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努尔哈赤- 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明军的左营朱万良部遭黄旗兵冲击时,中营、右营兵马仍按兵不动,不知主动协助,眼睁睁看着朱万良部被三旗兵马追杀。
  不久,白旗兵突然冲入,将明军中、右营兵马一截为二,兰旗兵在后,黄旗兵在前,形成包围夹攻之势。
  明军终因寡不敌众,被杀得溃败而逃。四贝勒皇太极领着兵马,随后追杀,一直追杀六十余里,直到鞍山,才收军回营。
  当晚,努尔哈赤分兵为四营,进抵辽阳城下。右翼四旗兵马围攻东城,左翼四旗兵马围攻西城,双方在辽阳城小西门,首次展开争夺战。
  第二天,三月二十日,经略袁应泰亲自率领虎旅军,冲出平夷山(即东门),扎营在辽阳城外的东山上。
  袁经略将兵马扎营为三,并布列枪炮三层,与后金军相互攻打,用以牵制努尔哈赤攻城的兵力。
  但是后金军力众多,努尔哈赤一方面命令左右各四旗兵攻城,一边不断地抽调兵力与东山袁经略的虎旅军进行野战。
  努尔哈赤先派出红护军(即红旗兵中的护卫兵卒、精兵)二百名,对东山明军进行冲击,见效果不佳;又命令一千名白旗兵前来助战,由部分白护军随后,不断地增加精锐兵马进战。
  尽管明军炮火轰击,袁应泰指挥虎旅军奋力拼搏,终因人少势弱,抵挡不住后金骑兵的反复冲击,渐渐支持不住。
  袁应泰在炮火掩护下,随同虎旅军逃回城去,其余的兵马随后溃散。许多士兵逃回城时,过护城河落水淹死。
  且说后金的右翼兵马,攻打城东门时,遇到明军大炮、火箭的袭击,伤亡惨重。由于城外护城壕水宽且深,兵马不得近战,攻城受挫。
  忽然,大将扈尔汉前来向努尔哈赤报告说:“护城壕的水是从东向西流,东门是入水口,西门是闸门。若是将东门水口堵住,扒开西门的闸门,壕内的水便会流走。”
  努尔哈赤随后又去考察一遍,当机立断,命令四贝勒皇太极带领四旗兵,冒着明军的箭矢和猛烈的炮火,指挥兵卒运石担土,堵塞水口。
  这时候,努尔哈赤亲自坐在东门外,直接指挥。城上的明军见到,慌忙开炮,燃放火箭,投掷火罐,各种火器,纷纷落下来。有的兵卒登上房顶,跨脊放箭,矢如雨注。
  由于八旗士兵奋勇争先,人多势众,东门护城壕的水口终被堵住。
  努尔哈赤急令左翼兵马,立即扒开闸口,不一会工夫,壕内水势渐浅,有的地方竟然干涸见底。
  为了抓住有利战机,努尔哈赤命令左右两翼兵马,奋力攻城。城上明军慌忙放炮,奋力抵抗。双方拼杀激烈,互有伤亡。
  且说城内李小芳,忙得不可开交,他与马承林商议,准备二十一日行动。让柯汝洞带领谍报人员,先在城内小西门附近,将草场燃着,再烧守军的窝铺、火药库,乘乱杀上城去,打开西门。并将这计划告诉了高大宏与李丹,他们竭力支持,准备届时协助。
  且说后金汗王努尔哈赤,正指挥左右两营兵马攻城,突然探马来报说:“从广宁来一队明朝军马,约有两千余人,现已渡过太子河,正往辽阳逼进。”
  努尔哈赤一听,不禁内心吃惊,忙向二贝勒阿敏命令道:“快领二千人马迎战,务必顶住,不能放他进来。”
  阿敏答应一声,便领兵迎上前去。
