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龙夺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龙夺嫡- 第1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靠杀人乃至抄灭九族来对待,那就太过分了。在胤祚看来新闻舆论是可以引导的,而不是用来压制的,但是在现时代的中国自然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只要是强权政治就免不了要压制言论自由,这也是统治者必须的手段之一,即便是胤祚自个儿在那个位置上也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情。

《南山集》 案株连甚广,光是胤祚手中那份并不是太详细的情报中所载,从案发到现在,不过三日而已,就已然有三千余人因此案下了狱,若是继续攀咬下去,涉案的人还会更多,为此案而要掉脑袋的绝不在少数。康熙老爷子算得上开明君主了,可对文字狱还是甚为重视的,该杀的人他老人家可是没手软过,尽管其中绝大多数人在胤祚看来根本就是冤枉的。自家的事自家清楚,此等大案着实出了胤祚的掌控能力,胤祚即便是想插手救下大多数人只怕也是无能为力,但有一人胤祚却是不能不救的,那人自然就是方苞。

按原本的历史走向,方苞并没有因 《南山集》 案而死,反倒受到康熙老爷子的赏识,进而成为老爷子身边的布衣宰相,从而在夺嫡这场大戏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历史虽然已经偏离了原本的航道,但惯性却依旧还在,此案的发生就是一个明证,那么方苞会不会也因此而能得到康熙老爷子的赏识呢?这一点胤祚心中并没有把握,也许会,也许不会,但不管怎么说对胤祚都是一个机会。

这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人才,谁也不会嫌自己手中的人才太多,尽管胤祚身边已然有了邬、林两大谋士,可对方苞的才能还是很欣赏的,胤祚手中的“鸿鹄”就有人专门负责监视方苞的一举一动,此次胤祚能抢在朝廷邸报发出前得到信息也是因此而来的。胤祚想要救下所有涉案的人自然是不可能,可出手救下方苞倒也不算太难的事儿,只要谋划得当,成算还是很大的,若是方苞能因此事而得老爷子赏识,心中必然会感念胤祚出手相救的情谊,对胤祚将来夺位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若是不能,趁机将此人收入帐下倒也合算得很,如此买卖倒也做得过去。

盘算清楚其中的利弊之后,胤祚一路不再多停留,紧赶着向京城而去,那副急匆匆地样子倒是引起了老十四的疑心,也没少追问过为何赶得如此急促,不过胤祚却没有将实情和盘端出,只是推说 《南山集》 案事关重大,杀戮太多有违天和,打算回京向皇阿玛求情的。老十四虽还是有些疑心,可也没有再多追问,只是表态追随胤祚之后,一切按胤祚的意思办。就这么着一路急赶,一伙子人总算是在康熙四十三年五月十日赶回了京城。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山集》 案(二)

胤祚这趟差使事情不算太多,可也不算少,光是办理李柯部调动,整合正黄旗、镶黄旗挑选出来的五千兵马就得费上不少的手脚,待得交了差,回到王府,已然是五月十二日的事情了,也顾不得休息,到后院打了个转,跟家里的几位福晋叨叙了几句便直奔书房,召集两位谋士议事儿,不料胤祚刚透露出一点儿打算插手 《南山集》 案的想头,便引发了一场争议。

“以文获罪古已有之,实乃憾事耳,然此事重大,圣上震怒,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王爷何苦搅入其中,若是因柄予人反倒多事,值此关键时刻,厉河以为一动不如一静,若真是……”林轩毅顿了一下接着道:“若王爷真欲有所作为,不妨以待来日。”林轩毅这个来日自然指的就是胤祚登基之日,意思是说胤祚若是同情这些人,不妨等到上位之后再替他们昭雪好了。

昭雪这玩意儿一点用处都没有,昭了雪,那掉了脑袋就能长回来不成?再说了,即便是咱上了位最多也只是不搞文字狱,替他们昭雪这等没意义反倒会惹出大麻烦的事儿,咱才不会去做呢,别人死不死倒也没有什么,不过却不能让方苞就这么死了,这家伙的脑袋咱还想留着用用。胤祚这等心思自然不会表露出来,只是笑了一下道:“本王倒也不是怕事之人,此间事情重大,本王却也是明白的,不过在案者未必个个都是该死之人,再者其中也不凡有大才之人,嗯,方灵皋就是一个,本王不忍心玉石俱焚,能为国留一贤才即便有所受罚,也算是当为之事。”胤祚没法子将方苞日后可能起的作用讲个明白,也只能托辞为国留贤才了。

林轩毅却不同意胤祚因小失大,摇了下头道:“王爷虽是用心良苦,怎奈此事已然定案,即便王爷位高权重怕也难为,若是因此而触怒圣上,再加上小人构陷,只怕后果会有些不堪。”

