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嫣然-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笄礼将行,孟节也带着男宾进来了,顾嫣然跟陈云珊坐在一起,抬头就见顾运则旁边走着个少年,两人相谈甚欢的样子,不由得一怔。陈云珊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笑道:“那是我堂兄。”压低声音道,“就是我说自己跑出去,钱袋还被人偷了的。这次回来,祖母可生气了,还关了他半月的禁闭,我今日带他一同过来,也算散散心。”

顾嫣然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她已然认了出来,陈云珊这位堂兄,果然正是那一日他们在津浦城遇到的青衣少年。看他与顾运则坐在一起,想必已然是相互都认出来了。

果然没一会儿,陈云珊带来的丫鬟就悄悄走了过来,在陈云珊耳边说了几句话。陈云珊顿时面露诧异之色,转过头去先看了看远处的陈云鹏,又转过来看看顾嫣然:“顾妹妹,你——令尊就是赠了我堂兄十两程仪的那位?”

顾嫣然笑了笑:“我也是方才看见陈大公子觉得有些眼熟。”

“哎呀!”陈云珊高兴地拉住了顾嫣然的手,“我祖母一直都说要找到你们的,这下子可好了,原来根本就是近在咫尺!我堂兄方才说了,今年家里的赏菊宴,让我务必请你们同去。”

潞国公府自老潞国公和世子双双战死沙场,而皇后又过世之后,难免其势大不如前。但毕竟皇后身后还留有一位晋王,潞国公府即使是为着晋王,也不能太过示弱,这几年潞国公府也渐渐开始举行饮宴,以结交京城权贵,菊花宴便是其中之一。

因皇后生前喜爱菊花,潞国公府培植的菊花品种十分丰富,想去赏菊的贵女贵女无不趋之若鹜,似孟家这样的身份,女眷们尚未接到过邀请呢。今日陈云鹏与陈云珊亲口相邀,想必之后潞国公府便会送来正式的请帖了。

此时,皇宫之中,宁泰公主正在太后的寿昌宫里给太后讲从顾嫣然那里听来的新鲜事儿:“……这个叫做沔阳三蒸……”

“说得哀家也要流口水了。”太后笑着摸摸宁泰公主的脸,“既然这样好,让御膳房里学着做来就是。跑到哀家面前来说了这许多,是你嘴馋了吧?”

“皇祖母——”宁泰公主抱着太后的手臂扭了扭。

“这孩子——”太后笑着看向一旁的年轻少妇,“这样大了还是一团孩子气,也不怕叫你嫂嫂见了笑话。”

“嫂嫂才不会笑话我哩。”宁泰公主也冲那少妇一笑。

“不会笑话不会笑话。”少妇一脸正经地点头,“反正妹妹嘴馋,我早就知道了。”

“嫂嫂!”宁泰公主轻轻跺了跺脚,惹来太后一阵大笑:“你啊,还是做嫂嫂的呢,这样打趣小姑。宁泰,去找你晋王哥哥告状去。”

这少妇正是晋王妃。她也是武将家的姑娘,生得身材高挑容貌端庄,任太后这样说也还能掌得住,故意板着脸道:“王爷说了,妹妹整日里都嚷着自己腰身不够纤细,既然这样,那些美味佳肴还是少吃为妙。等这沔阳三蒸做出来了,还请太后赏给儿臣,儿臣帮妹妹吃了,免得妹妹吃过了好菜,又要发愁腰身……”

她还没说完,太后就笑倒了,推着宁泰公主道:“去,替哀家撕你嫂嫂那张嘴。”

内殿里笑成一片,半晌太后才拭了拭眼角笑出来的泪水,叹道:“若是没你们两个,哀家这整日的也难得笑一声。”看了一眼晋王妃道,“府里……还没什么消息?”

