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枭- 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荣下达了开拔的命令,虽然很多西塞军官兵心内并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却还是做好了准备,只等着向天柱庄进。

西塞军浩浩荡荡的开出了涿州城,一路向着南京方向挺进。

李继隆站在城墙上,望着正开出涿州的西塞军,叹了一声,缓缓的摇了摇头。

“大人是否在担心杨荣?”站在李继隆身后的宋将听他叹气,开口劝慰道:“虽说此番杨荣大军前往天柱庄是可能遇见大股辽军,可他毕竟也是我大宋的名将,应该应付的来!”

“正因他是战场上的骁将,所以我才会叹气!”望着渐渐远去的西塞军,李继隆对身旁的宋将说道:“若是杨荣不出差池还好,假若他有什么差池,我如何会不愧疚!”

宋将没再说话,他很清楚,像杨荣和李继隆这样的人,彼此之间一定是会惺惺相惜,杨荣若真的这次兵败天柱庄,李继隆的征战生涯,恐怕也会就此结束。

领着军队离开涿州,一路上杨荣都紧皱着眉头。

“明知李继隆诱骗我等上当,大人如何还会答应他的要求?”在李继隆请杨荣镇守天柱庄的时候,一直站在一旁的柳素娘这时策马走到杨荣身旁,满心不解的问了一句。

“这个当,总要有人上的!”仰头朝天空看了看,杨荣叹了一声说道:“宋辽两国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两国百姓都是流离失所、痛不欲生。而真正打仗的地方,却是在我们汉人生活的地方,受苦的到最后还是汉人。如果我军守住天柱庄,李继隆将军就有可能拿下南京城。到时大宋军队就能转而向西,拿下大同等地,战争也就接近尾声了!”

“若是我们没能守住呢?”柳素娘还没来及问,不知阎真什么时候到了杨荣的另一侧,向他问了一句。

“如果我军没能守住,不仅我们全都要葬身在那里,就连包围南京的大军,也会被辽军歼灭!”杨荣的眼睛微微眯了眯,对两个女人说道:“所以我才要提前去那里。我们必须要查勘清楚地形,找到最合适的阻击点,那样才能以最少的伤亡,换来最大的成效!”

看着一脸严肃的杨荣,柳素娘和阎真都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才好。

西塞军自从出征以来,杨荣从来都不会带着他们往明知敌人强大的地方去,即便去了,也是避开锋芒,捡敌人最薄弱的地方攻击。

像这次这样,明知强大的辽军将会从天柱庄渡河,还是要前去阻截,这是以往从来都没有过的事情。

队伍快的向着南京方向行进,数万匹快马在原野上奔腾,马蹄踏在地面上,蹄声就像是滚滚的惊雷一般震耳欲聋。

挺进到距离南京还有四十里的地方,杨荣命令全军掉转方向,避开南京,从侧面绕过去,直奔天柱庄。

他们的行动早已被南京城内派出的辽军斥候掌握的清清楚楚,在杨荣领着军队从侧面绕过南京的时候,一队近万人的辽军从城内出来,远远的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宋军攻下易州,进攻涿州的时候,萧太后已经离开南京赶往中京。如今镇守南京的,正是连番败在李继隆和杨荣手中的耶律休哥。宋枭11o

站在城墙上,耶律休哥一手扶着城垛,微微皱起眉头,望着远处滚滚北去的一片烟尘。

萧挞凛的彻底败北,让耶律休哥对杨荣的顾忌又多了几分。

一支十二万人的骑兵,竟然在遇见五万西塞军之后,被打的溃不成军,最后竟然除了主将和十多个亲兵成功逃回南京,再没见一个辽军返回。

在数次与宋军的交锋中,南京的军队已经调拨的差不多了,如今城内剩下的,只有少量精英的皮室军和铁林军,更多的则是战斗力并不算很强的京州军。

当初耶律休哥率领辽军精锐与李继隆和杨荣对阵,还是连连失败,如今若是在杨荣领军从城边过去的时候突然率军杀出,失败的可能也是极大。

对辽国来说,能不能在大宋的进攻下保住南京,决定了辽国南边的大门是否稳固。

耶律休哥不敢冒险出击,他也不会冒险出击。他如今最该做的,就是派出一支军队监视西塞军动向,更多的军队则龟缩在城内,等待着宋军即将展开的进攻。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111章战前准备

西塞军从南京侧面绕开,杨荣丝毫不在这附近耽搁,只是派了两队各自由十多名骑兵组成的小队,折返方向,迎着重步兵可能前来的方向去了。

绕过南京,再向北走不多远,就到了温榆河边。

温榆河的河床很窄,在见过大川大河的杨荣看来,这条河就像是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水沟。

水面平静,在微风下泛着片片涟漪。河水清冽,站在河边上,能一眼看到河底的泥沙。

双手叉腰站在河边,杨荣紧皱眉头望着河的对岸。宋枭111

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林子,在风儿的吹拂下,林木的树冠轻轻摇晃着,出一阵“沙沙”的轻响。

附近并没有适宜镇守的山岗和险地,而且窄窄的河床,根本不可能阻碍辽国大军的推进。

朝四周看了看,杨荣往河滩上一指,对身后的亲兵说道:“传令下去,命令全军在河滩上挖去深坑。深坑分为三道,上面铺好草根、树叶,做好假象。河床最边沿一道,往河床上方再设两道。另外在深坑后方,设置绊马索,最后增设拒马桩!”

