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花红袍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簪花红袍传-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马”“大司徒”“上大将军”,加九锡,剑履上朝,见君不趋,奉旨出京用天子仪仗,总摄朝纲,统领群臣。至此,柳诚志已是官至极品,势压朝野,威震华夏。

“崇圣”三年,时年十一岁的轩辕重光外出狩猎,不幸坠车身亡,至于此事究竟是一个意外,还是有人故意谋害,无人知晓。轩辕重光年幼身亡,并无子女,但国不可一日无君,于是朝中官员纷纷上表皇太后,宣称轩辕一族暗昧无能,放纵腐化,肆意妄为,于民无恩,于臣无义,故而天降奇祸,致使人君夭折,身后绝嗣,可见,轩辕氏“王气”已尽。“摄政王”春华毓德,正值壮年,勤于政事,惠及朝野,有大功于华夏,理应代替轩辕氏继承大统。

此时,轩辕家族已是人丁凋零,并无足以承担重任的人才,而朝中所有官员皆是出自柳诚志的门下,皇太后尽管并不情愿,但迫于强大的压力,也只得差遣“翰林大学士”崔安国前往“摄政王府”宣布懿旨,声称将原属轩辕氏的国家政权禅让于“摄政王”。柳诚志推而不就,皇太后反复三次下旨,他方才勉强同意接掌政权。

三天后,他统帅文武百官依次前往“祈年殿”“地祗殿”“先农坛”祭告天地和农桑之神,再前往“太庙”昭告和祭祀轩辕氏历代先皇,之后于夏历九月初九日于“皇极殿”加冕登基,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太平兴国”。大赦天下,所有官员官升三级,黎民百姓可以聚众宴饮三日,以示普天同庆。追封曾祖为“圣武皇帝”,祖父为“圣文皇帝”,父亲为“绍圣皇帝”,加封母亲为“孝慈皇太后”,妻子为“敏佳文惠皇后”,柳氏所有男性宗亲皆封为亲王和列侯。柳诚志前后用了十几年的光阴,用尽了阴谋诡计,终于使自己登上了权力的顶峰,此时可谓一门朱紫,盛极一时,大有烈火烹油之盛,繁花著锦之荣。

柳诚志出身贫苦,上任之后仍能保持冷静,大力推行政务改革,做出几项重要规定,其一:从此永不加赋。添丁不加赋,等于是变相鼓励百姓加大繁衍后代的力度,以便尽快恢复在战争中损失的人口。每一个家庭的人口增加,更利于百姓扩大生产和尽早致富,也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其二:减免徭役。此后国家再有大型的工程土建,必须雇用百姓,支付佣金,不得再继续无偿征用劳力。此举不但可以减轻百姓负担,并且可以使百姓得到一笔额外收入。

其三:加大开科举士的力度和规模,官员和贵族的子女不再享有特权,如想做官,必须和穷苦人家的子女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严肃考场纪律,杜绝徇私舞弊,使所有人拥有同等的机会,使穷苦人家的子女得以有机会厕身庙堂,为国效命,借此改变他们世代寄人篱下的命运,减轻阶级对立。凭借科举考试制度,网罗天下所有英才,包括一部分有野心的人也能为朝廷所用,尽量企及野无遗贤的程度,如此一来,百姓就是要聚众谋反,也无人领导,更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其四:大力开展教育。由朝廷和各级政府出资,为每一座村镇兴建一所学堂,并聘请专职人员担任老师,向百姓传授各种知识,所有的儿童必须入学,经过几年的学习,可以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更利于未来的生存和发家致富,并可以借此提高国民素质。

其五:加强国防建设。改革兵役制度,将传承千年的“世兵制”和“征兵制”改为“募兵制”,青年人是否参军必须出于自愿,国家不再强行征兵,每一名士兵每月有五两纹银的俸禄,使三军将士在保卫国家的同时也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更利于稳定军心和吸纳更多的兵源。相比“世兵制”和“征兵制”,“募兵制”所得的兵源素质更优,军队的战斗力将有显著提升。所有军队于太平时日屯田自给,战时披甲上阵,战则能打,不战能自食其力,尽量减轻国家负担;藏兵于民,可以协调军民关系,使华夏成为一头不可战胜的钢铁雄狮。

其六:反腐倡廉,裁员简政,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减少国家和百姓的负担。皇帝除了一名皇后,只能拥有六名嫔妃,宫女一千五百人,内监三千人,皇宫大内裁员三万七千人,可以大幅节省日常开支。五品以上官员除了一名原配正妻,只能娶两名侍妾,五品以下官员除正妻之外,不准纳妾,如有触犯禁令者以欺君之罪论处。除了亲王,“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不再世袭罔替,减少贵族成员,可以节省大笔开支;六部九司衙门和各级政府必须裁员简政,任用贤能之人,裁汰昏庸无能之辈,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对于作奸犯科,贪污腐化,收受贿赂,乃至欺压百姓横行不法的官员,一经查实罪证,不论官职大小,不论所犯罪行严重与否,一律斩首示众,严惩不贷。