一直默默思考的邬思道长叹了口气道:“事情并非不可为,王爷若是真要有所作为受些苦却也是好的,就当千金买骨好了,一旦事成,王爷爱才之名日盛,对将来却也有些好处,只是委屈怕也得受了,几位阿哥们断不会放过这个攻击王爷的机会,玉露若是料得不差的话,圣上原本就打算借小故免了王爷的差使,让王爷进上书房行走,就借着这个机会一并作了也成,只是王爷要多熬上些时日了。”

呵呵,看样子老邬也不是很赞成咱插手这件事嘛,嘿,熬上些时日倒也没什么,反正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也不差那么一会儿,老爷子的命还长着呢,咱急个啥。唔,攻击?老四这会儿忙得屁滚尿流,就怕着咱给他来点乱子,他这一头倒也不会搞出些啥大名堂来;老三也就是个打闷棍的角色,顶多在一边哟嗬几句,真儿个彻底得罪咱的事儿他是不会干的;唯一可能出手给咱来上一道的也只有老八了。胤祚嘿嘿一笑道:“熬上些时日却也无妨,具体这事儿该如何着手,却也得好生合计一下,别人没救出来,倒将自个儿搭上去就不划算了,二位先生有何良策不妨说来听听。”

胤祚这话说得是轻巧,既要吃鱼,还不想惹出一身腥,天下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邬、林二人各自苦笑了一下,陷入了沉思之中,书房内一时倒是安静了下来。正当其时,一丫环来报:“王爷,李光地、李大人到访,现已在门外等候,刘管家来问主子是见还是不见?”

嘿,正瞌睡呢就有人来送枕头了,爽得很!别的或许忘了,可李光地义多次为方苞求情的事儿胤祚可是记得的,枕头自个儿跑来了,不用用也太对不起人家的美意了不是吗?胤祚哈哈一笑道:“让刘管家将李大人引入内堂,本王一会儿就去。”小丫环忙应了声是,紧赶着向前院而去。

“二位先生,李榕村定是为了方灵皋的事儿来的,本王这就去会会这个‘油嘴葫芦’,看看他是怎么说的。”胤祚哈哈一笑,便打算往前院而去。

邬思道紧赶着叮嘱了一句:“李大人若是有求,王爷不妨就此答应下来好了,只是别答应得太痛快了,具体之事还是回头再计议为妥。”

“本王晓得了。”胤祚点了下头,笑着向前院大堂走去。

李光地身为上书房大臣近三十年,位高而权重,为人圆滑,号称熙朝不倒翁,一向不喜欢多事,也不跟阿哥们多来往,这一回为了方灵皋也算是破了先例,多次在康熙老爷子面前为方灵皋说情,怎奈老爷子就是不松口,没了奈何的李光地不得不四下奔走。朝中几位重臣、有实权的阿哥家中李光地都去过了,除了雍郡王表示会找个机会出面上本保奏之外,其他阿哥、重臣全都是敷衍了事,关系好的还劝李光地不要多事,关系一般的,也就是吭吭叽叽、不理不睬,让一向是老好人的李光地吃尽了苦头,这会儿是实在没办法了,才紧赶着到胤祚府上求救兵的。

“哟,李大人来了,本王刚回府,有失远迎,还请李大人赎罪则个,呵呵,李大人可是稀客啊,坐,坐。”胤祚一出场便是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李光地拱着手道:“王爷,您刚完了差使,下官原不该在此时来打搅王爷休息,只是此事,唉,下官也是没了法子,不得不厚着脸皮来求王爷的。”

厄,这老爷子咋就这么直截了当,一点都不像他平日的作风,嘿,这世上爱才之人倒也不止咱一个嘛。对于老李同志的来意,胤祚自然是清楚的,可面上却故意露出一副惊讶的样子道:“李大人这话是从何说起,李大人乃我朝元老,圣上一向是恩宠有加,谁敢跟您过不去了?”

“唉,让王爷见笑了,倒不是下官本人的事儿,这事情是这样的,下官有个学生年轻不知事,卷入了 《南山集》 一案,这人胸中有真才实学,下官不忍心看着这么位栋梁之材就这么毁了,下官想请王爷出面保上一保,也好为朝廷保留个有用之才,下官自知孟浪,还请王爷见谅则个。”李光地满脸忧郁之色地说道。

呵呵,看样子老李同志是真儿个急了,想来这段时间奔走得挺苦的,嘿,有意思。胤祚沉吟了一下道:“李大人莫急,这人究竟是哪位,可否先说来与本王知晓?”

“啊,下官冒昧了,这人姓方,名苞,字灵皋,桐城人士,实乃‘江南第一才子’,王爷想必也听过此人的文名罢。”李光地一听胤祚似乎有意帮忙,赶紧解释道。

想必?嘿,老方还没出名咱就知道了,可惜这家伙孤傲得很,咱拉他不动,嘿,老李同志既然如此器重方灵皋,想必彼此交往不浅,难保方灵皋没跟他谈起过咱的延揽之事,这事儿虽是很久前的事了,可却也难说得很。胤祚心思一转,笑着说道:“哦,原来是他,本王倒是知晓,也曾拜读过他的文章,确实是大才,唉,可惜了!”

