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寻找回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寻找回忆-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讯》捎鹄ァ3煞傻难钭茏鸥蚬缁埃嫠咚灰惺裁垂思桑欢ㄒ∽畲蟮呐Π颜馕幌执鶬T界最具传奇色彩的年轻人拉到成飞去,那怕他不答应亲自参与项目,只是去参观也好。丁飞羽平时身在美国,够不着也就算了,既然他回国了,万万没有理由再把他白白放跑。所以这时听到丁飞羽问他,毫不迟疑的说:“我们的电传飞控项目已经接近完成,可以装机试验了。”

丁飞羽愣了愣,苦笑了一下。顾向东说得明白——电传飞控。只凭这四个字,丁飞羽就可以判断出很多方面的信息。再加上顾向东的这一句话还透露了这项研究的进展情况,丁飞羽甚至可以通过这一点来判断顾向东所参与的整个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如果不是顾向东无意间严重泄密,就是他得到授权无需向自己保密。这后一种情况才是他最头痛的。

丁飞羽不想在这上面越陷越深,心里想着应该转换话题,随口问道:“建模了吗?”

这随口一问,正问到顾向东的得意之处,他立刻回答:“完全按照弗雷实验室的工作流程,先建模,后实践。所有修改与资料同步进行。就算现在我突然消失,研究过程也不会有丝毫中断。”

丁飞羽听他一本正经的回答自己的随口提问,心里有些好笑。顾向东有着东方民族少有的严谨作风,在很多方面,他的古板程度与日尔曼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丁飞羽完全相信他是严格按照弗雷实验室里最先进的工作流程进行研究的。笑着说道:“这么说来,你作不成英雄了。”

顾向东立刻回答:“先生说过,现代的科学界不需要英雄。只需要集体的合作。”

丁飞羽点了点头,国内从不缺乏头脑敏锐的顶尖人才,但是在很多大项目上却输得一塌胡涂,就是因为每个人就想做英雄,挽狂澜于将倒,无法形成合力,只能在一些可以由个人单独完成的研究项目上有所突破。有人形像的比喻成“分开是条龙,放在一起是群虫”。

所以他对于带过的所有中国留学生最先灌输的就是非英雄主义,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真正能做大事的,从来不需要别人记住。

想到这里,丁飞羽突然抬起头,看着顾向东,问道:“你一共才回国两年,就完成了整个电传飞控项目,你独立完成的百分比是多少?”

顾向东作为丁飞羽的亲传弟子,当然明白这句话里的意思,回答道:“百分之四十吧!”

丁飞羽点了点头,没想到国内居然有这么高的研究水平。然后就听到顾向东补充了一句:“成飞的杨总也是这方面的专家,他也独立完成了百分之四十。”

丁飞羽愣了一下,眉头皱了起来。两个百分之四十,就是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说项目组中的其他人加起来的完成度也不过百分之二十。像顾向东做的这种项目,组里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都不稀奇,这么多人才完成了百分之二十的研究工作,根本不可能达到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的目地,可以说这些人浪费了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而这种机会在他们很多人的一生中都不可能再次遇到。

顾向东知道他在想什么,有些为难的解释道:“这个项目期限很紧,上面要赶进度,所以不能象在实验室里的那样按金字塔模式进行。我已经尽力给所有人安排课题了。”

丁飞羽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自己能理解。国内能够在做项目时还想到梯队培养的管理者少之又少,都恨不得手下的人才拿来就能用,甚至能掰成几瓣用。等到能拿得出手的人才不在了,才谔然发现居然没有为这个人准备替补。结果就造成了全国的顶尖人材越来越少,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在抢有限的几个人,互相挖人。底下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撞得头破血流却不得其门而入。等到有限的人才没有了,才想起培养接班人的重要性。可是这时显然已经晚了。

顾向东也知道这个数据很让丁飞羽失望,可是作到他这个地位,很多东西已经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也算是国内所有高科技人才的悲哀了。偏偏国内的媒体鼓吹起这种事情来还乐此不疲。他陪着丁飞羽叹了口气,想起自己还有任务,也不会拐弯磨角,直接对丁飞羽说:“我们杨总也知道您在国内了,希望您能抽时间去成飞看看。”

丁飞羽前世也做过一段愤青,对于成飞的这位杨总知之甚详。如果说国内军工界有所最让他佩服的话,这位杨总可以当之无愧,倒是的确很想见一见这位前世的偶像,所以听了顾向东的邀请,居然没像所有人都以为的那样直接拒绝,低头想了想,说道:“我听说过杨总,如果我在国内的行程能安排得过来的话,倒是应该去看看他。”

老实说,丁飞羽这句话一出口,大喜过望的绝对不止顾向东和范贤。不过很快丁飞羽又问了顾向东一个问题:“我给你的核心吃透了吗?”

