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飞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凌风飞燕-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帆仍然张在桅上.被风吹得啪啪怪响,半搁在岸上的船身,也因之而不住摇晃。

船右舷近船首处,船身内陷,船壳破裂,相当严重,可知定是发生了可怕的碰撞,因而被人拉上岸来的。

“真是瘟疫?”他悚然自问。

他相当机警,慢慢定下心神,悄然到了后艄。厨中灶火犹温,他点起一枝松明,再作一次仔细的检查。

船主和另两名船夫,是被一种锋利而细小的匕首,割断了咽喉。可是,没有血流出,行家一看便知,是人死了许久之后,故意用匕首刺割的。

“咦!为何要故意布置凶杀的疑阵?”他喃喃自语,心中疑云大起。

十二个船夫,一个不少。

后舱原来有十名旅客,但只有八具尸体。中舱十四名旅客,只有他一个人活着、前舱旅客十六名,十六具尸体一个也不少。

连船夫带旅客,共有四十九具尸年。只有他一个人是活的,失踪了两名,可能是病发时,失足掉下江去了。

后舱的八具尸体中,没有那位有耳后有紫痣的人在内。

疑云重重,这是怎么一回事?假使真是瘟疫摧毁了这艘走霉运的船,若么可能有三具被死后割断咽喉的尸体?显然不合情理。

他悄然下船,绕出两里外,在一处树林中换了一身青袍,藏好包裹和竹钩杖,手中多了一把折扇,真像一位颇有气概的年轻儒士。

黄火烧得旺,两个村夫打扮的人,可能为了壮胆,因此把簧火烧得旺旺地,都不敢向岸分的船只张望,似乎害怕船上会突然出来冤鬼怨魂。

一位村夫正在将枯枝往火上放,突然听到一声轻咳。

“哎呀……”村夫吓得惊跳起来,接着看到站在不远处的晁凌风。

“老天爷!你……你想吓死人吗?”另一位村夫拍拍胸口,脸都吓青了。

“抱歉。”晁凌风背着手走近,用扇向身后一指:“在下从那边来,看到火光,一时好奇,打扰两位啦!”

“你是……”

“过路的,那边不是有路吗?”

“那是到黄石港的小径。”

“在下是从黄石港来的。我这人有夜游的不良习惯,信步到了此地。哦!你们半夜三更在这里……”

“我们是前面三汊河村的人,奉村长所差,在这里看守出了祸事的船只。”村夫指指远处的客船:“那艘船半夜三更,张满帆直往上游两里地的江礁上撞。恰好本村有两艘渔船泊在岸旁,十几个人把船拖到此地来了。”

“老天爷!船上全是死人。”另一名村夫说:“不知道到底遭了什么横祸飞灾。村民已派人到县城报官。可真麻烦了。死了这许多人,怎么得了?”

“哦!这里地属武昌吧?”

“不,属大冶”

“大冶?距武昌县的三江口巡检司有多远?”

他心中又是一惊,怎么跑到大冶来了?

船应该停靠三江口镇,度宿并接受关卡盘查呀!

“这里往上到武昌县,足有四十里呢!”村夫不假思索地说。

这是说:船并没在三江口巡检司接受检查。

也是说:他整个下午昏睡至三更后。而这期间,船上的人死光了。

他是唯一幸运活着的人,另有两位失踪。

他是不可能如此昏睡的,除非……

瘟疫!

他曾经眼下预防的丹药。

但既然是瘟疫,他怎么可能昏睡的?

既然人都死了,谁割断死去已久的人的咽喉?用意何在?是谁割的?

按他昏睡的情形估计,船上发现有人患病,是午后不久所发生的事,午膳通常在午牌正末之间。

他服药时,该已经是未牌初正之间的事。

那么,他昏睡约在未牌正末之间。

如果他估计正确,船上的人—一死去,该是申牌初的事了。

船是如何航行的?三江口的巡哨部为何不加以拦截?除非是船黑夜偷越。

再远航五十里才撞礁,可能吗?

舵公一死,船一定会打旋、漂流、没落下帆甚至会翻覆。可是,船居然在人死光之后,航行共百里以上。

谁在驾驶?鬼?还是那失踪的两个人?

一阵寒颤通过全身。他想起前天谭家桥镇所发生的事故。

太极堂!太极堂冲他而来的。

全船五十二条人命。除了他之外,有五十一家的老少失去他们的亲人。

“你们这些天诛地灭的畜生!”他仰天厉叫,声调完全走了样。

“哎呀……你……你说什么?”两村夫惊跳起来大叫,像是见了鬼。

“抱歉。”他心神一定:“我不是说你们。”

“你……你没有毛病吧?”一名村夫问。

“没有。哦!老乡,哪些人把船救起来的?”

“我们村上的人,我也在场。”

“很好,你亲眼看见船摇摇晃晃向礁上撞吗?”

