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空军传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口机场,一架涂着青天白日徽章的飞机腾空而起。
  突然,电话铃声大作,机场航务主任接起电话。
  “什么,共军'列宁'号出动了,好,好,我们马上升空。”
  机场上,警报声骤响。
  两架战机升空,向西南方向飞驶而去。
  国民党军政处第4航空大队副大队长赵长义驾驶飞机,在高空搜索。
  “04号,04号,发现目标没有?”
  地面塔台航务主任的声音从耳机中传出。
  “04号报告塔台,没有发现目标,没有发现目标。”赵长义回答。
  此刻,赵长义的心绪不太宁静,他刚接到命令,升空攻击共军“列宁”号飞机,而驾驶“列宁”号的正是他以前的好友龙文光。
  想起龙文光,他满心感激之情。当年在苏联,他与龙文光是同窗好友。他们一起参军,一起到苏联,一起入航校。赵长义文化程度低,龙文光就手把着手教他那枯燥高深的数理化,帮他熟悉那眼花缭乱的飞机仪起仪表,处处体贴照顾他。
  从此,他们成了十分知心的好朋友。
  后来,他听说龙文光驾机出事了。航空处的官员讲,龙文光让共军杀了头。为此,第4航空大队还为龙文光举行了祭奠仪式。可时隔不久,他便得知,龙文光现在已是共产党苏区的航空局长了。
  想到此,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突然,副驾驶员报告:“大队长,前方发现目标!”
  凭着赵长义的直觉和经验,他知道遇到龙文光了。他没有想到能碰到龙文光,更没有想到,过去的好友今天会是对手。他的眉头紧紧地皱到了一起。
  他猛地一推操纵杆,飞机昂头向高空爬去。
  “大队长,你……!”副驾驶员看了他一眼。
  赵长义知道,塔台能听到他和副驾驶员的说话声音。
  但是他还是说:“你看错了,那是飞鸟,不是我们的目标!”
  副驾驶员会心地看了大队长一眼,不再吭声了。
  赵长义呼叫塔台:“川江,川江,我是04,没有发现目标,04号请求返航!”
  过了一会儿,塔台命令:“返航!”
  赵长义此时望了望远处的黑点,猛地掉转机头,向机场返航。
  三、轰炸黄安,“列宁”号首立奇功
  1930年10月,红军发动了黄安战役。
  黄安城下,红军指战员围攻黄安已有一个多月了。
  黄安城内,驻守着敌69师的1万多军队。
  敌69师师部侧厅。
  师长赵冠英横卧在楠木镶银的大罗汉床上,捧着一杆烟枪正在吞云吐雾,他那肥胖的身子几乎占满了整个大床。如花似玉的三姨太侧卧在他的对面,为他点烟泡。
  值班副官轻轻敲门,“报告师长,各团团长都到了,请您去开会。”
  赵冠英从床上爬起来,三姨太侍候他穿上军服。在副官的簇拥下,他来到了作战室。
  瘦瘦的师参谋长刘仲年看了一眼在座的各位团长,说:
  “刚才,师座已向各位训话,部署了各团的作战方案。总的来说,我们此番只要守住黄安城就是胜家。共军虽已围城月余,可区区几杆土枪,能奈我何。”
  他举起木杆,指着墙上的地图,说:“目前,东面有新32师的张师长,南面有保安8旅的夏旅长正率部向我方增援,指日可达黄安。那时,共军就会不击自退。”
  赵冠英挺直了他那坐在太师椅上的胖身子说:“因此,各位弟兄还当奋力守城,不得有半点差错。我估计,再有几天,穷鬼们就得退兵了。他们那土枪土炮,还想打开我黄安城,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哈哈哈!”
  防卫一团的候团长站起来说:“师座,兄弟们为您卖命,共军退兵以后,您可得好好地慰劳慰劳弟兄们啊!”
  “那是,那是。”赵冠英捋了捋袖子,拿出一支香烟塞到嘴里,副官赶紧为他点燃了烟。赵冠英使劲抽了一口,喷出一股浓烟,接着说:
  “只要共军退了兵,我一定摆上三天大酒席,让你们这些小子全喝得钻桌子底,每人再赏500大洋,官升两级。”
  “还有呢?”夏团长追问道。
  “还有?噢,放你们三天假,你们去找娘们,我什么也不知道。哈哈哈……”赵冠英突然止住了笑声。“可要是谁把共军放进城来,我就要了他的命!”
  “报告!”副官走进作战室,“共军又开始攻城了!”
  赵冠英“腾”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散会!都赶紧去守城!”
  各团团长赶紧离座,匆匆向自己的防区跑去。
  城外,红军指战员在土炮的掩护下,又在城墙上架起了云梯。
  红军战士爬上云梯,向城墙上冲去。可刚爬到一半,就被城墙上敌人的枪弹打了下来。
  如此往复三次,红军团长张卫斌下令:“撤退!”
