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空军传奇-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弼时也笑了,说:“可是,赤手空拳办航校,会有料想不到的困难。遇到问题要随时请示东北局和民主联军总部。”
  吃中午饭的时候,刘少奇同志来了。常乾坤向少奇同志敬过礼后,请示还有什么指示。
  刘少奇拍了拍常乾坤的肩膀,说:“你们这次到东北去办航校是件大事,是党中央、毛主席批准的,是党和中国人民创建航空事业的一个开端,一定要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要有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不但要把航校办起来,而且要把它办好!”
  常乾坤认真地听着刘少奇的叮嘱,心中涌起一阵阵暖流。
  刘少奇又说:“从延安到东北的路程很长,一路上,要注意安全,要关心同志们的身体。”
  常乾坤眼睛湿了,“请党中央和毛主席放心,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10月15日,延安的延水河边,叶剑英参谋长同常乾坤握手话别。
  常乾坤望着宝塔山上雄伟的宝塔,心中暗暗地说:再见吧,延安!再见吧,战友!我们一定要办好航校,不辜负党的期望。
  12月25日,东北抚顺市区的一所院落。这里是中共中央东北局所在地。
  在呼啸的大风雪中,常乾坤带着延安来的人找到了东北局。
  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彭真和副书记陈云认真听取了常乾坤和王弼关于中央将在东北筹办航空学校的情况汇报。
  彭真站起来说:“中央的决定非常英明,我们是应该有自己的航空事业。”
  “在吉林通化我们已成立了一个航空总队。”
  陈云往炉膛里投了两块木头,“你们可以到那里去,要在航空总队的基础上筹建航空学校。”
  彭真走到常乾坤面前,“乾坤同志,目前,你们要把搜集航空气材作为筹建航空学校的首要任务来抓。”
  常乾坤点点头。
  “没有飞机,要建立航空学校只能是纸上谈兵啊。”彭真沉思着说:“乾坤同志,你可以把延安来的同志作为骨干,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东北各地,搜集航空气材。我们东北局全力支持,各方同心协力,争取尽早把我们自己的航校办起来。”
  当天晚上,常乾坤和王弼把延安来的同志分成几个组。第二天,各组分别奔赴东北各地,在被日军所遗弃的机场、军需库及工厂,进行紧张的搜集航空气材工作。
  平顶堡,是铁岭与开原之间的沉莽群山,王弼带领一个搜集小组搜寻到日军一个完整的航空气材库、地下油库和一座弹药库。战士们刚刚从这些库房中抢运出汽油200多桶、航空仪表100多箱、飞机发动机100多台及一部分钻锭,国民党部队便攻占了铁岭。
  朝阳镇,有一个被日军遗弃的军用飞机场。常乾坤率领的搜索小组惊喜地发现几十架战斗机和十多台飞机发动机被遗弃在机场的四周,可这些飞机太破烂了,有的简直就是一堆废铁。
  老王说:“常组长,你看怎么办?”
  常乾坤摸了摸锈迹斑斑的机身,说:“我看能拼凑几架飞机,其余的当零件使用。”
  在常乾坤的带领下,大家从这些飞机中淘劣选优,拼凑了9架外壳比较完整的“99”式高级教练机和“隼”式战斗机。人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用马车将这些飞机拉拖到朝阳镇火车站,还没容大家坐下来喘口气,突然枪声骤起,国民党的先头部队又临近了。
  北风怒号。北方的隆冬,是风雪肆虐、滥逞淫威的天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城郊。
  搜索小组找到了日军8371部队航空队的飞行基地,紧靠着这个飞行基地的是被世界军事史学家称为“恶魔部队”的731细菌部队驻地。为了毁灭这些骇人听闻的罪证,日军临撤出前,将这个飞行基地及细菌储存仓库全部用烈性炸药炸毁,并进行了毁灭性的焚烧。
  当搜索小组在废墟中搜寻时,猛然,人们的嗓眼中仿佛被塞进了一块火炭,火辣辣令人窒息难忍。
  “普通!”一个战士倒了下去,又一个战士倒了下去,当五个人都躺在废墟上的时候,已有两个人停止了呼吸。
  “恶魔部队”虽然投降了,但他们培植的恶魔仍在施展着残暴!