“不,是笔直往礁上撞的。”村夫直摇头:“这件事,我们所有的人,都感到奇怪。我们都是一辈子活在船上的人,怎样行船谁都有经验。这艘船的确是有人驾驶的,笔直地斜向疾驶,冲向礁石航向稳定。可是,等我们抢救上岸时,船上没有一个活人,舵工早就死僵了。老天爷!一定是冤魂在驾驶这艘船,不让尸体喂鱼鳖。菩萨保佑!我一想起来就发抖,所以几乎被相公你的出现吓坏了。”

“也许真是鬼魂。”他感到自己的掌心在冒冷汗:“在下也懂得驾船,死人是不会把船斜向疾驶撞礁的。水流的速度相当猛,能保持顺流直漂已经难能可贵了。”

“说得是呀!那时船的航向,舵工最少要将舵左推两满把。这种大舵两满把是六尺,才能保持右冲的航线,相当费力。死人不可能将舵压出六尺的,一定是鬼。”

“你们好好看守吧!我要走了。听你们这么一说,真感到阴森森的浑身不自在。”

“相公,你别吓人好不好?”村夫又吓白了脸,赶忙将头转过,避免视线触及那艘船。

“为人不做亏心事,是用不着怕鬼的,老乡。再见,两位。”

回到放包裹的地方,他重新坐下来沉思。

假使是太极堂的人冲地而来,为何不割断他的咽喉?只有船主三个人被巧妙的手法割断,不合清理。

他又迷惑了。

如果是太极堂的人所为,凶手应该认识他,那时他昏睡失去知觉,但呼吸仍在,凶手绝不可能不检查他,也决不可能不割断他的咽喉。

只有一个可能,凶手不是太极堂的人。

“我得先留在此地,打听官府验尸的结果,再向目击的村民打听详情,然后回武昌府城去查。”他向自己说,立即动身先远离现场再作打算。

府城平湖门内的三江船行,乱得一塌糊徐。

三天了,店堂里人潮仍满,一片愁云惨雾笼罩了这家倒霉的船行。

青龙帮的总舵设在武昌站色套,帮主兼总舵主龙王公冶长虹,带了人亲自与行主刘高协商善后事宜。

青龙帮本身也有人经营船行,但不驶长程客船。

三江船行不是青龙帮经营的,但直接受青龙帮的保护,每年缴交定额的常例钱。青龙帮怎能不参与善后?

如果仅是瘟疫肆虐倒也罢了,青龙帮可以不管。可是,船主与两名船伙计的咽喉,是被杀手行家所割断的,这一来,青龙帮麻烦大了。

青龙帮硬赔了五千两银子,案子轰动江湖。

令公治帮主咬牙切齿的是,三江船行是事发的第三天一早。才接到江夏县衙的传讯火签,才知道船发生了事故。

公文从大冶县衙转移江夏,所以需要时间。

而船行的掌柜,却发现旅客名簿失了踪,显然是昨晚被人窃走的,凶手的用意显然在湮灭证据。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谭家桥镇的事故尚未处理,目下又出了这可怕的大灾祸,青龙帮果真是流年不利,屋漏又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敏感的人,已经想到可能与太极堂有关。

可是,无凭无据,总不能空口说白话与太极堂理论,只要对方说一声拿证据来,自己就下不了台。

晁凌风住在文昌门的江汉客栈内。

这是市面相当繁荣的大街,文昌坊向北伸展,大街的北端就是平湖门。街很长,而且有夜市。江汉客栈规模不大,因此反而不太引人注意。

他是事发的当天,一早自现场获得验尸的结果。死者全是时疫致命的。三具尸首喉间的小刀伤,仵作也查不出结果来。

反正刀伤是死后加上去的已无疑问,替这宗骇人听闻的大命案,平空添加了极端神秘的色彩。

接着,他访问了十余位当晚目击与抢救的渔民,证实昨晚那位村夫所见,大部分属实,这才以快速的脚程赶回府城,当天下午便投宿在江汉客栈。

那时,府城还没得到血案的消息,血案的公文还没从大冶的县衙发出呢!