顾向东脸一红,这两年里他一直在成飞和电传飞控较劲,实在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研究丁飞羽动用了在美国的影响力才秘密让他带回国的一段汇编代码。只好老老实实的说:“没有,我还没时间研究。”

丁飞羽点了点头,顾向东那一期,他一共带了四名中国留学生,四人人后来一起回国,一起消失在海归派回国掏金的热潮中。其中就以顾向东最被他看好。他也是丁飞羽所有亲手带出来的学生中最被丁飞羽看重的人。在丁飞羽来说,一个科研人员应该有四种品质:敏锐的头脑、扎实的知识、丰富的想像力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国内人才最缺乏的就是最后两点,而顾向东是少有的同时具备这四点品质的人。所以他才把这段自己珍若生命的代码交给他。虽然知道顾向东肯定会严格遵守他的叮嘱,但是这时还是忍不住又叮嘱了一遍:“记住,调试的时候计算机绝对不能联网,发现异常必须对硬盘进行低格。没有吃透全部代码前无论如何不要改动屏蔽位和标志位。”

顾向东早就从丁飞羽的叮嘱中猜到了这段代码可能的用途,这时听他又郑重叮嘱了一边,连忙向他保证自己一定严格按这些吩咐去做。丁飞羽点了点头,一时想不出是不是可以向顾向东打听其他人的情况,随口问道:“你的项目组用的芯片怎么样?”

这个问题对于顾向东来说,绝对算是心中的最痛,皱着眉毛向丁飞羽诉苦:“我们试验用的芯片组都是我们偷偷从实验室里带回国的,国内现在还在用点一八制程呢,而且对于信号漂移解决得也不好。芯片设计倒是比较先进,可惜造不出来啊。”

这一点倒是不出丁飞羽的预料,毕竟制造业的成熟是不可能大跃进的,国内从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重脑不重体的恶果已经显露出来,这种影响绝不是用相同的时间就能够弥补的。这时听到顾向东向他诉苦,也没什么好办法,如果通过李善的秘密渠道向国内走私弗雷实验室的产品倒是可以,但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弗雷试验室里已经开始进行三十纳米制程的研制工作,点一三微米制程的芯片生产线或者可以转移到国内来,这件事最大的阻力恐怕就是美国政府了,还得想个什么办法才行。想到这里,他挥了挥手,对顾向东说:“这件事情我想办法,就算是给你们杨总的见面礼吧。”

                  第二十七章 回来吗?是个问题!

今日第三更,各位明天见

三个人沿着坟场旁边的田梗走上了村外的一条公路,再沿着这条公路绕个大圈子回村里。顾向东的司机开着他的本田车缓缓跟在后面。丁飞羽走在两个人中间,听到范贤笑着说:“我以为你不想理我呢。”

丁飞羽沉着脸叹了口气,说:“如果不想就可以不做,那世界该多么美好啊!”他既然想去成飞,当然需要范贤的人协助,所以还真不能无视这些人。

范贤当然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也知道不能太刺激他,笑着说:“我自学过心理学,这几天闲得无聊,我根据你的言行为你建了个行为模型。得到的结论和已有的有些不同。”说到这里,他问丁飞羽:“想知道对你的行为评价是什么吗?”

丁飞羽眉头一挑,没有人会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感兴趣,虽然知道范贤是在吊自己的胃口,仍然忍不住好奇心。像范贤的部门肯定有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评价,而且最低也是机密的密级,如果范贤想告诉自己的话是真的,那么他就是在有准备的泄密了。

范贤看丁飞羽不说话,知道他已经动心了,这些天他对丁飞羽的研究越多,就越觉得这个年轻人可怕,这时也不敢把他的胃口调得太久,接着说道:“以前对你的评价是头脑敏锐,性格冲动,对技术发展有另人惊叹的前瞻性。”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才说道:“对国家有抵触情绪。”其实那份报告上的原文是“对国家略有敌意”,范贤既然精通心理学,当然不会拿这句话来刺激他。

丁飞羽淡淡一笑,对这个评价非常不屑。他生肖属龙,龙性善变,常行于九天之上。如果这么容易就被人看透,那还怎么混啊。老祖宗有句话说“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就是说太有原则、不知变通的人很容易被人捉住弱点来欺负。偏偏还有人鼓吹大家都应该做君子,多半就是准备好让自己用“方”来欺的。丁飞羽两世为人,倒是希望大家都是君子,把“方”让给自己。

范贤根本没看丁飞羽的表情,却大概能猜到他的反应。没有人可以完全隐藏自己的性格,特别是像丁飞羽这样生活在别人眼中的人物。想要抓住重点,只需要抛弃那些刻意营造出来的虚假信息就可以了。现在他必须让丁飞羽重视自己,所以一定要说出能让丁飞羽吃惊的东西来。所以他说道:“不过经过我的模拟、、、、、、”说到这里,他停了一下,准备稍稍吊一下丁飞羽的胃口,没想到丁飞羽突然插嘴问:“你用的什么软件模拟?你自己写的?”

