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烟波冷月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里烟波冷月行-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郡主娇笑道:“都是不错。如此我还真不知道,你刚刚是夸我呢,还是在夸这件衣裳。”
  他不语。郡主不敢再说下去,生怕闹得大家不悦。
  “月儿,我今儿过来,一是试穿嫁衣,二是,”郡主停了一下,笑咪咪地说:“我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冷月影知道那是什么“好消息”,脸上没有显出好奇,激动等神色。郡主望着冷月影,见冷月影表情依然淡然,没有因她说好消息而变,有些失望。
  郡主继续道:“我王兄看中你,让我跟你说一下。你准备准备,等他挑个黄道吉日,你就搬过去。”
  冷月影早知此事,心里只想对策,根本没听郡主说些什么。
  “咔嚓”一声,绣架应声而倒。
  屋里的几个女子吓了一跳。
  绣架瘫倒在地上,站在一旁的人冷然言道:“此物忒贱,不经捏碰。”
  说完,他自己一个人出了绣房,留下几个女子呆愣在屋内。
  郡主心里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心里又酸楚又担忧。
  冷月影望着四分五裂的绣架,呆呆地想,自己是不是很微贱,所以只有如这绣架一样,粉身碎骨才能保全自己。
  当晚,一辆马车从王府驶出,途经西城门,守门的卫兵喝令该马车停下。
  马车缓缓而止,车窗里伸出一只宽袖遮掩的手,朝士兵出示一块金符。
  士兵认出是江都王府的令牌,不敢怠慢,马上开城门放行。
  马车朝西郊灵山方向疾驰而去。
  香烟缭绕中,青云庵主持慧严师太问:“你是否尘缘已了,不会反悔。”
  冷月影语气坚定地说:“我意已决,恳请师傅替我剃度。”
  一缕一缕的青丝飘落在青砖上,她的心如水一般明净,青丝已断,情思不再。
  “从今往后,你的法号圆空。”
  尼姑圆空送郡主出山门:“圆空多谢郡主出手相助。”
  郡主神情复杂地看着圆空,没有多言,转身上马车,绝尘而去。
  萧郎,你休要怪我,我得不到你的全部,我宁肯什么也不要。郡主心里默道。
  今晨的一切,郡主看在眼里,心里酸楚难忍。和他在一起时,她从没有在他的眼里看到这种神情。她不知这种感情有多深,就是竭力克制也能曝露出来那么多。
  郡主深知,一旦冷月影就是嫁给王兄,也不能阻止他。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冷月影走,走得越远越好。
  冷月影来求她帮忙,说自己想出家。
  郡主没有多想就答应。帮冷月影就是帮自己,她知道。
  她望着越来越远的灵山,一整天高低起伏的心绪平复不少。
  “你说什么,月儿不在绣房内?”萧长天闻言骤然变色。
  “是,我刚去过,里面没人。她的东西一件也不在。”萧秉奉萧长天之命,将月儿乔装改扮后,带她混出王府。没想到,情况有了新的变化。
  “她会去哪?”萧长天自问。
  沉思片刻,萧长天下令:“你马上派人去王府的每一个角落寻找。”
  “公子不可,动静太大,稍有不慎,会将公子一年多的努力赴之东流。我相信月儿吉人自有天相。公子稍安勿躁,我会私下寻查。”
  萧长天冷静下来,“照你说的办。”
  刘世子站在一张军事地图前,思索行军进攻的路径。
  书房门外传郡主到。
  刘世子纳闷,郡主有何事,一大早就来找自己。
  “王兄,冷月影失踪了。我派人在王府内院的各处寻找。遍寻之下,不见其踪影。特来禀告王兄,请王兄定夺。”
  刘世子突然听到冷月影失踪,有些意外。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四处征战,每天要处理各种繁芜复杂的事情,这种儿女之间的私情还是暂且放下为妙,否则让它扰人心绪,做事不专,得不偿失。
  “算了,我也是随便一说。估计她不情愿,私自逃走。目前的情况下,我不想追究。你下去吧。”
  郡主转身离去。她心里暗暗得意,还是她了解王兄,除了权势,他确实不会把其他东西放在心里。
  “公子,我在王府里每个角落都查寻过了,不见月儿踪影。我认为她已离开王府。”萧秉禀告。
  萧长天闻言不语,挥挥手,叫他退下。
  萧长天走到窗边,推窗而立。皓月当空,可她在哪?
  “萧郎,这只玉指环怎样?”