胤祚这话一出,李光地以为胤祚不想帮忙,顿时有些急了,紧赶着道:“王爷,方灵皋虽是涉案,然全是交友不慎之故,若是就此……唉,实乃朝堂之一大损失啊。”

“唔,李大人之言有理,本王断不能坐看朝廷痛失英才,这事儿本王自当面圣,为方灵皋解说一、二,不过此事重大,容本王细细琢磨再定如何?”胤祚一脸子坚毅地说了一通,到了最后竟然只是个再议,这话听起来跟其他阿哥的回话也没什么区别,雍郡王倒是答应上本,可十几天过去了也没个消息,其他阿哥、重臣就更别提了,李光地心中虽是着急可也没法子,只好苦笑着说道:“如此就多谢王爷了,王爷事忙,下官不多打搅,就此告辞了。”

嘿,这老货误以为咱也是在玩托辞,心中只怕是有气了。胤祚一眼就看出了李光地的心思,心中暗自好笑,不过也不想多作解释,只是笑着说道:“迟则两日,快则一日,本王定会进宫面圣,李大人尽管放宽心便是。”胤祚既没有问案情,也没有说如何搭救,只是这么淡淡的说法,听起来也还是托辞,老李同志也无奈得很,只能忧郁地告辞而去。

胤祚想要救人固然是存了不少的私心,也算过了其中的利害关系,自然明白救的人之后好处是少不了的,可要是为了救人把自己搭进去那就不划算了,不过能不能按胤祚的心愿来办却不是胤祚能说得算的,至少那帮子兄弟就不答应,这一头胤祚忙着策划救人,那一头已然有人给他挖下了一个坑,就等着胤祚往下跳了……

第二百六十六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有清一代的阿哥们一旦成年就能开府建牙,个个手中都有着不小的势力,总的来说阿哥们手中的实力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圣眷、奴才、蚁附的大臣、名望。圣眷固然是最重要的,但门下奴才的多寡、地位高低都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胤祚门下的奴才在所有的阿哥中算是少的,位居高位的则更是不多,到目前为止,能在朝中立足的仅有新任兵部侍郎刘双成、新任工部侍郎程天鸣、翰林院侍讲钱明毓等寥寥数人,别说比不上老八,比之其他阿哥也有所不如,可就这么寥寥数人却让胤祚陷入了一场大麻烦之中。

康熙四十三年五月十三日,胤祚上本 《为国留贤才疏》 ,为涉及 《南山集》 案之方苞求情,康熙老爷子不置可否,并没有对此疏进行朱批,只是留中不发。五月十四日,因参劾 《南山集》 案而升任左都御史的赵申乔再次上本弹劾工部侍郎程天鸣、翰林院侍讲钱明毓与戴名世、方苞等人过从甚密,涉案极深。康熙老爷子明诏缉拿,抄家之后,在二人家中书房内均发现有 《南山集》 全本,二人皆被下狱,身为二人主子的胤祚被老爷子下诏训斥一番,明令在家闭门思过。

诬陷!这是彻头彻尾的诬陷!胤祚心中自然明白赵申乔此举的背后定然有阿哥们在背后指使。不错,程天鸣、钱明毓二人均是江南才子,原本就跟方苞等人相熟,也曾有过交往,但并未到过从甚密的地步,更不可能在 《南山集》 案发之后还私藏此书,别说胤祚已然交待过不得参与到此案中去,就算胤祚没有交代,这二人又不是傻子,怎可能在书房内放着禁书,这其中的蹊跷不言自明。

追究究竟是谁在背后捣鬼并不是当务之急,现如今最重要的是胤祚该如何从这个烂泥沼里脱身——胤祚的门下原本就不多,个个都算是人才,哪一个胤祚都舍不得抛弃,既要保住自身,又不想壮士断腕,其中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该如何处理此事着实令胤祚头疼万分,不得不召集两大谋士议事。

赵申乔,字松伍,又字慎旃,江苏武进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元年,康熙九年进士,授商丘知县。以治行取入京,授刑部主事,累擢浙江布政使,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入京为左副都御史,素来有廉洁之清名。赵申乔在朝中时日不长,官位不显,胤祚与其素无来往,更谈不上彼此间有何过节,现如今平白无故地被赵申乔给整了一下,胤祚心中的愤怒就可想而知了。明知道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可胤祚还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恨恨地咬着牙痛骂了一声道:“这个该死的赵申乔,落到本王手中定叫他求死不得,求生不能。”

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邬、林二人也有些意想不到,原本二人谋划好了的后续手段此刻已全然用不上了,不得不从头再来。沉思了良久之后,林轩毅先开了口道:“王爷,此事必然是一个局,若是一个不小心,牵涉到的只怕还不止是程、钱二人,三木之下若是二人一个抗不住,只怕王爷门下还得有多人卷入其中,这个局是冲着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