范贤一愣,没想到丁飞羽在这个时候居然关心自己用什么工具软件,刚才的话题就继续不下去,只好有些尴尬的说:“纸上作业,我可不是程序员。”

丁飞羽“呃”了一声,他只所以关心范贤使用的工具软件,是因为他知道软件这个东西体现的是编制人的思想意识。对于这种专业工具来说,分析员甚至程序员任何一点微小的误解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偏差。他相信范贤的部门里有专门的软件来做这种分析推理的事情,但是范贤说过这几天闲着无事,说明他很可能一直跟在自己的身边。这样他就不太可能使用专业的分析工具。工具或算法的不同,很可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所以他才会关心范贤使用的工具。现在范贤承认自己是通过纸上作业得出的结论,那么就少了很多可能出现误差的中间环节,完全看他本人的水平和验算的准确度了。

所以丁飞羽很无谓的“呃”了一声,说:“好吧,你继续。”

范贤对于丁飞羽的发散性思维很不习惯,明显没能跟着丁飞羽的思路及时跳回来,只好问道:“我说到哪儿了?”

“你对我的看法与众不同。”丁飞羽提醒他,范贤的心思不难猜到,结合他对于历史走向的了解,显然对于自己的事有来自最高层的关注。但是自己以往的态度让人心存疑虑,自己对于很多人和事同样放心不下。双方都需要做出试探,能够平等的进行谈判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进步了。

“呃。”范贤总想及时调整了思路,同时隐约猜到了一点丁飞羽现在的意图。两个人现在就像在打桥牌时的叫牌,不禁要叫出自己希望的定约,还要阻止对方达成希望的定约。对于结果,必须同时考虑得分与失分,并不是做成就一定胜利。刚才丁飞羽只用了随便的一句话就打断了自己的主动,只是为了显示对方对自己可有可无的态度,现在又把主动权交回来,则是表现可以考虑自己的出价。

想通这样,范贤就不着急了。既然对方肯参与叫牌,就说明他对牌局有兴趣。至于这手牌打出来是输是赢,那就要看各人的本事了。如果自己的推断没有出错,丁飞羽是个能输得起的人,适度的赢他一点,反而能让他在牌局上坐得久一些。

于是范闲清了清嗓子,笑着说:“在我看来,你的智商非常高,你非常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喜欢借势而动,善于利用别人来达到你的目地。”

丁飞羽讥笑道:“这么说来,我不是很阴险?”他其实想过要不要装疯卖傻,继续给对方制造一点错觉。但是他从来不会小看别人,范贤既然挑这个时候跳出来,肯定不会是偶然起意,很可能的确看穿了自己的一些心思,再继续扮猪,不但吃不到老虎,还会显得很可笑。他不介意在无关紧要的人面前扮扮小丑,让自己的形像可爱一点。但是在真正的对手面前,只有实力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

“不。”范闲很严肃的对他说:“你做事谨慎小心,总是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留下暗手,这些手段总是很细小,细小到别人即使注意到也不会重视。但等到这些手段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已经无法逆转了。不论别人是否发现,都无法改变结局。”

丁飞羽皱了皱眉,很不在意的笑道:“你说得好像不是人。”

“没错。”范贤居然同意他的话:“我也很怀疑这一点,但是你的确做到了。”他做了一个强调的手式:“比如这两年发生的事情。在全世界都被微软拆分案吸引了目光,把注意力集中到了IT界的时候,你就闹出了商标专权纠分,时机实在对你太有利了。究竟是商标专利局的人无意中发现的,还是你让他们无意中发现的?还有FBI指控你的间谍案,我没办法确认你有没有想到美国政府会采取这样极端的行动,但是你被释放后,通过舆论对美国政府施加压力,最终的结果是FBI负责人下台了事。看起来你吃了亏,但是随后你就开始暗中收购波音的股份。虽然不清楚你究竟收购了多少,但是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默许,作为一个华人,你根本不可能被允许参股这间世界上第二大的防御公司。”

说到这里,范贤有些得意的看了着没词了的丁飞羽,决定再给他来点重量级的:“如果像你自称的那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