  原来这支兵马并不是由广宁城派来,而是从北京来的。
  这带兵的将领姓张名神武,是万历皇帝三十八年时的一位武状元。
  张神武是四川成都人,是袁应泰外甥。中了武状元之后,他先被皇帝授为四川都司金书,以后又任过游击、参将、副将等职。
  辽东发生战事以后,他多次上书请求去辽东御敌,未被批准。
  这次是张神武应舅父袁应泰荐举,自带家丁三百余人,从四川到北京,然后出山海关前来。沿途他收留不少散兵逃卒,合计不下二千余人。
  由于长途跋涉,风雨隔阻,到达广宁时,后金军已开始攻打辽阳。于是,他星夜兼程,过了辽河以后,直扑辽阳。
  再说张神武领二千多人马,到达首山,离辽阳仅十七里路,扎下营盘,埋锅造饭。
  张神武吩咐伙夫说:“把余下粮食全部做成饭菜,不留一粒。”
  当士卒们饱餐以后,张神武高声说道:“人活百年,总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死得壮烈。今天,后金士兵破俺城池,毁俺家园,杀俺同胞,辱俺姐妹,是可忍,孰不可忍!堂堂华夏,怎容铁蹄蹂躏;泱泱神州,不许夷人侵吞!俺张神武要与诸位兄弟同赴国难,共杀仇敌。若能攻进辽阳城,咱再与各位痛饮庆功酒;谁若退后,咱这大刀可不认人!”
  说罢,张神武让伙夫砸烂锅灶、碗碟。带领二千余名士卒,斗志昂扬,精神振奋,启程上路,刚走了五里多路,与后金二贝勒阿敏带来的二千兵马迎头碰上。
  此时,张神武一见后金兵马,不由得二目圆睁,大声喊道:“随俺一起——杀啊!”
  张神武一边高喊,一边举起大砍刀,拍马上前,率先杀入后金兵马当中。
  只见张神武挥动大砍刀,左劈右刺。八旗士兵纷纷落马,直向两边退去。
  他身后的士卒,也随后奋勇拼杀。两军顿时展开搏战。
  二贝勒阿敏急忙过来,与张神武杀到一处,二马盘旋,杀得难分胜负。大约战了二十多个回合,阿敏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只得勒转马头逃去。
  二千八旗兵马见主将败逃,也不敢恋战,随后跟着逃去。
  张神武大刀一举,嘴里喊道:“追呀!杀它个片甲不留!”
  阿敏一边往回跑,一边心里想:哪里来的这野人,如此勇猛,俺平生第一次遇到哩!
  且说努尔哈赤正在指挥兵卒攻城,心里总感到不甚踏实,不一会儿,探马来报告说:“二贝勒的兵马被明军战败,那支明军离此仅二里多路。”
  汗王听了,大吃一惊,遂命令三贝勒莽古尔泰说:“你带三千人马前去,务必将他们包围,就地歼灭!”
  莽古尔泰答应一声,急忙领着三千人马迎了上去。
  努尔哈赤又对扈尔汉说:“你再带二百强弓箭手,先将其主将射倒,然后再乘势掩杀。”
  且说三贝勒莽古尔泰,带领三千人马,走不多远,就迎面接着二贝勒阿敏。于是两支人马合在一起,转过头来,迎了上去。
  当张神武带着人马追到后金军前,便又拼杀起来,尽管张神武武艺高强,勇冠三军,眨眼之间被他杀死的八旗人马成百上千,但是后金兵马大多。杀退一批,又围上来一批。四面围得水泄不通,任凭张神武本领再强,也难以冲出重围。
  不久,扈尔汉又带着弓箭手冲了上来。如雨的箭矢飞向张神武,可怜一员猛将,终于没有突破八旗兵马的包围圈,含恨战死!
