面都有大靠山,让粉蝶一个女子去办这件事,说些好话就不用去触霉头了。这两个人大约是因为身上的异味极大,得罪了澡堂子的其他客人才被罚。五两银子的罚款就算是欺负人,也要忍下来。

阿旺离开的时候,那个维族的老头子没有离开,他用略微生硬的北方口音问到:“夫人好,夫人的祖先也是我们草原上的一份子吧?”

郁小闲笑着点点头,她的样貌很明显就是有草原的血统,也许是好几个名族的混血儿,不过她实在不知道玉容的身世,所以也无法回答老头子的话。她对老头子用北方口音说到:“老人家,你身上有维族血统,还有俄罗斯族的血统,也许还有蒙古血统,我说的对不对?”

老头子很惊讶郁小闲的眼光,他做了一个伊斯兰教的问候礼。说到:“夫人的眼睛很明亮,我是回人,祖辈一直四处经商为生。我母亲是维族,祖母是俄罗斯人。我祖父还有女真人的血统,再追溯到其他先祖,我身上还有鞑靼和汉人的血。在草原上。我们这些人被叫做杂种,我们没有部落作后盾,注定被各部落的欺负。十年前,我的商队被抢掠了,我一家人都被卖为奴隶。我年纪大了,在外面做些杂事,因为打碎了主人的一件瓷器。他就让人扒了我的衣服,推我进了粪堆,要不是金恩人救了我的命,我早就冻死了。金恩人说他有个妹妹,也是胡人血统。我本来不信,现在看来你真是胡大派来的好人,既聪明,又心善。”

郁小闲让人搬了椅子给老人坐,一番闲聊之后郁小闲得知老人名叫黑哈丁,是个跑商的老手,曾经跟着商队去过很多西域国家。当郁小闲问到那些金世莱带回来的石头的情况时,黑哈丁说到:“那些石头里都可能有美玉,我一共帮金恩人选了大小三十几块石头。郁夫人可以找玉匠来刨开,若是其中一块里出了羊脂白玉,那么至少能卖出几千两银子,也不算亏本。”

郁小闲听黑哈丁这么说,立刻来了兴趣,她问黑哈丁说到:“老爷子。这些难道都是和田玉的原石?老人家您有鉴别和田玉的本事。”

黑哈丁说到:“老奴确实在多年的买卖上学会了一些看玉石胚子的本事。那些石头都是我仔细选的,珍珠和珊瑚都是伊利不产的宝物,拿这些换玉石胚子,不换些好的,就不划算了。”

郁小闲在现代的时候,喜欢跟着穆华珍混在一起,穆华珍的爹就是靠收藏发家的,家里的好东西有很多,其中就有和田玉。和田玉有,白、糖白、青白、黄、糖、碧、青、墨这八种大类的颜色,分籽料、山流水、山料这三种来源。籽料和山流水的玉是相对好分辨的,山料就难鉴别了。郁小闲一时间来了兴趣,她要去看看那些玉料,很快她就带着黑哈丁来到了放玉料的地方。果真这些全是山料,除了两块略微打磨了一遍的玉料露出了一些青色的玉石,其余的都是玉璞。

黑哈丁指着一块看上去很是普通,大约有两块砖头那么大的石头,说到:“这块石头,我抱着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