晋王妃脸上的笑容褪了些,低头道:“孙媳无能……”她三个月前诊出身孕,可惜才过没到两个月,又小产了。

太后长叹了一声:“你这孩子,也是命苦。”晋王妃怀头一胎的时候是被人算计掉了胎,这之后的两胎都在三个月左右滑掉了,御医说,晋王妃这样已经成了习惯,怕是很难坐住胎了。

晋王妃眼圈一红,又强自压住了,反而安慰起太后来:“御医诊过脉,说都是孙媳身子弱了些——”只要晋王身子没甚毛病,能留下子嗣便好,“倒是孙媳有件事想与太后商量,祁侧妃怕是不行了,御医说,只恐熬不过冬天去……”

“嗯,看着她长相便是个福薄的。”太后毫不动容,仿佛说的不是个活人,而只是件什么东西,“如此一来,晋王府里连个侧妃都没有,人是太少了些。”

以晋王的身份,该有一位正妃两位侧妃,还可有两位夫人。可是当初选妃之时,德妃以他身体孱弱为由,让皇帝只给晋王指了一位正妃一位侧妃,府里的夫人还是晋王身边的大宫女提起来的。

这位祁侧妃的娘家,太后心里明白得很,跟茂乡侯府走得更近些,所以绝不可能让她生下庶长子。至于两位夫人,因为出身宫女,也嫌太低了些。如今祁侧妃终于一病不起,晋王妃也就有理由为晋王另纳侧妃了。

太后如此明白,晋王妃脸上也露了点笑容:“九月里舅舅府上要举行菊花宴,孙媳想去瞧瞧。”晋王与潞国公府关系颇为亲近,晋王妃都是直呼舅舅的。

“不错,是该去瞧瞧。”太后欣然点头。在她看来,这位孙媳除了出身略低些之外,挑不出什么毛病来。至于出身低——若是她出身太高,没准早就被德妃想办法弄下去了,根本不会指给晋王。

“儿媳想——”晋王妃神色平静,心里却有一丝忐忑,“侧妃出身未必要多高,只是身体康健为要。”当然,还要是能支持晋王一派的,否则怎么敢让她诞下长子?

这次滑胎之后,晋王妃是彻底放弃了生下嫡子的念头。晋王已经二十三岁,可至今没有子嗣,这对他争夺太子之位有百弊而无一利。她嫁给晋王也已四年,说起来无论是夫君还是太后,都已经给了她足够的时间,如今她确实无法生育,便不能再耽搁了。纳一位侧妃,生下儿子记在自己名下,对晋王府大有好处。

只是这样一来,一位生下长子的侧妃,对她这位不能生育的正妃,也是潜在的威胁。晋王妃也有自己的一点私心,想着纳一位身份不显的侧妃,免得将来侧妃的娘家太过显赫,对她这位正妃可没有好处。

太后瞧了晋王妃片刻,垂下了目光:“也好。”随即将话题转开,“你兄长在西北边关如何?”

晋王妃松了口气,露出了笑容:“兄长还好,前些日子有信回来,说嫂嫂有身孕了。”

太后也露了笑容:“你嫂嫂也是有胆量有能耐的,只是西北那地方,听皇上说这些日子又不平安,她既有了身孕,还是该回京城来才好。”

“兄长也是这样想的,只待过些日子,嫂嫂胎气稳固了,便着人送她回来。”晋王妃虽然高兴嫂嫂有孕,可想起自己的身子,又不愿谈论此事,遂将话题又转开了,“太后可还记得平南侯家那位庶子?”

“哦,就是送李檀灵柩返乡的那个?”太后还记得呢,“是叫周鸿的不是?”