  阿敏、莽古尔泰、扈尔汉带领人马,将残余的明军追杀一阵,才领兵回去。
  在回军途中,阿敏对二人说道:“与明朝开战以来,未遇到如此勇猛的战将和兵卒。俺领来二千人马,竟损失了一千多人,也是从未有过的。”
  且说努尔哈赤见护城壕里的水已放尽,遂命令绵甲兵排列战车进攻。
  城上明军用枪炮射击,迫使后金军不敢立在车内,都跳出车外,喊叫着前进。
  双方鏖战,一批批后金兵奋勇杀来,明朝的骑兵抵挡不住,开始败走。步兵见骑兵退却,无心再战,也沿城逃走。
  经过激烈争夺,后金军又夺取了西门桥。明兵顽强狙击,有的从墙缝里放枪、放箭,城上守军施放火箭、火炮,喊杀声、兵器撞击声和枪炮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惊天动地,令人肝胆俱裂。
  努尔哈赤不惜一切牺牲,指挥士兵坚云梯,抢登城西门。他急忙调来攻北门的兵马,集中攻击西门,想从西门打开突破口。
  明朝军队再也阻挡不住后金兵的猛烈攻势。那些文武官吏眼睁睁地看着后金兵,如洪水般的凶猛攻势,急得团团乱转。但是明军仍在顽强地抵抗,力图控制着自己的阵地,双方激战进行了一整夜。
  三月二十一日天大亮时,明军又出动战车大战,互相进行面对面地搏杀,明军仍然被杀得丢盔解甲,败退下去。
  突然之间,西门的火药库起火,连续发出轰轰巨响,震得山动地摇。那冲天的大火烧及城上和各军的窝铺。
  这时候,柯汝洞、李丹、高大宏带领一千多人往小西门走来。因为李丹是督饷官员,守军见了,也没有盘问。
  来到城门处,李丹上前对守城门将领卢庆州说:“城上需要加强防守力量,你带领守门士兵到城上去,这守门的任务就交给咱们吧!”
  卢庆州稍一迟疑,柯汝洞手起一刀,将卢刺死,守门士卒慌忙逃去。
  李丹指挥谍报人员打开城门,挑出一面旗帜,上书:“欢迎汗王进城”六个大字。
  与此同时,柯汝洞又带领一千多名谍报人员,手持兵器,反身杀上城头,对着守军,大声喊道:“咱们是大金军队,你们立即放下兵器投降,还能饶你们活命;谁若顽抗,死路一条!”
  那些守城士兵都朝守将监军道牛维矅、高出、明嘉梀、户部司官傅国等看去,这些将领见守城无望,便纷纷坠城逃走。那些士卒见将领逃走,也就随着四散逃去。
  柯汝洞见明朝守城将士逃走,也不去管他,又挑出一面大旗帜,上书:“热烈欢迎大金国汗王进城”!
  且说攻打西门的后金兵马,见城门大开,又有欢迎横幅,知是城内谍报人员接应,遂一涌而入。
  后金兵马趁势登城,八旗合为一处,沿城追杀明朝守军,喊杀声响彻云天。
  经略袁应泰正在辽阳城东北角的镇远楼督战,见城已破,知道大事已去,急写遗书交给亲兵,命令他们逃出城去。
  这时,巡按御史张钧,涨红着脸,气喘喘地跑上镇远楼。
  袁应泰见了张钧,满眼流泪,说道:“俺身为经略,上不能报皇恩,下不能顾民命。如今,守土已亡,城不能保,唯有一死以谢朝廷。阁下乃文官,无守土之责,希望你迅速躲避起来,还能保住性命。如能退守河西,招集残部,还可以再图后举。”
  张钧说道:“大人知道报答皇恩,俺难道不懂得么?”
  袁应泰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连连点头。
  此时,楼外喊杀连天,袁应泰将印剑挂起,西望朝廷,又叩头拜辞,然后解带悬梁,自缢而死。
  见经略已死,分守道何廷魁携带妻子等,投井而死。监军崔儒秀、巡按御史张钧等也自缢身亡。
  这时,后金兵马已全部进城,汗王努尔哈赤命令搜查主将。
  且说八旗士兵涌到镇远楼,见几个主将全都挂在梁上,就急忙解将下来抬到汗王面前。
  努尔哈赤见了,非常吃惊地说道:“啊呀!真是忠臣、良将!可敬,可敬!”