他的落店,成为他事发并不在现场的铁证。府城距现场足有两百二十里,陆路需走两天。水路更慢,需三至四天。

他不是一个鲁莽的人,决定慢慢找出凶手来。

青龙帮群雄陆续赶来总舵,风雨欲来。

太极堂的总坛在府城东十五里左右的小洪山镇,镇东北是磨儿山,西面府城方向数里。是大洪山名胜区。

小洪山镇这几天,也忙得不可开交。

太极堂的堂主旱天雪冉大刚,也忙得焦头烂额。

府城内,稍有头面的江湖人,是不敢闹事的,甚至避免露脸。

这里有楚王府、有按察司、有市政使衙门、有府衙、有县衙……武职水陆衙门也不少,想在这时称老大充大爷,门都没有。

反而是那些小混混会权术,能交通官府里的紧吏役卒,城内城外吃得开兜得转,翻云覆雨神气得很,正是真正的城狐社鼠。

城外,尤其是望山门至海船窝,延伸至如鱼套,这一带才是江湖入的真正猎食场.堤内的长街长有三四里,这里什么都有。

这天申牌初,晁凌风穿了青直裰,打扮得像个吃水上饭的壮汉,进入长街东首的一条小巷。

小巷第七家正在办丧事,忌中人家,拜祭时辰未到,通常很少有人登门。

他提了香烛登门,有两位戴孝的年轻人迎接他。

他上香、一拜祭;年轻人也以家属身份叩谢。

礼毕,年轻人陪他到客堂奉茶。

“在下姓晁,是令兄的朋友。”他脸上一片愁容,话说得诚恳:“令兄王建这次应朋友的敦请,到南昌干一份差事,没想到遭到如此可哀的变故,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两位还请节哀才是。本来,我这次也打算下南京的,暂时有事抽不开身,所未能成行。据我所知,令兄因为手头并不宽裕,所以乘的后舱,但不知还有谁和他同行的?”

“晁爷,先家兄是独自前往的,并没邀有同伴同行。”那只有十四岁的年轻人流着泪说:“那天我送他上船,也没发现他有同伴。”

“事先,他曾经在船行与一位旅客在一起交谈甚欢,也是一条船上的人,订了船位之后,还和那人一同离开的。他回家之后,可曾提及交了些什么新朋友?”

“这……好像没听说过他提起。”

“比方说:姓江、姓李,江永隆、李世鸿等等。”

“这……真的没听说过,晁爷问这些……”

“据三江船行说,旅客共有四十位。我已经仔细调查过,到船行领赔偿金的人,本地共有二十七人,另五人是咸宁人氏,三位是来自南京返程的小商人,另五位是外地人。其中有一人迄今还查不出身份,他的路引是伪造的。两位失踪的人,姓名是江永隆和李世鸿,对江汉阳府人氏。我曾经到汉阳四处打听,却没有人知道这两个小商人。”

“晁爷,汉阳府大得很呢,要打听两个在外经商的人,怎么查呀

“本来我可以多花一些时日,花些钱托衙门里的人查户口黄册,汉阳只有两县,一定可以查得到的。只怕他们的身份路引也是伪造,那就白费心机,反而迁延时日了。”。

“咦!晁爷查这两个人的用意……”

“他们失踪,所以要查。”

“说不定已经落江了呢。”

“可是,已经八九天了.下游各州县并没有浮尸的通报传来呀!大冶的神秘奇案已经传遍沿江各府县,各地有无主浮尸,一定会行文来武昌的.不是吗?”

“这……这我就不懂了。”

“我是令兄的朋友,我要尽朋友的道义,他是被冤死的,我要找出凶手来。这件事你兄弟俩千万不可声张,知道吗?

“这……好的。”

“尤其不要提我来过的事。我该走了,告辞。两位务请节哀,也许我能查出凶手,慰令兄在天之灵。”

人们都知道这件轰动大江南北的神秘大案,官府也断定是瘟疫侵袭,但却查不出三个人死后的一刀有何用意,也无法追查。

通部大邑旅客往来繁忙,官府不可能控制每一艘大小船只的乘载旅客人数,又没有活口苦主投诉,这案子也只好暂且放下,悬而难决。

但人们都可以想像得到,官府不久便会结案的,死者的死后一刀,可能牵涉到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

比方说:神巫教,就有攫取死者的阴魂役使的说法。

在死者的遗体以法刀豁切某一处都位,便可以摄取死者的阴魂,附在某件物体或法对上,永远受到某物体或法刀主人的役使。

这虽然触犯了损毁尸体的罪行,但不算是谋杀,官府便不至于加紧追缉。

追查最力的是青龙帮,出动了所有的行家,把目标放在太极堂的人身上.已大部认定是太极堂的人所为,所差的只是证据,未获得确证之前,只能暗中进行查证的工作,双方的关系愈来愈紧张。

傍晚时分,晁凌风出现在黄鹤楼前。

楼有丁勇把守,不许闲人擅登。

楼前的广场中,正是热闹时光,各种摊位买卖正旺,江湖行业中的巾、皮、李、瓜,一应俱全,趁天黑之前,多赚几文开销。

他站在一处卖狗皮膏药的摊位前,颇饶兴趣地看那位中年郎中,说得天花乱坠。十几位看热闹的人,真正买膏药的就没有几个。

郎中看到了他,似乎并不特别注意。

他不再是穿青直辍的穷汉,而是青饱飘飘,手摇折扇的年轻公子爷。在这些人中,是最出色的一个。

终于,看郎中大吹法螺的人都离开了。

他是唯一留下的一个,站在摊前神态悠闲,盯着留了鼠须的郎中微笑,笑意令人难测。

“公子爷看了好一会了。”郎中也向他微笑;“似乎公子爷无意买小可的膏药,是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