“是,太后记性真好。”晋王妃笑道,“周公子去了西北边关,正好在孙媳的兄长手下,据兄长说,他弓马功夫十分娴熟,四月里还立了一场功劳呢。”

“是吗?”太后眯起眼睛回忆着,“哀家记得老平南侯和原来的世子也都是能征善战的——唉,只可惜跟潞国公府一般,都是父子双双战死沙场。平南侯世子那时候更年轻,连亲都还没有成呢……如今出了这么个孩子,倒是承了他祖父的业。”

“可不是。周公子跟当年平南侯世子差不多年纪。听兄长说,他作战十分勇猛,胸前被人捅了一刀还砍死了两个羯奴,自己也受伤不轻。”

太后听得面色有些发白。再怎么有见识,她也是深宫妇人,从未见过这般血腥的:“十七八岁的孩子,居然这样的勇猛,回头哀家倒想见见呢。”

“太后若想见,孙媳写信给兄长,回头派他护送嫂嫂回京,让太后见见可好?”晋王妃凑着趣笑道。

“哎,哪能是为了哀家——”太后忙摇摇手,“倒是这样年轻,在边关也怕想家,让他回家——”太后说到这里,忽然想起平南侯府那一年长子坠马身亡的事,顿时把后半句话咽了回去。

晋王妃也记起了此事,见太后不说话了,连忙又说起菊花的事:“……听说培植出了一种四方形的菊花,名为黄金印,若开了花,立刻送几盆进宫来……”

风花雪月代替了血腥杀戮,仿佛这内殿里从来不曾讨论过那些可怕的事似的……

作者有话要说:又断了一更,叹气……好在下头该写什么算是捋清了,下个月我要冲全勤,誓不断更嘤嘤……还有,大家不要催促男主出现啊,男主会出现的,但是当他出现的时候就是定亲了,而女主年纪还小呢……

第三十四章

孟家众人到了潞国公府的时候;大部分客人都还没有到。

这也是潞国公府太夫人的意思;想跟赠了陈云鹏程仪的顾家人说几句话,免得等客人都到了;要说话反而不方便。

“给太夫人拜寿;祝太夫人松龄鹤寿,华茂椿萱。”顾孟两家七个孩子一字排开;齐齐给陈太夫人行礼。蔚哥儿是最小的;也抱着胖胖的小拳头学着作揖。今日是陈太夫人六十整寿;将菊花宴与寿宴合起来,故而办得格外隆重。

“快都扶起来。”陈太夫人看着蔚哥儿,喜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快过来让我瞧瞧;哎哟,这小模样儿,一看就是有福的。”到了陈太夫人这个年纪,是极喜欢小孩子的,捏着蔚哥儿的小胖手就舍不得放开,又问几岁了,又忙叫拿糕饼来给他吃,最后叫人取了个镶琥珀的赤金项圈来,亲手给他戴上,“琥珀乃佛家七宝之一,小孩子带了宁神静气,最是合适的。”又让丫鬟端上几个荷包,孟瑾等几个孩子每人送了一个。

那荷包里不过是些金锞子,只这项圈有些过于贵重了,孟素蓉连忙辞谢,陈太夫人却不许:“我瞧着喜欢。今儿我是寿星,都得听我的。”

众人都笑起来。蔚哥儿低头把那项圈看了一会儿,眯起眼睛对陈太夫人一笑:“谢——老祖母……”

“这孩子——”孟素蓉不防他叫出老祖母来,有些不好意思,“嘴笨,都快两岁了还说不清话,在家里教他叫过太夫人的,这会儿又糊涂了——想是平日里叫祖母叫惯了……”

陈太夫人却直乐:“老祖母?嗯,叫得好,我可不是能做老祖母了么。”据说她当年也是能骑马开弓的,如今年纪虽长,精神矍铄,两鬓边只有几根白发,说起来话来中气十足,亲手抱了蔚哥儿道,“今日园子里有好菊花,哥儿喜欢不喜欢?”