  在鄂豫皖军事委员会所在地新集。
  张卫斌团长向徐向前汇报了对黄安久攻不下,战士们十分焦躁的情况。
  徐向前同志心急如焚,他心中十分清楚,敌人的援兵再有三天就来到黄安了。而我军已攻城一个月了,战士们的士气锐气大减,如不再酝酿出好的作战方案,那我们就会前功尽弃。
  正在这时,卫兵进来报告:“龙文光局长前来汇报工作。”
  徐向前闻言眼睛一亮,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飞机呢?既然“列宁”号可以用来侦察撒传单,为什么不能利用品来轰炸敌人呢?
  “请龙局长进来!”徐向前对卫兵说。
  龙文光进屋后,徐向前请他坐下,倒了一杯开水放在他面前。
  “龙局长,我们商量一下攻打黄安的事。”徐向前说:“我有了个想法,不知行不行?咱们的'列宁'号能带炸弹轰炸吗?”
  “可以,这是美国人设计的一种水上侦察机,后来改为陆机型提供给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它既是侦察机,也可以携带小型炸弹作为轰炸机使用。咱们的'列宁'号可以携带100公斤炸弹呢!”龙文光详细地介绍“列宁”号的特性。
  “那太好了嘛!”徐向前高兴地来回走着,突然站到龙文光面前。
  此刻,张卫斌也看出了徐向前的用意,高兴得直想蹦高。
  徐向前问龙文光:“炸弹怎么带呢?”
  “原先在这飞机翼下有挂弹架,可去年我从汉口机场起飞时是执行通信联络任务,所以挂弹架就卸下来了。”龙文光苦着脸说。
  “还有什么办法吗?”徐向前问。
  “有!”龙文光说:“我可以请兵工厂的同志们做出来。”
  “好!”咱们就这样决定,抓紧准备,轰炸黄安城!“徐向前的拳头砸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茶杯跳了起来。
  深夜,龙文光的住所彻夜未熄灯光,他突击了一夜,画出了挂弹架的图纸。
  第二天,在兵工厂里,龙文光指导着工人们,在天黑前,制造出了两个挂弹架。
  工人们和龙文光很快将两个挂弹架安装在“列宁”号的机翼下,每个挂弹架上都挂上了一枚重磅炸弹。
  11月10日早晨,刚刚下过一场小雪,天又转晴。龙文光拎着飞行图兴冲冲地来到机场,因为今天他要驾驶着“列宁”号专机执行一项特殊任务。当他瞧见机翼下挂着那两枚120磅的重型炸弹时,嘴角掠过一丝快慰的微笑。
  上午9点钟,“列宁”号挂弹起飞,向黄安方向飞去。
  银装素裹的叠叠山岭和炊烟袅袅的村庄,在宽大的机翼下飞掠而过,它们是那样的渺小,消失得又是那么匆忙。龙文光手握操纵杆,向前倾身凝眸远眺地搜寻着……
  他回想起1928年在蒋桂之战时,也曾驾机搜寻过桂系军阀的指挥所。当他把搜查敌指挥所的座标图交给炮兵后,敌人指挥所在炮击声中升上天空,他的胸前又挂上了一枚奖章。
  可那时是作为一名炮灰,替军阀卖命。而今天,他是作为一名红军战士,为了解放劳苦大众去消灭敌人。
  一个灰蒙蒙的轮廓渐渐在山谷中显露出来。龙文光为之一振,“啊!黄安找到了!”
  他一拉操纵杆,马上降低高度,向地面上那错落不齐的黄安城扑了过去。
  飞机来到黄安城上空,他仔细观察。围着城墙有一条弯曲的黄黄的线。他断定:那是敌人的堑壕!
  他再细细地看去。
  只见敌人的堑壕里跃出无数个穿黄军装的人,只见他们举着枪,摇晃着帽子向“列宁”号跑着,喊着。
  龙文光知道,黄安县已被红军围困月余,守城的国民党军队看见我驾驶的“列宁”号,一定是认为武汉方面派飞机来给他们空投粮食呢!看来敌人也坚持不了几天了!
  他笑了,笑得十分开心。他又一次把飞机降得很低、很低,几乎是在房脊上飞,他这是在寻找理想的轰炸目标。
  黄安城内,守敌听到了飞机的轰鸣声。
  副官高兴地跑进作战室,高喊道:“飞机来了,飞机来了!”
  敌参谋长欣喜地说:“太好了,来的真是时候,可解了我们的围了。”
  赵冠英也按捺不住心头的喜悦,“奶奶的,怎么不早来,让老子作了这么大的难,这飞机要是早来,城外的穷鬼早吓跑了。给它打信号让它给我狠狠地炸那些穷鬼!”
  三姨太赶紧跑进卧室,趴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口中念叨:“救兵好歹来了,我们得救了,真是老天保佑啊!”
  赵冠英从椅子上爬起来,“走,看飞机去,看他到底是来送粮食的还是来炸共军的!”
