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努尔哈赤-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里知道,当地驻军的首领,是“惹不起”的外公。当格斗开始时,“惹不起”即已派了家人去到兵营求援,搬来了不少救兵。
  林玉梅等尚未出得门去,增援的救兵全已涌了进来,听到“惹不起”已被杀死,他们便不分青红皂白,向着林玉梅等人一阵乱砍。
  当时,林玉梅患病初愈,体力不支,经不起久战,稍一怠慢,竟被乱枪刺死。
  她的大女儿和二女儿,突然见到母亲丧身,心痛欲裂,偶一疏忽,也被乱刀砍死。
  这个时候,林家班子仅剩下柯汝洞和小凤了。
  柯汝洞正用夺来的单刀,与他们杀得起劲的时候,偶尔回头看到小凤身受重伤,险些跌倒。他不顾一切,朝后一跃,将小凤背在身上,迅速地从附近的窗口跳了出去。
  再说柯汝洞背着小凤,拼命朝城外飞奔,一口气跑了二十几里路,直到树林中一个庙宇里才歇下来。这时,他全身上下,全已湿透了。
  幸亏这个庙里的静海和尚,是个有道高僧,当时就收留了他们。
  小凤因为伤势过重,流血太多,已是奄奄一息了。她用感激的泪眼,盯着柯汝洞,断断续续地说:“你……你……不要为俺……。你自己……好好保重……”
  话还没有说完,就歪头靠在柯汝洞怀里,咽气了。
  柯汝洞遭此惨痛,几次晕倒。幸亏静海和尚及时救治,并帮他安葬了小凤。
  柯汝洞无限感激,跪在静海和尚跟前,不肯起来,含泪请求让他出家当和尚。
  那静海和尚用三个手指,将他身子抽了起来,认真对他说:“年轻人!俺不同意你出家!”
  柯汝洞想了一会儿,又说道:“刚才你用三个指头就把俺拈起来了,没有费吹灰之力,足见你的功夫之深。俺要求做你的徒弟,向你学习武功。”
  和尚哈哈一笑道:“你这小子,倒很机灵,俺就收下你吧!”
  之后,静海和尚又对他说:“俺有两个条件,一是只准在此学拳一年,必须抓紧练习;二是一年之内不准出这庙门。你能做到吗?”
  柯汝洞纳头就拜,口称:“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你的两条,弟子一定能够做到,绝不辜负你的一片好心!”
  静海和尚高兴地收下了他,安排他住在自己的禅房里。
  每天晚上和清晨传授武艺,白天则教他写字绘画,或者练打砂袋,到深夜三更时分,才教他练习八卦掌。
  静海和尚的八卦掌,与众不同,总共只有八手。一为天,称作乾掌;二为地,称作坤掌;三为雷,称作震掌;四为风,称作巽掌;五为水,称作坎掌;六为火,称作离掌;七为山,称作良掌;八为泽,称作党掌。
  静海和尚这八掌,各有其妙,四尺之内,用掌风可将对方击倒。一掌劈去,能劈断小树,厉害无比。
  他选在三更时分传授他八封掌,原因是怕别人偷看,耽心被坏人学去。
  且说柯汝洞因师父只肯教他一年,所以每天不分昼夜,刻苦练习。毫不敢放松,练了一年,他已将八卦掌的精髓全都学会了。
  一天,静海和尚对他说:“你在此学习,已经一年了。武功有不少长进,因为俺要远行,你也需去自谋生路。望你严守武德,不要惹事生非。切记切记。”
  柯汝洞急忙跪下,向师父叩头,感谢传艺之恩。当他抬起头来,师父已不在眼前,无影无踪了。
  柯汝洞踏上谋生之路不久,不料染上痢疾,若不是费英东搭救,差点送了性命。
  后来努尔哈赤见他有些武功,年龄又轻,让他认费英东为干爹,一起回到赫图阿拉。
  这次,他奉何和理之命,前来辽阳盗取那城防图的。谁知,李小芳捷足先登,已将城防图从高大宏处取到,并已送往赫图阿拉去了。
  李小芳告诉柯汝洞说:“沈阳城已经攻陷,不久,汗王将带兵来攻打辽阳城。这辽阳比沈阳大得多,守兵也多,你就不要走了。到时候,也可以把你那武功施展出来,争取早打开城门,不是一样立功么?”
  柯汝洞听了李小芳的话,觉得也有道理,便在珠宝店里住了下来。
  话说后金国汗王努尔哈赤,在攻陷沈阳,击败明朝两路援军之后的第五天,即天启元年,天命六年(公元1621年)三月十八日,向各位贝勒、大臣们说道:“沈阳城已被咱们占领,明朝的军队被咱们打败了。咱们应该率领大军,乘胜前进,直捣辽阳城。等城破之日,朕与各位再痛饮吧!”