蔚哥儿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问:“好吃吗?”又引起一屋子哄笑。

陈太夫人抹着笑出的眼泪道:“好吃,都好吃的。”将蔚哥儿交给乳娘抱了,感叹道,“家里好久都没这么大的孩子了,今儿笑得真是开心。”

顾云珊抱着她的手臂撒娇:“照祖母说的,平日见了我们显是不开心了,祖母真偏心。”

陈太夫人啧了一声,笑向林氏和孟素蓉道:“瞧瞧我家这丫头,这么大了还学小孩子。”

林氏笑道:“老莱子七十多了还要彩衣娱亲呢,陈姑娘连十七都不到,很可以再在太夫人面前做个小孩子呢。”

这说得众人又笑了,陈太夫人也笑道:“孟太太这么一说,她又得意了。”想了一想转头问一旁的潞国公夫人马氏道,“鹏哥儿和鸿哥儿呢?也叫他们进来见见,都是通家之好,也不必太过避讳的。”

马氏三十来岁的年纪,眉目秀媚肤色白晰,一直陪在陈太夫人身侧,满面笑容,却不怎么说话。此时听陈太夫人如此说,眉眼间的笑意仿佛有些僵硬,轻咳了一声,转头吩咐了小丫鬟一句,转头向林氏和孟素蓉笑道:“孟老夫人怎么没过来?”

“母亲也想来的,只是天气一冷便有些咳嗽,只怕病气过了人,因而不能来给太夫人贺寿了。”林氏含笑回答。

陈太夫人听了忙道:“这秋日燥得很,若是咳嗽未必是因着天冷,不妨多用些雪梨枇杷羹,润肺才是要紧的。”

几人正说着话,外头已经进来两位少年,年长的那个正是陈云鹏;后面那少年只有十四五岁,相貌与马氏有五分相似,生得十分俊秀,这个便是陈云珊的弟弟,如今的潞国公的独子陈云鸿了。堂兄弟两个穿着一模一样的檀色团花锦袍,陈云鹏脸颊微红,额角还有些薄汗,陈云鸿脚下却好像有点蹒跚。

母子连心,别人没注意到,马氏却一眼就看出了儿子有些异样,脸色立刻有些变了:“这是怎么了?”

陈云鹏不大好意思地抓抓头:“婶婶别生气——我方才跟鸿哥儿练了一会拳脚——”

“是伤着了?”马氏的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伸手要去拉陈云鸿,“伤在了哪里?请郎中了没有?”

陈云鸿忙道:“只是摔了一跤,没什么的。”屋里还有客人,母亲却这样大惊小怪的,他也觉得有些脸上发热,悄悄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几个女孩子,脸就更红了起来。

陈太夫人咳嗽了一声,对着马氏微微皱眉扫了一眼,便笑着向陈云鹏和陈云鸿招手:“过来见见孟太太和顾太太。”

陈云鸿也知道这就是之前赠堂兄程仪的顾家人,连忙跟着上前见礼,又跟孟瑾等人相互行礼。说起来这个年纪也该避嫌,不过有两家长辈在场,加上陈太夫人又说是通家之好,相见也就无妨了。

陈云珊好容易等着众人彼此行完了礼,便急不可待拉住了孟瑾和顾嫣然道:“花匠这些日子培植了一种‘黄金印’,花开出来居然是四方的,我带你们去瞧瞧。”

孟瑾微笑道:“一会儿赏菊宴上自然就瞧见了……”长辈都没说话,她们自不好擅自离开。

陈云珊嗐了一声:“赏菊宴上那么多人,还隔着那么远,怎么看得清楚?趁这会儿人还没来,我带你们去花圃里好生瞧瞧。”

陈太夫人对她半是宠溺半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索性向陈云鹏道:“既这么着,你们都去园子里,也别在这儿闷着了。”转头向林氏和孟氏笑道,“我家这丫头,总说你们家的姑娘画得好,这是又想带人去画菊花了。”

林氏和孟素蓉都笑道:“哪里能说画得好。倒是那四方的菊花实在少见,让他们先去开开眼也好。”

陈云珊一听祖母开口,忙拉上孟瑾等人就走。马氏却有些担忧:“鸿儿——”

陈太夫人又咳嗽了一声:“时辰差不多了,你去外头张罗一下,看可还有什么不妥当的。”

马氏巴不得这一声,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