说话的时候,杨荣的眉头紧紧的拧着。他很清楚,这些防御措施,在布置的时候显得很强大,可真正打起来之后,它们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会像看起来这么强大。

眼下他最希望的,是鲁毅和王晋能够带着西塞军的重步兵尽快赶到这里。有了重步兵,这次阻击战才有可能拖延的时间更长甚至最终迫使辽军重新寻找登6点。

数万名西塞军官兵已经开始在河床边上挖起了深坑,河床边上的沙土很是松软,没挖多深,新的麻烦就出现了。

这里临近河边,地下水很是丰富,官兵们才挖到两尺见方,坑里就洇出了水。

得到坑里洇出水的回报,杨荣并没有下令停止挖坑,他只是在拧眉沉思了一会之后,向官兵们下达了将水排干,继续深挖的命令。

深坑里,一个个赤着上身的官兵正挥汗如雨的抡起铲子向外甩着泥浆,而坑上则有无数官兵正用一切他们能够找到的盛水器具,将坑里的水舀出来,倒进温榆河里。

看着那条渐渐成型的深坑,杨荣的眼睛微微眯了眯,一个算计立刻从他心内生起。

河床边上地下水丰富,他们知道,辽军应该也了解。没人会想到在河床边上这种根本不适合挖坑的地方挖陷坑,这几道陷坑,恐怕起的作用,会比他早先预料的要大的多。

当然,仅凭陷坑,是不可能对辽军造成太大的伤害,必须要有其他的布置才行。

朝四周看了看,四周是一片空旷的河床,根本无法藏匿兵马。

眉头紧紧的皱着,杨荣一言不,站在他身旁的柳素娘和阎真相互看了一眼,也没有说话,她们知道杨荣此刻一定在寻思着该如何对付不久后即将到来的辽军,这时候说话,只会打乱他的思绪。

向四周看了好一会,杨荣抬脚朝着左侧的河床走了过去,在走到一群正舀着水的官兵身后时,他双手背在身后,向那些官兵们问道:“兄弟们,你们觉着在这里挖坑是不是很辛苦?”

“回大人的话!”听到杨荣的问话,一个军官抬手用沾满泥浆的胳膊抹了把脸,满脸泥巴,朝杨荣一抱双拳说道:“我们兄弟都是轮流挖坑和舀水,这里的泥土松软,挖坑倒是真不觉着有多费力,只是这舀水实在是太过麻烦,累的腰酸背痛,可刚舀出来,接着又有水洇到坑里,着实让人头疼。”

“呵呵,兄弟们辛苦了!”杨荣不顾污秽,伸手朝那军官的手臂上轻轻拍了拍,朝正忙着干活的官兵们喊了一声。

官兵们全都直起了腰,几乎是齐齐回了一句:“不辛苦!”

从这群官兵们身旁走过,杨荣站到河边,望着被官兵们倾倒泥浆而弄的十分浑浊的河水,半晌也没说话。宋枭111

“来人!”盯着河水看了好半天,杨荣猛的扭过头,朝身后喊了一嗓子。

一个亲兵连忙跑到他身前,双手抱拳,躬身站立着。

“即刻命人在制造木排,木排两边要削的异常锋利,要让他们抓紧造,明天晚上我要看到一千个木排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是!”亲兵应了一声,转身走了。

重新扭过头看向河床的时候,杨荣嘴角挂起了一抹淡淡的笑意,只要有了那些木排,辽军在渡河的时候,他就能给辽军造成很大的困扰,让他们从刚开始渡河,面临着攻击。

河岸这边,官兵们奋力的挖着深坑,而河岸的对面,也有许多官兵正挥舞着铲子,在忙着挖坑。

天柱庄附近的河床两侧,已是被西塞军官兵给挖的坑坑洼洼,原本清冽的河水,也因为泥浆的倒入,而变的浑浊不堪。

天色越来越暗,可西塞军的官兵们却丝毫没有停下来休息的念头。一只只铲子在坑中翻飞着,一筐筐的泥土被倾倒进河中,流动的河水推着污浊的泥浆,朝着河的下游去了。

官兵们一整夜没有停歇下来,杨荣也是一整夜没有合眼。五万人共同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事先设想的陷坑和绊马索、拒马桩全都设置完毕,就连河床对岸,都有着一条长长的深沟。

