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枭- 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一定会及时赶来的!”一旁的柳素娘这时接过话头,对杨荣说道:“若是别的军队我还不敢如此肯定,可我们西塞军的官兵,绝对不可能延误行程,耽搁了战机。”

“我也相信他们!”杨荣的嘴角微微牵了牵,扭头看着柳素娘说道:“可他们都是步兵,步兵的行进度只能达到骑兵的三分之一。即便他们的度再快,也是要足足等上三天,才能到达这里。”

在杨荣担忧着西塞军重步兵能不能及时赶到的时候,在涿州城以北,王晋和鲁毅正催促着官兵们加快度向天柱庄一带挺进。

从易州出,身披重甲,完全靠着两腿走路的重步兵们,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过了涿州,朝着南京方向挺进。

一路上,他们遇见了两拨杨荣派出前来迎他们的骑兵小队,鲁毅和王晋都很清楚,若是军队真的要在河边阻击辽军,这一次重步兵才是真正的主角。

绝对不能在辽军赶到之前才到达!

经过两天的跋涉,重步兵们都感到很是疲累,可他们去并没有喊出累喊出苦。

以往的战斗中,都是骑兵为主角,在从易州出之前,鲁毅就曾经告诉过他们,这一次,在战场上唱主场的,将是他们这些靠着两条腿奔跑的步兵。

战士的荣誉感让这些重步兵巴不得立刻到达天柱庄,立刻列起阵型,与前来救援南京的辽军厮杀。

当他们行进到距离南京只有五十多里的地方时,天色已经完全的暗了下来,鲁毅也下达了全军休息的命令。

一顶顶行军帐篷在旷野中树立了起来,浑身骨头都快要累散了的重步兵们,在倒下后没多会,就纷纷出了呼噜声。

军营里静悄悄的,除了巡逻的兵士们脚板踏在地面上出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整个军营就只能听到风声和远处林子里不时传出的夜枭鸣叫声。

一个手持长矛,站在军营最外围负责警戒的兵士伸头朝南京城的方向看着,这里离南京太近,随时都可能有小股辽军从城内蹿出,对他们起突然的袭击。

在他的视野中,除了一片茫茫的夜色,再没看见其他可疑的东西。

“有没有异常?”兵士正专注的看着茫茫的野地,身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听到声音,他连忙转过身,见走过来的是王晋,这才双手抱拳说道:“回禀王将军,并未现异常。”

“一路上多是劳顿了,在这里守上两个时辰,着实是很辛苦!”王晋朝那兵士点了点头,对他说道:“不过你要记住了,全军兄弟的性命都在你们这些负责警戒的人手中掌握着,在换岗睡觉之前,可是不敢有半点大意。”

兵士应了一声,抱着拳躬了躬身。宋枭112

王晋又向四周看了看,这才领着亲兵向军营的另一角走了过去。

靠近南京的地方,辽军势力是异常强大,王晋和鲁毅都不敢有半点马虎,刚一扎营,二人就安排董飞虎镇守中军,他们则在军营内四处巡查,生怕见到杨荣之前出了什么纰漏。

李继隆的大军还驻扎在涿州城,并没有向南京开拔,可西塞军向天柱庄挺进的举动,却引起了辽军的警觉。

南京城内,耶律休哥和刚败逃回来没几天的萧挞凛正站在城墙上,天色已经很晚,二人却都还没有睡下。

西塞军北进,一定是要阻挡中京的辽军前来救援南京,虽说眼下一切还都很平静,可不久之后,大宋的军队必然会出现在南京城下。

“杨荣北进,占据了天柱庄,此时你如何看待?”一只手扶着城垛,耶律休哥向身旁的萧挞凛这么问了一句。

“南京城恐怕是要遭逢一场恶战了!”萧挞凛紧紧的锁着眉头,对耶律休哥说道:“杨荣与李继隆一同攻打涿州,已经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消息,南朝的精锐正在南京一带集结,他们等着的不过是杨荣断绝了我大辽军队从北方前来援救的通路。十几年前南京被围的一幕,恐怕不日就要重演。”

“南朝人定不会让那一幕重演!”耶律休哥摇了摇头,微微蹙着眉头说道:“这一次与十几年前不同,那时宋军围困南京城,并没有在北面设伏,而这次他们却是事先把杨荣的西塞军给放在了那里,就算我大辽派出五十万大军,恐怕想要攻破天柱庄,赶到南京救援,也是需要许多时日。”

“南京城内的粮草还能撑上多久?”萧挞凛没有说话,耶律休哥在沉吟了一下之后对他说道:“宋军有涿州、易州作为补给点,我等即便是坚壁清野,也是不可能断了他们的粮道。如今之计,只能是尽将附近村镇的粮食全部收来,用以支撑即将到来的大战。”

“城内粮仓尚满!”耶律休哥问起粮食,萧挞凛连忙应道:“撑五七个月,应该算不得什么大事!”