  敌师部里的人都随赵冠英跑到大门外边。
  龙文光驾机在天上盘旋。
  突然,他发现了一所院子的房脊上有几根天线,他断定,这是敌人的指挥所。又看到从屋里跑出了好多穿黄呢军服的人,那一定是敌人的指挥官了。
  “好!就是他了!”龙文光打定了主意。
  “列宁”号在空中漂亮地划出一个大弧线,对着有天线的院子俯冲下去……
  赵冠英带着人跑出房屋,仰着脸冲着天上看,只见飞机越来越低。
  参谋长越看越不对劲,怎么飞机尾部没有青天白日的徽章呢?那红的是什么,好像是闪闪的红星……机翼下面还有两个字,是什么字?看不清楚……看清了,是两个字,是……
  “列宁”!
  “啊!不好,师座,这是共军的飞机!”参谋长大声喊了起来,可他的喊声被飞机的轰鸣声掩盖住了。
  赵冠英还在纳闷,“这个飞机怎么光飞,不往下扔粮食呢,他奶奶的!”
  这时,大部分敌人已经看清楚飞机上的红星和“列宁”二字,顿时乱成一团。
  龙文光乘势对准敌指挥部,连续扔下两枚炸弹……机身微微颤抖了一下,两枚炸弹飘然而坠。龙文光透过座舱玻璃向机翼下面的弹着点迅速瞧了一眼,只见两个桔黄色的亮点闪了一下,两股浓烟腾空而起……
  架有天线的房子坍塌了,在雪地上期盼着空投粮食的士兵们被眼前慑人魂魄的猛烈爆炸声吓晕了。当他们弄清楚眼前所发生的真相后,纷纷扔掉手中的武器,抱头喊着,跑着,溃不成军,“是共军的飞机,它把咱们的指挥部给炸飞了……”守城的敌军打开城门,向着南面拼命地逃命。城外我红军将士乘胜追击,一鼓作品,歼灭了敌人。
  城内敌人大乱,红军从四面冲进城去,攻克了黄安城,全歼守敌万余人,活捉了敌69师师长赵冠英。
  四、63万大军扫荡一架飞机
  1932年8月,酷热的南京如同火炉一般,蒋介石坐在总统府办公室的沙发上,全身上下一个劲地出汗,就连光光的脑袋上,也渗出了一层密密的汗珠。过了一会儿,他从沙发上站了起来,走到电扇跟前,擦了一把汗。
  蒋介石可谓心急如火啊!
  两个月之前,他已经下令集中了63万大军,扫荡共产党的鄂豫皖和洪湖根据地。此役除了要消灭共党的有生力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要找到那架“列宁号”飞机,将其俘获。
  两年之前,“列宁”号在黄安一战,名声大震,1万多敌军,被一架飞机吓得全军溃逃。共军久攻一个多月,没有攻下来,借助于空中的力量却轻而易举地攻克了。这实在不能算是什么空中力量,不过只是一架飞机,两颗炸弹。
  蒋介石半天没有出声,他在想共军的一架飞机,何来这么大的威力?
  凭精锐之气,对人首先是一种威慑,使人闻其声而惧之。
  就像是过去洋人用洋枪打中国人一样,洋枪容易让人害怕,所以一旦打起来,心理上先败了。
  “黄安一战乃是败在心理上!”蒋介石自语道。由此看来万万不能让共军再有飞机,黄安一战共军也定是尝到了飞机的甜头。
  还有一个叫蒋介石不能容忍的是,就区区这样一架飞机,共军竟成立了航空局,可见其野心之大。两年多来,国军派出飞机几十架,欲在空中将“列宁”号击落,可是一直没有机会。特别是有消息说,一些共党的首脑人物,经常乘坐“列宁”号,出入各根据地,十分方便快捷。这种飞机蒋介石坐过多次,里面很宽敞,飞行起来也很平稳。他完全可以想象出共党首脑人物乘坐时的得意心情。
  想到这里,蒋公又是一肚子气,牙根都痒痒了,他恨恨地出了一口长期。这时,门响了一下,一抬头看到陈诚走了进来。
  陈诚面带喜色:“委座,可喜可贺呀!”
  “看来前方有消息了!”
  “昨天晚上,共匪的主力张国焘部已经逃出了他们的鄂豫皖根据地,据飞机侦察正向陕南川北一带逃窜。”
  蒋介石快步走到了地图跟前,仔细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说道:“好,好,将士用命,为国出力,要重奖的!不过那架飞机找到了没有?”
  “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消息说,可能是飞到陕南去了。”
  “是这样吗?叫何应钦来。”
  侍卫官马上去打电话,过了一会儿,何应钦就匆匆赶来了。
  “敬之,我叫你来是想问一下,空军那边,有没有共军飞机的消息?”
  何应钦进门的时候,还很紧张的,看到蒋介石面带喜色,说话不急,也就把心放下了。
  “委座,您问的是不是那架'列宁'号?”何应钦并不是明知故问,他是怕又有什么新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