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空军传奇-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战斗开始后,美军飞机先扔下两颗烟幕弹,烟柱高达二三百米,接着连续对宋化铁桥和炮兵阵地投弹80余颗,宋化山谷顿时硝烟弥漫,弹片横飞。
  高炮团的指战员们不顾美机轰炸、扫射,顽强战斗。6连有14人耳朵被震聋了,仍坚持对空射击。4连指战员个个敢打敢拼,轻伤不吭声,重伤不下火线,士气越打越高,火力越打越猛。战斗中突然有两架敌机向阵地扑来。他们集中火力击落第一架后,迅速转移火力打第二架,终于抢在美机投弹之前将其击落。
  整个战斗持续31小时37分钟,击落美机4架,击伤3架,宋化铁桥仅受轻伤,基本安然无恙。但4连阵地和高射机枪阵地各中弹两枚,炸坏37毫米高射炮3门,高射机枪两挺,伤亡数十人。
  中国高炮部队的辉煌战绩和保卫重要目标的防空作用,立刻受到了越共中央和越军总参谋部的高度重视。当谅山圻罗铁桥成为战略重要目标时,战功赫赫的该高炮团奉命前去保卫。12月中旬,该团赶到圻罗铁桥附近设伏后,又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12月20日15时10分,美军出动大批飞机活动于谅山以南地区,其中一批4架F—4飞机向谅山方向袭来。当距高炮团阵地7500米时,这批美机编成疏开梯队,以小角度爬高至8000米,形成侧行临近,距阵地6000米时,团长秦胜云下令:
  “各连注意!各连注意!敌机临近,装弹待命!”当敌机距阵地3000米时,突然向左压迫度,形成直行临近,在距阵地2500米时,美机的飞行状态趋于平稳。
  机会到了,秦胜云下令:“打!”
  5连、6连的炮火向第一架和第二架敌机同时猛烈开火。
  两架美机当即中弹,美机燃着熊熊烈火坠落在6连阵地上,火苗溅到两名油机员身上,致使两人脸和手被烧伤,但他们谁也没有离开战斗岗位,忍着灼痛坚持操作,保证了不间断地供电。5连和6连在击落两架敌机后,迅速转移火力对第三架美机射击,这架美机左射右闪,几秒钟后便被击落。第四架美机见其同伙被歼调转机头仓皇逃窜。幸亏他命大,跑得快才没有被击落。整个战斗持续30秒钟,两个连打出7个点射,击落美机3架,打了一个速战速决的歼灭战。
  二、中国的防空部队不好对付
  暮夜,北部湾苍茫的海面上,停泊着一个黑乎乎的庞然大物。在波涛汹涌的浪峰波谷之间,它有时像一只上下翻腾的巨鲸,有时又像一个飘移的海岛。
  这是美国的“威尔逊”号航空母舰。舰长指挥舱里灯火通明,长圆桌上蒙着墨绿色的防滑台布,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兵正在为几位围坐在桌前的将军斟热咖啡,绿咔叽布的夹克军衣把女兵的腰身勒得特别妙曼、修长。
  此时,这里正在召开一次极为重要的军事会议。以往,这样的会议都在美大使馆或美军驻西贡总司令部进行,可是连续几天里,这几个地方都遭到了越南游击队的袭击。
  由于此次会议的重要,也由于与会人员身分非同寻常,为了确保安全,美驻越美军总司令威斯特摩兰上将煞费苦心地将会址安排在航母上。
  参加会议的有:美国务卿腊斯克、美驻西贡大使泰勒、美太平洋部队总司令费耳特上将,另外,还有几位高级参谋人员。
  身材细长的腊斯克对海上的生活不太适应,刚来到这里几小时,就被海风吹得头晕脑涨。此刻,他的鼻腔仍不透起,语音混浊地说:“自从去年北部湾事件后。我们大规模的军事援助已经一年多了,这一年,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太可怕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谴责我们的行为,就连我们的盟友英国、日本,对我们的行动也颇为不满。除了外交上的压力之外,我们直接用于对越作战的费用高达200亿美元,入越会战军队的总数也突破了30万,而我们的伤亡,也达到数万人。这是朝鲜战争后我们美国所遇到的最大灾难,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能想出一个尽快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使泰勒并不是一位文官,他出身于军人世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任空降师师长,侵朝战争中曾任第8集团军司令,后担任美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执政时从军界退休,肯尼迪上台后,泰勒被再次弃用,当上了美军参谋联席会议主席。约翰逊上台后,虽然他已退休,但总统很看重他的经验,把他派到越南来,希望他能助威斯特摩兰一臂之力,尽快平息越南人的反抗。然而,泰勒对越南的局势显然没有看好,他忧心忡忡地说:“越南的这场战争,同我们以前所打过的战争毫无相同之处,没有敌我对峙的阵地,没有可用重兵包围、穿插、分割、全歼的目标,有时,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他们常常是三五十人一伙分散行动,白天隐藏在高山密林里。他们的破坏力非常巨大,魔影无处不在,今天,我们跑到这儿来开会,便是一个例证。前些天,我看到美国诗人吉卜林写的一首诗,很有感慨,可以说,对我们今天的境况作了一番真实而深刻的描述。”
  费耳特上将感兴趣地问:“那是一首什么样的诗,可以朗诵给我们听听吗?”