“不够!”耶律休哥摆了摆手,对萧挞凛说道:“这件事交给别人,我还不太放心,由你亲自去做。收罗粮草,粮仓堆满了,就搭棚子安置,我们要做好在南京死守一年的准备。”

“是!”萧挞凛应了一声,转身向城墙下去了。

站在城墙上,耶律休哥望着远处的夜色,眼神中无意的透露出几分担忧。

前往天柱庄镇守的宋军若不是西塞军,而是其他军队,他也不会如此担心。

与杨荣数次交锋,耶律休哥很清楚,西塞军不仅人数众多,官兵的素质也是要远远高于宋军的普遍素质。

这样的一支军队镇守着天柱庄,辽军即便最终从天柱庄渡河成功,所遭受的损失也必定是十分惨重。

很想派出一支军队袭击天柱庄,可耶律休哥却不会冲动到真的那么干。

南京城内的军队数量已是十分有限,无论是派哪支军队袭击杨荣,最后都可能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城池需要有军队镇守,耶律休哥也只能强行按下袭击杨荣的年头,期待着能把这南京城守的久些。

各方军队都在积极备战,其中压力最大的就数在天柱庄驻扎的杨荣。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到了杨荣进驻天柱庄的第五天,西塞军的重步兵还是没有来到。

他心内不由的有些焦躁了起来,若不是先前鲁毅派回了他早先派去引路的骑兵向他禀明行进进程。宋枭112

最后一名骑兵是小半个时辰前来到的天柱庄,从骑兵那里,杨荣得知重步兵离天柱庄已经只有十里的路程。

在开阔的平原上,十里开外的军队是一眼就能看到。可天柱庄一带的地形相当的复杂,一些小小的土坡和并不算很紧密的树林挡住了视线,让杨荣无法看到重步兵的旗帜。

反正只剩下十里,即便只是重步兵,用不多久,应该就能到达这里。

深入辽国境内,如今的西塞军就是一支挺进到最前沿的孤军,他们没有增援,也没有后续的粮草,所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当下的准备。

“告诉军需官,让他最后一次确认粮草!”得到重步兵快要到达的消息,杨荣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了一些,站在温榆河边的杨荣对一个亲兵交代道:“告诉他,我不管他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保证全军在这里镇守时足够吃上三个月的口粮。”

亲兵应了一声,小跑着向军需官传达杨荣的命令去了。

在天柱庄镇守三个月,是杨荣早有了考量的。如果这里是一座城池,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渡口,他会命令军需官准备一年的全军口粮。

温榆河很长,辽军可以渡河的地方并不是只有天柱庄这一处地方,之所以选择这里镇守,是因为这里离南京最近。

无论辽军从哪里渡河,围攻南京的宋军都能及时准备好防御,唯独这里,只要被辽军攻破,辽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接开向南京城。攻城宋军必定会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第二卷血火河山第113章箭如飞蝗

进攻南京城的战斗终于开打了,李继隆的军队全线压上,把南京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天柱庄距离南京并不算是很远,白天只能远远的看到南京方向冒出滚滚浓烟,到了夜间,远处那通天的火光几乎要把半边天空都给映红,恰恰说明了战斗是多么的激烈。

杨荣错误的估算了辽军出现的时间,攻打南京的战斗已经开始了三天,他才看到河对岸出现了辽军的旗帜。

无数辽军从对岸的密林中出现,作为前锋的辽**队,在岸边的河滩上列开了阵型,隔着河岸,与西塞军对峙。

在河岸上,杨荣也让西塞军列起了防御阵型,最前面的自然是手持大盾和长矛的兵士。宋枭113

西塞军的长矛与寻常宋军的长矛还稍有不同,一般长矛的长度和重量决定了士兵只能双手持矛。

可西塞军的长矛却在尾端增加了一个黄铜的尖扣,步兵列好阵型,只需将长矛往地面上斜斜一扎,借助着地面的反作用力,用一只手掌握着长矛的方向,就能起到阻止敌军骑兵冲锋的作用。

对面河岸上的辽军越来越多,出现的辽军纷纷列起了大阵,并没有对河对岸的西塞军起进攻。

一手按着佩剑的剑柄,望着对岸的辽军,杨荣紧紧的拧着眉头。

最前面的辽军并不是与西塞军争锋过数次的铁林军和皮室军,而是普通的京州军。

看来这一次辽军是有打算用京州军探路,然后再把精锐的铁林军和皮室军调上来,对西塞军起致命一击。

自从与辽军作战,杨荣很少看到辽国步兵,可这一次他看到了。

那些穿戴着皮甲的辽国步兵,与西塞军的重步兵相比,简直就像是一群占山抢劫的强寇,而不像是真正的军队。

看着这样的一支军队,杨荣的心中却没生起半点鄙夷的念头。

虽说辽军看起来不是十分精锐,可他们的战斗力却绝对要比早先在代州一带被击溃的部族军要强,而且他们还人数众多,即便西塞军再如何强大,在数量庞大的辽军面前,恐怕也只有被压着打的份。