  当天,八旗兵分八路,齐头并进,到虎皮驿扎下营盘。
  后金的行动已被明朝的侦探查讯清楚,便报告给驻守辽阳的经略袁应泰说:“鞑子大军正向辽阳推进,旌旗蔽日,漫山遍野,不见首尾。”
  袁应泰等没有估计到后金兵马如此之多,来攻打辽阳如此之快,听到这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袁应秦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下令打开闸门,把太子河水放入护城壕,在壕的内侧排列火器,城上布满士兵,严阵以待。
  为了加强辽阳的防守,尽撤威宁营等地守军,全部集中到辽阳。
  这辽阳城,是明朝在东北首屈一指的重镇,是明朝统治辽东的政治与文化中心。
  明朝经略等官一向驻扎辽阳,以镇守辽东。他们认为,守卫辽东的根本,在于坚守辽阳城。因此,明朝重视保卫辽阳,更胜于保卫沈阳。
  前经略熊廷弼,为保卫辽阳曾采取许多有力的措施,专门绘制了城防图。在城的外围,先后环城挖了四道城壕。这些护城壕既宽又深,主要是为了阻遏后金的骑兵。
  且说明朝天启皇帝,接到巡按御史张钧关于辽沈战场上的形势奏告以后,急得大发雷霆地责问:“辽阳万分危急,在职文武各官,都负有封疆大任,为什么玩忽职守?援辽的将领拥兵集结,不肯前去救应,难道要坐视辽阳城陷吗?朕要这些将领干什么?……”
  俗话说:“皇上努下嘴,跑断大臣的腿。”一班文武大臣吓得屁滚尿流,急忙送信给辽东经略袁应泰,让他调整部署,守好辽阳城。
  袁应泰不敢怠慢,连夜安排部署,把原来守卫辽阳的总兵刘孔胤部与剩下的川兵合营。
  又调宽甸、靉阳总兵胡嘉梀、副总兵刘光祥的青州兵相配合,两部合起来,有两、三万人,共守辽阳城。
  袁应泰又撤奉节堡、咸宁营的兵马前来助守。总兵官朱万良、姜弼等,在援助沈阳时,临阵退缩,观望不前,责令他们立功自赎。
  袁应泰把自己的家丁,组成虎旅军,让他们帮助守城。
  为了阻止后金军前进,袁应泰又命令姜弼、侯世禄、朱万良等,领兵马,在辽阳西北武靖的方向,以太子河为屏风,列阵驻守,来堵截八旗兵渡河。
  三月十八日晚上,后金汗王努尔哈赤召开会议,研究攻辽阳方略。
  参加会议的有四大贝勒、各位大臣、将领,还有范文程、李永芳、何和理等。
  范文程首先发言说:“根据辽阳城防图来看,辽阳城设防甚严密,外面那四道护城壕,对咱骑兵的驱驰不利,直接攻城可能有些困难。”
  大贝勒代善说:“咱们攻打沈阳时消耗兵力太大,士兵过于疲劳,这几天的休整时间太短。如今辽阳的设防又严,守城军队数量很大,俺以为,不如暂时退兵,过一段时间再来攻打辽阳城。”
  三贝勒莽古尔泰也说道:“大阿哥的话有些道理,俺也赞成暂时退兵,等休整后再攻也不迟。”
  汗王听了以后,非常生气,但又不好发作,只得平静地说道:“自古兵书有句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兵可壮,不可抑。城防那么坚固的沈阳城,被咱一鼓攻下。辽阳城防固然严密,咱们为什么不可以避实就虚?明军守城的人数固然不少,但精兵不多,能像川兵、浙兵的能有多少?何况攻城展开以后,咱派进城内的谍报人员,能躺在城内睡大觉不成?”
  “如今,将要兵临城下,有人却自丧锐气,真让朕痛心!不过,朕意已决。谁要再退兵,就先把朕杀了,然后你们再退!”
  汗王努尔哈赤说到这里,气得脸红脖子粗,嘴里直喘气儿。
  四贝勒皇太极急忙上前,跪在努尔哈赤面前,说道:“请父王不必生气,恐碍龙体。俺以为,可以设谋将辽阳城里的兵马调出来,在野战中将其消灭,以扫除攻城的阻力,这将是万无一失的办法。”
  汗王努尔哈赤听了皇太极的话以后,眉头才舒展开来,脸色也恢复了平静。他心里说:“这才是朕的儿子!”
  这时,哨探进来报告说:“在辽阳城西北武靖门方向,有明军驻扎,可能是为了阻截咱大军渡河的。”
  努尔哈赤听完报告,拿过辽阳城地图仔细察看着,忽然笑颜一展说道:“常言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他们能在辽阳西北方向拦截咱的兵马,不让咱过河;咱们可以从辽阳城的东南方向过河。咱们有腿、有脚,天下这么大,他们能阻拦得住么?”
  汗王说完话有侍卫进来报告说:“辽阳城里李小芳派人来了。”
  努尔哈赤忙说道:“让他进来吧!”