  一句话未了,那张钧的两只眼睛,徒然活动起来,士兵上前看看,原来还有气息。
  努尔哈赤忙派士兵用药灌救,张钧居然醒来。他向上望去,见上面坐着一位威风凛凛的老头儿,估计是那后金国的汗王努尔哈赤,便大声说道:“胡贼!为什么不杀俺?”
  努尔哈赤向旁边的李永芳努努嘴,李永芳走到张钧跟前,自己表白似地说道:“当初,俺投降大金的时候,也是出于不得已的。……”
  张钧听了,知道他就是李永芳,遂高声说:“屁话!你甘心当汉奸,还表白个啥?”
  李永芳碰了钉子,就去向努尔哈赤回报。努尔哈赤派人把张钧请到自己面前。
  只见张钧面不改色,立在那里,汗王说道:“你既被朕捉住,为什么不跪拜?”
  张钧慷慨激昂地说道:“俺是明朝天子的重臣,你只不过是一个龙虎将军,怎能向你跪拜?”
  汗王又耐心地劝他投降,许他高官厚禄,八抬大轿等。张钧厉声说道:“俺生为明臣,死为明鬼。”
  努尔哈赤又劝说道:“人生百年,转眼而过。你看人家李永芳,就能看得远,想得开,你又何必……”
  张钧不等汗王说完,便喊着说:“俺只求早死,决不屈服!”
  汗王非常生气,命令刀斧手道:“把这个想早死的家伙拉出去——宰了!”
  那张钧听了,面无惧色,反哈哈连声大笑不止,并将头伸着,说道:“来吧!俺张钧能以一死报效皇恩,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努尔哈赤说道:“忠臣,忠臣,朕实在不忍心杀他!”
  汗王又以好言劝他,转脸对士兵说:“让他回到他的衙署去,要好好照看他。”
  努尔哈赤以大局为重,对明朝的重臣、大将,都尽力争取,想以此笼络民心,吸引更多的明臣、明将投降后金。
  再说张钧在回衙署路上,士兵让他坐车,他不上;请他骑马,他也不从。回到衙署以后,张钧朝北拜了几拜,谢了圣恩;朝东拜了几拜,谢了父母;又朝南拜了几拜,辞别了妻子。又解下带子,自缢身亡。
  有人向努尔哈赤报告说:“张钧又自缢了。”
  汗王听了,感慨地说:“真是忠臣啊!”
  于是,他命令李永芳等,用上等棺木埋葬了袁应泰、张钧等明朝官员、大将。
  三月二十二日,后金举行盛大的入城式。中午,艳阳高照,鼓乐齐鸣,官民百姓肃立街道两旁。李小芳、马承林、高大宏、李丹、柯汝洞等,带领全体谋报人员,排列在最前面。几条主要街道张灯结彩,挂着欢迎的横幅,墙上贴着大红标语。
  浑河路上,更是热闹非凡。李小芳组织了狮子滚绣球,高跷队,耍旱船等节目,敲着锣,打着鼓,人人手拿旗帜,盛妆迎接汗王努尔哈赤进城。
  在一声声礼炮声中,后金汗王努尔哈赤乘坐轿子,进了辽阳城。这时候,人们恭恭敬敬地跪伏在地,迎接这位新主人进城,原辽东经略衙门,就成了努尔哈赤的临时行宫。
  且说后金夺占辽阳以后,形势急转直下,辽阳周围地区,以辽东南部,如金州、海州、复州、盖州等都在几天之内,传檄而定,大小共七十余城堡都投降了后金。
  这次辽沈之战,加上中间休战的五天,才用了十来天时间,后金获得空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