  泰勒清了清喉咙,用低沉的语音吟诵起来:
  “战斗的尽头是白色的墓碑,把新逝者名字刻上,还有那阴沉的铭文:这里躺着一个傻瓜,他曾想夺取东方……”
  费耳特上将强硬地打断了泰勒将军的发言,用骄横的语气说:“泰勒将军,这首诗写得太悲了吧,虽然目前越南的问题还没有最后解决,但局势还没有那么坏,我们的军队控制着铁路、城镇、工厂、矿山,以及所有的交通要道,我们的战舰可以在北部湾的海面上任意地航行,可以说,越南还牢牢地控制在我们手中!我想,只要集中我们强大的飞机,对他们的军火集中地、密林营地和后防基地进行几次毁灭性的轰炸,他们的游击队就会像大雨里的耗子一样四处逃窜,无地容身。”
  对于费耳特尖刻的挑战,泰勒只是若无其事地耸了耸唇间花白的胡须,侧身向威斯特摩兰问道:“听说中国的防空部队已经秘密地进入了越南,担负起了越共指挥中心和物资供应基地的防空任务,有这回事么?”
  威斯特摩兰在二战中就想到泰勒的部下去当一名伞兵,虽然未能如愿,但对泰勒是极敬重的,他谦恭地回答:“有这么回事,据可靠情报。中共已派出了他们最好的防空部队,以刚刚装备的85炮和37高射机枪为主要防空武器。秘密进入越南后,现正驻防在宋化、谅榜、有陇,克夫一线,越共超乎常情地加强那儿的防空力量,毫无疑问,那儿是他们军用物资的主要聚散地,来自中国、苏联的大批量的军用物资,都是先运送到那儿,然后再分散地发运到各地。我认为,只要将那儿的军事物资基地摧毁,越共将无法渡过今年的严冬。”
  泰勒点点头,赞同地说:“中国人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叫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的游击队很难找,但他们的后勤营地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用大部队去对付小小的游击队,就好像用拳头击打跳蚤,徒花力气。如果我们去打掉他们短时间内无法转移、无法隐藏的军用物资,我想,战果一定会辉煌得多。只是,中共防空部队虽然武器简陋,但战斗力却不弱,他们有超乎常人的牺牲精神和坚忍耐力,如果我没说错的话,前天的一场空战中,我们损失的3架飞机就一定是中国人的杰作。”
  威斯特摩兰苦笑着点头承认道:“不错,越南人在那儿部署了一支中国高炮部队,我们事先没有得到情报,还像往常一样无忧无虑去执行轰炸任务,结果,3架飞机再也没有回来。”
  费耳特站起来,自己去酒柜上斟了一杯法国白兰地,深深地呷了一口,不以为然地说:“中国的防空部队,他们都有什么?防空导弹、大口径高射炮?还是有红外装置的雷达?没有,他们没有一件能置我们死地的武器,他们还是一群嫩仔鸡,只要我们加强轰炸力量,我想,就一定会把他们'烤熟'。”
  泰勒没有说话,只是嘴边掠过一个带有嘲讽意味的不经意的笑。费耳特上将的这些语言他并不陌生,在朝鲜战场上,他就聆听过多次了。大凡在没有跟中国的军队交手前,美国的指挥官几乎没有一个不狂妄无忌的,可一经交手之后,他们就都像经了霜的茄子,蔫了。
  中共的军队的确让人头痛,一打起仗来,仿佛胜利之神总站在他们一边,尽管他们是无神论者。
  经过详尽的讨论,他们决定:在雨季结束之后,集中强大的空军,对越军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一次地毯式轰炸,使其群龙无首,无作战之枪弹,无耐饥寒之粮衣,从而自行瓦解,不战自溃。
  从这次会议开始,美国对越南北方的轰炸逐步升级。1956年6月29日,美机悍然轰炸了越南首都河内和第一大城市海防。在此后的一年九个多月的时间里,美机空袭规模越来越大,次数日渐频繁,不仅昼间来袭而且夜间也不停地轰炸,除使用一般枪炮弹外,还动用了“百舌鸟”反雷达导弹、火箭、菠萝弹、子母弹等,战火愈演愈烈。中国空军入越作战的高射炮兵部队,打了许多大仗、恶仗,经受了严峻的考验。每批部队都取得很大的战绩。尽管美机进行了猛烈轰炸,但在中国空军高射炮兵部队防区内的交通线一直畅通无阻。
  空军高射炮兵第C师和第J团、R团入越后接替第一批部队的防务,负责保卫谅山至克夫铁路线上的主要目标。