  郡主食指上套着一只莹白的玉指环,晃到萧长天眼前。
  “不错。”萧长天漠然地看着这只玉指环。
  “怎么又是不错。”郡主不满地嘟起朱唇:“这只玉指环不同寻常。你不问问我从何处觅到的。”
  “江都王府里什么没有,再不同寻常的东西也能觅到,何况是这种小物件。”
  “错了。有些东西是怎么觅也觅不到的。比如说这只玉指环。它可是你的随从送给月儿的。连他都知道向心仪的女子表一片心意。而你呢,从来不曾送过我任何物件。我很嫉妒月儿呢。”
  郡主目中闪出盈盈亮光,有无限委屈。
  “你有什么可委屈的,你喜(…提供下载)欢它,你不是拿到手了么?”
  “拿到手又怎样,那份心意又不是给我的。”郡主负气将玉指环脱下,朝池塘里一抛:“不是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第 19 章

  青云庵讲经堂里,众弟子和信徒们在听慧严师太讲经说法,释疑解惑。
  有信徒问:“放生固然是慈悲,不放猪鸡鹅鸭而偏放鱼鸟鳅鳝,为什么这样不平等呢?
  慧严师太答:“世间上有两种畜牲:一种是受决定杀果的,如像猪鸡等便是;一种是受不定杀果的,如鱼鸟便是。受决定杀果的难救,受不定杀果的能救。这是由于众生造业不同所致,不是慈悲心不平等。”
  听完慧严师太的回答,众弟子和信徒们皆释然。
  尽管尼姑的生活单调又清贫,但圆空依然无怨无悔。远离尘世,六根清净,现在她一意修行,期望来世得偿所愿。
  凌晨寅时,当灵山还隐没在夜色中时,圆空就同青云庵全体女尼一起去上早课了。身穿灰色尼袍的尼姑们神情肃然,排着长长的队伍朝大殿逶迤而去,除了细碎的脚步声和几声轻咳再无其他声响。
  早课以梵文的咒为主,待所有的经文念诵完,还要念一段祈祷风调雨顺民安乐的话。
  按佛教的仪轨,过午不食,所以青云庵的尼姑们一天只吃早,午两顿。她们去吃早斋时,灵山仍在薄雾笼罩中。
  早斋只有一碗粥,一点咸菜。对于出家人来说,食物不在好坏,只要能果腹,支持修行就行。
  青云庵里吃的蔬菜瓜果都是尼姑们自己种的。吃完早斋,尼姑们就到后山开垦的田地里劳作,这种劳作也是一种修行方式,连慧严师太也身体力行。
  圆空来到青云庵后,不曾与外界有任何接触,心绪平稳安详,她真的认为,自己很适应这种生活。
  过了二十几天,主持慧严师太命她和圆性下山,到庆州城里采买一些庵里的日常用品。
  这是一件苦差事。因为她们往来庆州都要徒步行走,尤其是回来时,身上背负的东西很沉。
  圆空来到青云庵后,一向少言寡语,与其他尼姑私交不深。此次与圆性一起出外办事,刚开始,两人只闷头赶路。走了一半路程,两人坐下休息时,圆性递给圆空一个野果子。圆空咬了野果子一口,满嘴的酸涩,她不由皱起眉头。
  “果子酸吧,不酸不解渴。习惯了就好。”圆性说。
  “嗯。”圆空忍受着嘴里依然酸涩的感觉。
  “你不太爱说话。其实第一次见到你,我就想问,你长得这么好,为什么要出家?”
  “那你为什么要出家?”圆空没有直接回答圆性的提问,转而反问她。
  “我小时候,父母找人给我算命,算命先生说,我前世罪孽深重,只有出家侍佛,才能消除宿业。我父母在我八岁时就送我到青云庵出家。”
  “我是无处可去,我不出家就不知该往何处去。”圆空也说了自己出家的理由。
  “你的命好,不用非出家不可。如是我,长得像你这样,就找个好人家嫁了,总比在山中过苦日子强。”
  圆空诧异:“你念了那么多年的佛经,难道没有超脱?”