六条措施十分严苛,尤其是打击限制、甚至是剥夺了官员贵族等统治和特权阶级所享有的利益,一经颁布引起了所有官员的反感和抵触,但眼见柳诚志作为一国之君,已经首先以身作则,裁减内宫人员,缩减日常开支,众官员无话可说,只得依令行事,六条改革措施就此在华夏推广开来。

柳诚志夙夜勤政,就是在元旦等盛大节日里也很少休息,每天批复奏章至午夜,事必躬亲,亲自监督改革措施的执行情况,所有官员丝毫不敢懈怠,上下一心,仅仅用了五六年,华夏大治。国殷民富,军威鼎盛,百废俱兴,百姓素质大幅提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盗匪绝迹,极目神州,一片歌舞升平,繁荣富足,文明昌盛,促使几百个国家和华夏缔结了和平条约。万国来朝,每年前往华夏的各国使者至少有几万人,华夏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霸主。柳诚志于华夏的重振雄威居功甚伟,所以历史上将他推行的此次改革称之为“诚志维新”,“太平兴国”年间的华夏,国无苛政,民无怨言,政治清明,官员克尽职守,绝少贪污腐化行为,史称“太平盛世”,至此,柳诚志的个人功业也已企及登峰造极。

独孤景略和妻子辞别小云后,回到家乡“浣花镇”,一直以务农为生,在看见国家发生的可喜变化后,他尽管对柳诚志抱有成见,心里仍在暗暗庆幸,小云当初在劫法场之际,幸亏没有杀了柳诚志,否则,华夏怎能有眼下的繁荣昌盛?而时任道门掌教的“紫宸真人”荣浩在目睹国家发生的变化后,心里更是暗暗称奇,柳诚志作为一个为人卑劣的枭雄,想不到他竟能励精图治,严于律己,终于使华夏再度振兴,可见就算是恶人也有他不为人知的优秀一面,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小云没有动用私刑诛杀柳诚志,大有先见之明!

“太平兴国”八年,位于“西牛贺州”的“大黑天国”发生了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时任“大黑天王”的索罗卡丘斯身患重病,已是去日无多,他并无子女,于是下旨用公开比试的方式在皇族内部征召皇位继承人。一名二十岁左右的男青年,在文武两项的比试中战胜了所有参赛对手,独占鳌头,顺利登基加冕,成为“大黑天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一位君主。此人相貌极为俊秀,皮肤白皙,双眼呈碧蓝色,但一头披肩长发乌黑闪亮,明显具有华夏血统,并同时擅长“光明”和“黑暗”两系的所有魔法,功力之高极其罕见。此人名叫“云天华”,身份高贵,母亲是享有“大黑天国”第一高手之誉的“嘉岚长公主”月无双。

尾声 轮回

 光阴荏苒,岁月如飞,寒暑交替,眨眼间已是“元鼎”十七年,距在“帝辇谷”举行的道魔决战已有足足六十年。浣花镇外的草木历经枯荣,依旧生机勃勃;日月经天,历经千万次的东升西沉,绝无丝毫的苍老和疲惫,依旧光辉不减,但人呢?一甲子的岁月,足以使很多原本十分鲜活的记忆变成了尘封往事,足以使一个垂髫童子变成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叟,也足以使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变成一个充满瑰丽奇幻色彩的神话。当年有幸目睹“帝辇谷”之战的人大多已经作古,活着的人也已记不得大战的详情,岁月无情,人生短促,原本如是!

被后人尊称为“中兴之祖”的“中华帝国”首代君主柳诚志,已于“太平兴国”二十八年七月初三在“宁静致远斋”驾崩,皇位传于“皇太子”柳肇基。仅仅当了四年皇帝,柳肇基就因身患重病死亡,由年仅七岁的长子柳霸先继位,改元“元鼎”。皇帝年幼,皇太后临朝摄政,外戚专权,任人唯亲,吏治崩坏,加上已经太平了几十年,饱暖思淫欲,各级官员沉醉于声色犬马,再无丝毫励精图治之心,朝廷上下一片文恬武嬉。