  1966年9月18日、19日,美空军先后出动21批128架F—105、F—4型战斗轰炸机,对宋化、克夫、外苏地区实施连续攻击。高炮Q团、B团奋勇抗击,连续作战4次,击落美机7架、击伤6架,保卫了目标的安全。这个师入越8个多月,共作战97次,击落、击伤美机198架。美机对其阵地和保卫目标,共投下713颗炸弹,波萝弹数千颗,发射火箭4枚,“百舌鸟”导弹3枚,保卫的目标仅中弹3颗,胜利完成了任务。
  1966年11月3日,空军高射炮兵第A师和第I、E团及探照兵营入越接替防务的第三天,就遇到美机的大规模空袭。
  当日,11批32架F—105、F—4C飞机从先安方向入侵,以双机、四机编队低空攻击克夫、外苏、宋化、温县防区。由于这个部队在出国前进行了充分准备,所属的高炮连当即开火,以密集的火力。一举击落、击伤美机各3架。这次作战受到了总部和空军的通令表扬。
  这个师的高炮L团,在既无炮瞄雷达又无探照灯保障的条件下,在一次夜间作战中利用月光击落敌机2架,创造了夜间用目视观察击落敌机的先例,这个师入越期间,美国正在玩弄“停炸诱和”的手法,作战次数虽然较少,但也取得了击落敌机59架,击伤48架的良好战绩。
  第四批中国空军入越的高射炮兵部队,是由高射炮兵第B师组成的,他们于1967年1月入越时,正值美国“停炸平和”破产,再次增加轰炸强度,扩大轰炸范围。他们在8个月内共作战125次,击落美机165架,击伤137架。这是空军入越高炮部队取得战绩最大的部队。
  4月24日13时33分,美军两架RF—4C侦察机,从西南方向低空进入克夫地区,高炮第B师S团各连相继开火,击落、击伤各1架。
  战斗结束后,团指挥员判断美军侦察机虽然遭打击,仍可能进行大规模袭击,即令部队进一步做好反轰炸准备。
  16时46分,美国飞机24架分为两批又一次袭来。第一批8架F—4飞机低空飞到距离克夫1000米时,分成两个四机组,顺阳光方向下滑攻击克夫机场,当即被击落两架。后一批16架A—4、A—6飞机混合编队,以宽正面(3000—4000米)、多层次(飞行高度分为600、800、1000米3层)、短纵深(1000米左右)从东南方向进入攻击。指挥员命令各连集中火力射击第一架,美机遭射击后,队形大乱,开始穿梭飞行,反复进入,分别对地面目标和高射炮阵地进行攻击。
  此时,各连按照作战的预定方案,选择威胁最大,射击条件最有利的目标进行射击。当美军飞机攻击100毫米炮连阵地时,37毫米炮连和高射机枪连主动将开火距离由3500米延伸到4000米,迫使美军飞机改变航向,美机在转向时,慌忙发射6枚火箭,均未命中目标。由于各连主动集中火力,多次转移射击,先后击落美机3架,击伤1架。我有两个连的阵地中火箭弹、子母弹多枚,仅损失一个班的窝棚、被服、枪枝和两发100毫米炮弹。这次战斗,准备充分,动作迅速,指挥正确,集中射击,达到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
  1967年8月13日和14日两天的谅山战斗更为激烈。担任保卫谅山的部队是第五批入越作战的中国空军高射炮兵第W师V团2连和3连及配属的陆军独立高炮营共6个连队。
  13日上午8时,美军出动了34架A—6、A—4B、F-105飞机,分5批从不同方向攻击谅山的铁路和高炮阵地。守卫部队在团指挥员统一指挥下,以猛烈的火力击落美军飞机两架,击伤两架。中午2时,美军出动了第二梯队,共10架A—4、F—4飞机,从南北两个方向攻击3连阵地,3连与独立高炮营奋起反击,又击落美机3架,下午16时,不甘心失败的美军,又派出48架F—4、F—105战机,分4批攻击谅山铁桥和高炮阵地,团指挥员在开火前反复向各连交代预先的作战部署,“一定要集中火力近战,形成拳头,打掉一架,再打一架”。各连认真贯彻指挥员的意图,集中火力射击各批的首架敌机,又取得了击落、击伤美军战机各1架的战果。
  13日的战斗后,团指挥部判断美机可能继续进行袭击,决定连夜从宋化增调两个37毫米高射炮连加强谅山地区。
  夜间,谅山地区下起了大雨,通往阵地的道路十分泥泞,行动相当困难。两个连的指战员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逢林开路,遇水搭桥,冒雨行军50多公里,于8月14日8时进入阵地,作好了战斗准备。
  果然,我炮兵阵地刚刚安排就绪,上午8时12分,美军飞机又出动了,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