深沟上面铺设着细树枝,铺满了落叶和枯草,还洒了许多泥土,若是不注意看,根本看不出那些地方的下面是空的。

附近的树林被放倒了一大片,许多官兵正忙着扛抬树干,将树干劈成一根根比胳膊粗些的木条,把木条的两端削的像铅笔一样尖。

这些官兵用树皮搓成绳索,将削好的木条绑在一起,一只两头带有尖刺的木排才算是做好了。

可能是所有官兵都知道,这次他们将要面临的会是一场死战,战前准备的越充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就越大,干活的时候很是卖力。

一整夜没睡的杨荣在官兵们面前来回的走动着,看着官兵们卖力的干活,他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

大宋的军制有着很大的弊端,如果不是宋太宗要亲征,他根本不需要让西塞军的官兵做这些。攻破南京城,只要他和李继隆配合得当,完全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可宋太宗这次要亲征,而且战前就已把所有的战斗部署做好。李继隆要进攻南京,而南京北面辽军的必经之地,则只有杨荣来镇守,才有把握为李继隆巩固好后防。

越来越多挖好深坑的官兵投入到制造木排的行列,木排的制造度也是越来越快。

黄昏刚刚降临,一千只扎捆的结结实实的木排就出现在了杨荣的面前。

这些木排全都是用树皮搓出的绳索绑缚在一处,用这样的绳索绑缚,木排在水中即便浸泡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因绳索腐烂而浮出水面。

下达制造木排命令的时候,杨荣并没有考虑到这么多,还是兵士们在制造的时候想到既然要制造木排,一定是会放在水中,用麻绳捆缚,绝对没有用树皮搓成的绳索捆缚起来耐磨、耐腐蚀。

对兵士们制造出的木排很是满意,可杨荣却还不能让他们休息。命令官兵们将木排埋设进河中,用绳索牵着,在岸上留下绳头。

一切准备都已做好,如今杨荣唯一担心的,就是鲁毅和王晋能不能及时把军队领到这里来。宋枭111

在河床附近作战,骑兵的机动性完全无法挥,步兵才是这里作战的主角。

一排排帐房在河床附近密密匝匝的摆列着,在营寨中,一队队骑着马的卫兵正来回的逡巡着。

杨荣的帅帐内,挂着一盏昏黄的油灯,帅帐内除了他,花青等人也都在帐中坐着。

“你们应该都知道,这一次我军是陷入了一场几乎必死的局中!”坐在一张矮凳上,杨荣环视了一圈帐内的将军们,一脸严肃的对他们说道:“整个部署,若是有半点差池,我军都会在此处被辽军全歼。”

“此处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着实是让人头疼!”杨荣的话才说完,花青就对他说道:“大人为何会答应李继隆,由我军镇守此处。”

“能否攻破南京,李继隆将军所做的还并不是最主要的!”杨荣撇了撇嘴,脸上带着一抹无奈的对众人说道:“易州、涿州都在我军之手,南京已是深入大宋的孤城!大宋进攻南京,远比辽军支援要来的方便!我军能否抵御住辽军的进攻,延缓他们过河的期限,才是这次攻打南京的制胜关键!”

众人都清楚,杨荣的话是半点也不夸张。他们这次是站在一个决定着正常战役成败的位置。即便辽军的攻势到时再强大,他们也是不能后退半步。

帅帐内的所有人都没再说话,每个人都紧紧的拧着眉头,担忧着辽军一旦起进攻,他们该如何抵御。

“等飞虎他们来到,花青、陈芮、田威,你仨人分别带着一支兵马,绕到侧翼,这一次我打算让重步兵来打主攻,你们只是在侧翼迂回,尽量挥骑兵的冲击优势!”杨荣拧着眉头,看了看花青等人,对他们这么交代了一句。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112章姗姗来迟的重步兵

对杨荣的这个安排,众人并没有提出异议。

久经沙场的他们,都很清楚这里的环境。平坦的河床并不算是十分宽阔,少量骑兵成线形向辽军插入,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冲击作用,但大兵团的骑兵在这种地势,根本施展不开。

如果论单兵作战能力的话,骑兵是砍不过重步兵的,在这里以重步兵布防,是再适合不过了。

“你们各自回去准备,一旦步兵开到,我军就要正式布防。”杨荣站了起来,朝花青等人摆了摆手,等到众人离开之后,他抬脚走出帅帐,双手背在身后,仰望着夜空,微微蹙起眉头,长长的叹了口气。

“自从来到天柱庄,大人的情绪好像就不高!”阎真和柳素娘紧跟着从帐内走了出来,阎真更在一脸担忧的看着杨荣,轻声对他说道:“大人都如此,军中将士们定会更加不安。”宋枭112

“我何尝不知这些!”杨荣缓缓摇了摇头,视线停留在苍茫的夜色中,悠悠的说道:“辽军随时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可我们的重步兵到现在还没出现,如何不让我感到担忧?”

“他们一定会及时赶来的!”一旁的柳素娘这时接过话头,对杨荣说道:“若是别的军队我还不敢如此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