终于,辽军的前阵不再动了,正中间的一队辽军纷纷向两侧让开,在中间让出了一条宽敞的通道。

一个身穿黄巾铠甲,头顶狻猊盔的辽国将军从通道中走出。

杨荣本以为这将军就是指挥辽军的主帅,可在那辽将走出来之后,他却向一旁让了让,神情很是恭谨的双手抱拳,好像迎接着什么人。

一顶杏黄的华盖出现在杨荣的视野中,华盖下,一位身披大红战袍,骑在一匹枣红骏马上的中年贵妇出现在杨荣的视野中。

在贵妇左右两侧陪同的,竟然是辽国的大丞相韩德让和南院大王耶律斜轸。

虽说隔了些距离,看不清那贵妇的容貌,可杨荣却还是猜出了她的身份。她一定就是辽国太后萧绰!除了她,整个辽国再没有哪个女人会有这样的威仪和派头。

从辽军阵列中走出,萧太后勒住马,立在河对岸默默的望着河岸这边的西塞军。

花青从背后取下长弓,搭上弓弦,瞄准了萧太后的心房。

杨荣朝花青摆了摆手,缓缓的摇了摇头。宋枭113

本想一箭把萧太后射死,见杨荣摇头,花青有些疑惑的放下已经张开的长弓,茫然不解的望着他。

“现在还不是杀萧太后的时候!”杨荣的眉头微微皱着,对花青说道:“宋辽两国之间能不能结束征战走向和平,这个女人还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而且你看到她身边的那些卫士没有?只要你射出这一箭,那些卫士一定会奋不顾身的扑上去挡在她的面前,不仅不能射杀了她,反倒还会彻底的激怒了辽军。”

将长弓背在身后,花青拧着眉头看向对岸。

杨荣说的没错,在萧太后的身旁,有着两队身穿铁甲的骑兵正紧张的注视着河岸这边。刚才若他那一箭射过去,护卫萧太后的卫士一定会奋不顾身的扑到前面。

辽军一旦被激怒不顾后果的起攻击,河岸上事先准备好的防御设施都将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就连河中央那些埋设好的木排,恐怕也不可能起到太大的用处。

双方对峙了许久,终于杨荣看到萧太后带着韩德让和耶律斜轸掉过头朝辽军后阵去了,而早先出来的金甲辽将,则高举起手中的长枪,向辽军高声喊道:“弓箭手,准备!”

河岸对面,一队队步行着的辽军弓箭手列起了阵势,挡在辽军的最前面,朝着河岸边踏进了两步。

看到辽军弓箭手向前踏进,杨荣也举起那只持着佩剑的手,朝西塞军的弓箭手喊道:“弓箭手,立于盾阵之后,准备反击!”

所有西塞军弓箭手在他一声令下之后,全都将手中长弓拉开,列成方阵,朝前踏进了两步,立于早摆列好阵型的重步兵身后。

“放箭!”对面的辽将终于将持着长枪的手往下一按,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对辽军施放的箭矢,杨荣并没有太多的放在心上。

在河岸边上放箭,他在这几天里已经让弓箭手试过好些次,如今风向是逆着朝辽军刮的,从眼下辽军弓箭手所在的位置射箭矢,根本不可能到达西塞军盾阵,而宋军只要放箭,箭矢在风的推动下,完全可能到达辽军所在的位置。

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杨荣仰头看着从河岸飞过来的箭矢。

箭矢如同一场暴雨般朝着西塞军扑了过来,可在飞到河岸边上的时候,就完全没了劲头,纷纷掉落在距离西塞军盾阵还有十多步的地方。

“放箭!”杨荣身旁的花青这时也把手一挥,向西塞军的弓箭手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早已将箭矢扣在弦上的西塞军弓箭手听到命令,连忙松开弓弦。

西塞军放箭,与辽军稍有不同。辽军放箭是一次性所有人全都把箭矢射出,而西塞军却是按照队列,分列射箭。

每三排为一组,前三排弓箭手射出箭矢,后面的三排才会接着将箭矢射出。

直到最后三排弓箭手射完毕,最初放箭的弓箭手又已将箭矢扣上了弓弦,如此往复,箭矢竟是源源不绝的朝着辽军飞去。

在风的推动下,西塞军射的箭矢很容易就飞到了辽军弓箭手的阵列中,许多辽军弓箭手中箭,撂倒在地上。

中了箭并没有立刻死去的弓箭手在地上翻滚着,惨嚎着,情状凄惨无比。

最为要命的,是漫天的箭矢竟源源不绝的朝着辽军飞去,倒下的辽军也越来越多。宋枭113

“盾阵防御!”辽将见状,连忙命令辽军盾阵上前。

看到辽军盾阵向前推进,杨荣连上的笑容却是越的灿烂了。

河对岸挖好的深坑,就是在等待着辽军自己主动走进去,没想到双方刚刚开战,辽军就忍不住想要往深坑里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