各级官员开始贪污纳贿,擅自提高租赋,再次启用“徭役”和“征兵”制度,大肆盘剥百姓。短短几年,华夏军备废弛,十之七八的学堂已经关闭,百姓难以承受苛捐杂税的压榨,很多人离家出走,沦为难民和盗匪。啸聚山林,杀官造反,揭竿而起的也不在少数,局势一片糜烂,“中华帝国”已不复往日之盛。

眼见华夏国力大不如前,“元鼎”十七年,“猃狁”皇帝赫连燎原悍然背弃和华夏缔结的和平条约,亲自统帅四十五万大军开赴两国边界,发动了规模空前的侵略战争。华夏已太平了六十年之久,所有的统兵将帅毫无临敌和战斗经验,日常又沉醉于歌舞酒宴,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使他们早已失去了和敌人誓死一拼的决心和勇气。士卒更是缺乏训练,军饷不足,装备老旧,毫无战斗力,犹如一盘散沙。战斗一经打响,仅仅用了三天,猃狁大军就攻克了号称华夏“北门锁钥”的“游魂关”,猃狁大军长驱直入,兵锋所指,势如破竹,攻城拔寨,犹如探囊取物,旬日之间大军向前推进七百余里,距京师已不足三百里路程。

华夏朝野震动,人心惶惶,皇太后见形势不妙,担心承担亡国之责,宣布此后不再临朝摄政,由二十四岁的“元鼎”皇帝柳霸先亲自执掌朝政。柳霸先并无处理危机的能力,面对猃狁大军的节节进逼,也是束手无策。已经致仕多年的“内阁大学士”大学士李涤非得知此事后,上书朝廷,推荐曾被封为“折冲将军”的前朝名将独孤景略担任三军统帅,保卫京师,抗衡猃狁大军的入侵。

参与六十年前平乱战争的几百名将帅,眼下唯有景略硕果仅存,柳霸先明知他和自己的祖父之间曾结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但国难当头,也顾不得许多了,随即下旨加封景略为“右武卫大将军”,假节钺,限十日之内赴京上任。年近八旬,已经务农六十年的景略,不顾年龄老大和家人亲属的反对,毅然走马上任。几天后,他手持“四夷宾服枪”,亲自披甲上阵,指挥十五万大军向猃狁的先锋部队发起了反击。

太和山“真武太和宫”的“戒得居”里,紫微真人的首徒,眼下已是道门掌教的木绪春,得知此事后,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前往后山“死心庵”,询问已经不问世事的父亲荣浩,说道:“父亲,在六十年前的平乱战役中独孤景略曾立有大功,但朝廷只是听信了他人的诬告,就褫夺了他的所有官职,将他贬为了寻常百姓。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堂堂的一代名将此后竟只能以务农为生,前后一晃已有六十年,独孤景略的人生可谓悲惨之极!眼下国家有难,朝廷眼见无人可用,方才想起启用他抗衡如狼似虎的猃狁大军,虽说大丈夫不记前仇乃是美德,独孤景略明知是昏庸的朝廷扼杀了他一生的幸福,而皇帝也只是在利用他,但他仍以年近八旬的高龄奉旨出征,是不是有点太傻?”

荣浩眼下已有一百多岁,却仍是精神矍铄,不减当年,闻言微微一笑,说道:“你并不了解独孤景略,加上以我们‘道家’的思想去衡量他,所以才会产生如此想法。独孤景略乃是前朝大儒孔居易的门徒,一向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只要有机会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他决不会有丝毫怨言,也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年近八旬奉旨出征,对他而言绝不是犯傻!一个人只要心里存有理想,不论他的理想是所谓的‘正义’也好,还是‘邪恶’也罢,也不论他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只要他坚持理想,只要他为了理想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他就是幸福的!眼下独孤景略终于有机会为国效力,我断言他心里肯定会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幸福!他是一个伟大而简单的人,终生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他的人生绝不悲惨,要比常人幸福很多!”

木绪春沉思半晌,说道:“六十年前大师伯木荣春,二师伯荣城,五师伯荣煌,包括其他许许多多的人,为了终结乱世付出了生命,实现了自身的人生理想,按您的话说他们是幸福的!但眼下战火再起,华夏又沦为了乱世,既然世界不论太平多久,终归是要沦为乱世,他们的死究竟又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荣浩无法作答,眼望浩渺苍穹,神思纷乱,良久,方才喟然长叹道:“繁华之后有凋零,喧嚣之后有沉寂,欢聚之后有别离,世事轮回无有穷尽!眼下新一轮的轮回开始了。。。。。。”屋外寒风咆哮,鹅毛大雪漫天飞舞,短短一个时辰,“太和山”已是银装素裹,碎玉琼瑶,不论人们愿不愿意,肃杀的冬天再次光临苦难深重的人间。

更多精彩好书,更多原创,请登陆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