  来人向汗王努尔哈赤说道:“李小芳让俺向汗王报告:辽阳城内谍报人员已发展到一千五百余人。只等城外攻城以后,至迟于第二天,将由柯汝洞带领这一千余人,前往小西门,消灭守军后打开城门。另外,城内有四条街的居民将在城破之日,于街道两旁欢迎汗王进城。……”
  努尔哈赤听了,不禁哈哈笑道:“你们看,咱们城里的内应有了吧!不要小看他们,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这些人虽然不是马上的将军,他们却干出了马上将军干不成的事情!这些人的能量大得很哪!”
  说到这里,汗王转过脸来问李永芳说:“小芳今年多大了?”
  “二十三岁还差四个月。”
  “你们听听,还不到二十三岁!辽阳城的城防图早被他弄到手,送到这里了!”
  汗王一边说着,一边将那城防图拿起来,向着在座的人抖着,让他们看。又说道:“一个不到二十三岁的小伙子,一个人在辽阳城里,举目无亲,如今,他发展的谍报人员已有一千多人,四条街,二百余家。这数字可不算小!他像那个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猴子一样有本领。”
  三月十九日清晨,汗王努尔哈赤发布命令:“从辽阳城东南方向的太子河东岸渡河!”
  后金兵马迅速前进,他们躲开了辽阳城西北武靖门方向的明军,很快赶到目的地。中午时分,全军渡过太子河。
  这时,四大贝勒前来请示:“是否立即包围辽阳城?”
  努尔哈赤大声说道:“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准备攻打北京!”
  听了汗王的命令,四大贝勒愣住了。大贝勒代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急忙问道:“辽阳未占领,怎能去打山海关?……”
  只见努尔哈赤把脸色一变,镇定地说:“大军向山海关进发,刻不容缓!”
  四贝勒皇太极似有所悟,立即说道:“快走!服从命令听指挥。”
  且说后金兵马,按照汗王努尔哈赤的命令,沿着千山(在今辽阳西南),奔山海关大路而去。
  再说辽阳城里,经略袁应泰与巡按张钧等,以炮声传谕全城居民,并命令士卒严守城池。突然探马来报告说:“鞑子兵马从虎皮驿出发,从辽阳城西南开过去,听说是去攻打山海关的。”
  经略袁应泰听了,急忙与张钧等登上城楼,亲自观察敌情。
  他们看见后金兵马,置辽阳城不攻,指挥军队向山海关方向疾驰而去。
  顿时,袁应泰慌了手脚,乱了胸中的成局,不知如何是好了。
  他与张钧等说道:“鞑子兵马一旦打到山海关下,皇上一定会怪罪于俺的。”
  怎么办呢?想来想去,终于决定把武靖门方向,驻守在太子河边的朱万良、姜弼、侯世禄等调回,加上总兵李秉诚、梁仲善、周世禄等统帅的兵马,合起来约有五万之众,出城到辽阳城西摆下阵式。
  袁应泰又命令宽甸、靉阳总兵胡嘉梀,副总兵刘光祚领带的青州兵,从后面尾追后金兵马,希望与山海关方向的兵马形成对后金的前后夹击之势。
  再说汗王努尔哈赤,正领着兵马往山海关方向驱马前进之时,探马突然前来报告说:“明朝有一支兵马,尾随在咱大军后面,距离很近。咱走,他们也走;咱停,他们也停。”
  未等努尔哈赤说话,又有探马前来报告:“辽阳城里的大股兵力,约有四、五万人出城,在辽阳城西结阵。”
  汗王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如今,蛇已出洞,开始决战吧!”
  汗王说罢,遂命令兵马立刻停止前进,并向大贝勒代善说道:“你统帅红旗军,去迎击尾随咱大军后面的明军,只许胜,不许败,争取彻底歼灭他们,不可放走一人。”
  汗王又命令其余的七旗兵马,分成七队,与明军对阵。
  再说大贝勒代善带领红旗军,一声呐喊,冲入青州军中。
  这青州兵,平日未曾训练,又不习战阵,怎能经得起红旗铁骑的冲击。他们见后金骑兵,如狂风一般,呼啸着杀来,又是砍杀,又是蹂躏,很快便溃不成军。
  代善领着兵马,追赶着劈杀,早把青州军杀得落花流水,尸横满地。
  且说汗王努尔哈赤见明朝兵马严阵以待,遂命四贝勒皇太极带领黄旗兵首先出战。
  皇太极领黄旗兵先冲击明朝左翼朱万良兵营。因为朱万良戴罪参战,再不敢临阵退缩。他率领兵马,奋力厮杀。初战不久,朱万良部士气旺盛,由于主将带头拼杀,终于顶住黄旗兵的冲击。皇太极抵挡不住,终于败北。
  朱万良一见黄旗兵败,立即引兵追杀过去。努尔哈赤临战不惧,又派二贝勒阿敏率领白旗兵前去助阵,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两军势均力敌,随后兰旗军由莽古尔泰领着,也一拥而上。
  这一仗打得激烈,朱万良部力敌黄、白、兰三旗兵,从午时一直杀到傍晚,总兵朱万良战死在疆场后,士卒溃散,后金兵马追着砍杀,朱万良的兵马几乎全军覆没。
  当明军的左营朱万良部遭黄旗兵冲击时,中营、右营兵马仍按兵不动,不知主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