  圆性正色道:“庵里来来往往的信徒,一边过尘世的生活,一边信佛吃斋,这样的生活不是很好么?为何一定要住在庵里,才算修行。”
  “是啊。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想法,适合自己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我们不会在乎在哪生活,而是在乎在那里生活能不能感觉到幸福。”圆空感慨说。
  对她来说,住在庵里是为了避世,而避世是为了避开那个人,避开了那个人,心里就不会觉得痛苦,心里不觉得痛苦,生活才会感到幸福。
  圆性问:“你在庵里生活感到幸福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很平静,就像是一潭深水,没有波澜。我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当下。我只想活在当下,其他的什么都不去想。”
  圆空说完,看看天上的日头慢慢在移向当空,天气日渐炎热。她说,我们走吧。
  走进庆州城里,圆空才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真热闹。与山中的清净比起来,那种沸沸腾腾的喧闹才是人世间大多数人喜(…提供下载)欢的氛围。
  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圆空低着头,她还不习惯自己现在的形象。圆空老觉得路人用奇异的眼光盯着看自己和圆性,出家人在尘世里行走,确实不多,他们好奇。
  越来越多的人往这条大街聚集,圆空几次被人潮撞得与圆性分离。
  有人大叫:“来了,来了,快来看。”
  圆空四处张望寻找圆性,逆着人潮往回走。刚走几步,又被人潮往前推走几步。她微微喘气,一连二十多日的两顿素食,再加上几十里的路程走下来,她无力与人潮抗击。
  圆空随着人潮往前,再往前。终于人潮站立不动,前面的人挤满了,无法见缝插针了。
  大家一脸兴奋,好像在等待什么。
  圆空垫起脚尖,再次搜寻圆性的身影。
  远处隐隐有鼓乐声传来,人潮里每个人伸长脖子,朝鼓乐方向翘首以待。
  最先看到一人盛装打扮,骑马负责开路。
  然后人们依次看到回避牌、吹鼓手、铡锣缀灯、旌旗等。连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各种兵器也都排列在仪仗的行列里。
  圆空这才知道,人们争相看的是迎亲仪仗。
  远处身着红袍的新郎骑着马缓缓而至,身后旗锣伞扇,场面蔚为壮观,八抬大轿随行于后,轿身红幔翠盖,上面插龙凤呈祥,四角挂着丝穗,八抬大轿后是一溜的各色轿子,整个仪仗真是威风凛凛。
  圆空想去找圆性,朝外挤。
  人群中有人说:“天下第一首富与江都王府郡主联姻,果然不同凡响。这仪仗真气派。”
  圆空的心猛地一颤,回首去看慢慢行近的人。
  他骑在一匹黑马上,身后的阳光照在他身上,越发显得他高大魁梧。
  他原来就严肃的脸上,依然冷峻。
  无视周围拥挤的人潮,他漠然地坐在黑马上,眼睛只朝前方注视。
  她沉寂了二十几个昼夜的心,在这一刻,狂跳起来,跳得她脸色泛起红潮。
  旁边的几个地痞看到,嘻嘻一笑,说,瞧,这个尼姑思春呢。
  她浑是没有听到,呆呆地望着那个身影。他说过,你放心,我会给你一个盛大的婚礼。
  现在,他将这个婚礼给了另一个人。
  而她,只是站在一旁的路人。
  她的头眼昏眩,眼睛死死地盯着他,仿佛这一刻,是她世界的尽头。
  她的前世,她的来生,没有现在重要,可这重要的现在,却不掌握在她手中。
  她魂魄离散,她的知觉完全没了。
  仪仗在缓行。他的身影近了,又远了。
  她只能呆望。
  仪仗走远了。
  人潮散开了。
  她依然呆立。
  圆性找到她。
  “咦,你怎么满脸泪水?”
  “风沙迷了眼。”
  “要不要替你吹吹?”
  “不用,已经好了。”
  两人背着买好的日常用品往回赶。
  路上,圆性问:“你看到仪仗了吗?”她不等圆空回答,自顾自说下去:“我看了以后,羡慕死了,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有这样风光盛大的婚礼,能有这样的婚礼真的不枉此生,你说是吗?”
  “嗯。”
  “新郎真的太英俊了,如是他看我一眼,我说不定会晕。”
  “嗯。”
  “郡主真是太幸运了,自己金枝玉叶,还能嫁这样的郎君,真是天下好事都让她占尽了。”
  “嗯。”
  “你怎么老是嗯,你有听我说话吗?你看了这样的婚礼,难道没有感慨吗?”
  “感慨有什么用,凡事得讲缘份,不是自己的,再怎么感慨,依然不是自己的。”圆空道。
  “是啊,像新郎这样的人材,我们这种人真是可望不可及啊。”圆性感叹道。
  浩浩荡荡的迎亲仪仗停在庆州城西萧府门口,新郎下马,走到花轿前,拱手延请新娘。
  新郎和新娘缓缓向花堂走去。郡主低着头,从红头盖下看到他的那双大靴随着自己的步伐,亦步亦趋地缓行,心里甜蜜无比。
  新郎新娘在花堂前就位后,先进香,跪拜献香,再跪拜,然后三叩首。
  司仪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新人面对面相拜,萧长天脸上没有一丝新郎该有的喜气洋洋,春风得意的神色,他只是机械地按照程序,完成拜堂所有的动作。
  萧秉站在花堂上观礼,一个管家模样的人疾步而至,凑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话。
  萧秉耸然动容,即刻随管家步出花堂。
  后院的一间小屋里,一个黑衣人等候在那。
  “你确定没有看错么?”萧秉问那黑衣人。
  “属下在城门口见到她,尽管她是尼姑打扮,但她的容貌属下都看清楚了,就是她,不会有错。”
  “她现在何处?”
  “已经出城,朝西而去。西郊灵山上有座尼姑庵。属下已派人跟着,请萧爷示下。”
  萧秉沉思,她竟然出家了,公子一旦知道,不知会闹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