  雪越下越大了。
  几个月来,除了沈阳、锦州等几个机场的器材没有来得及抢运以外,辽阳、铁岭、朝阳镇、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北安等地,到处都留下了搜寻小组的足迹。甚至连机场附近的山沟、村镇也寻访到了。大家一个一个地寻找飞机轮胎、仪表、铝皮、胶皮垫,一桶一桶地寻找汽油、润滑油。搜集器材的工作相当艰苦,不少人累出了病,有的在抢运器材时轧断了手脚,成了残废;有的在寻找器材时误入日寇的毒菌场,中了毒,得了慢性疾病;有的还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常乾坤站在搜寻到的器材前,感叹不已,这几个月,收获是巨大的,大家从各地收集了不少破飞机、发动机、油料、仪表,以及其他航空气材。虽然稍加修理可使用的飞机为数不多,绝大多数只能拆点零件来拼凑使用,但这就是航校的全部家当,也是保证航校训练的主要物质基础。
  二、司令部一道特别命令,航校有了日本教官
  1945年11月,黑土地上的冬天,来得特别早,雪片密密地飘着,如一面白网扣住了大地,雪白的荒野,灰糊糊的什么也看不清,寒风放荡而狂悖,如一阵阵凄惨的哭号。
  东北重镇沈阳的一幢大楼里,东北抗日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就设在这里。在楼上的一间大房子里,司令员林彪正坐在暖气边上,看着战报。因为刚刚进入东北,要做的事情很多,林彪、还有中共东北局书记彭真、联军参谋长伍修权都是几天几夜没有合眼了。
  林彪看了一会儿战报,便合上眼在椅子上迷糊起来。这几天他想得最多的,是中央来电提出开办东北航校的问题。办学校可不是那么容易,飞机没有可以找些破的,学员也可以从部队中选出来,可是教员怎么办?从苏联就回来了几个人,新疆也就那几个人,都不是专门的教员。林彪是从黄埔出来的,他知道黄埔的教官都是第一流的军事专家。没有教官办校就是一句空话。
  林彪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步,对正在看地图的伍修权说:“没有教官,办航校那是瞎胡闹,飞不上去的!”说着他指了指天花板。
  “可是上哪里去找教官?一个两个不行,教什么的都要有,少了那一门课也不行!”
  林彪的话使伍修权一下子想起了一件事。
  “林总,前几天司令部报告说,在沈阳以东发现了一支日军,他们有几十人,组织得很好,全都有武器,可是又不像作战部队,正向朝鲜方向撤退,目前正在我军的严密监视之下。”
  “是什么人?会不会是一些技术人员,如果是技术人员,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对我们都是有用的。”
  林彪稍一沉思便说道:“马上派人侦察一下。”
  天黑的时候,伍修权向林彪报告:“林总,据侦察大队报告,这是日本第二航空军下属一支飞行训练大队,多数是飞行教官和技术人员。”
  十多年前日军入侵东北时,日军第二航空军已是一支王牌飞行部队,其中有许多资深飞行员和教官。
  林彪的眼前一亮:“真是天遂人意啊,我们福份不浅啊!
  搞空军有望了!“
  林彪一握拳:“一个不要伤,全部拿过来,要快!”
  当夜,东北民主联军一支精锐起兵部队,闪电般地向这支日军部队包抄过去。
  1945年8月,日本关东军投降之后,所属部队顿时成了无头苍蝇,到处乱窜。在沈阳的日本第二航空军第四飞行大队也乱成了一团,一无粮草,二无弹药,人人感到走投无路。
  这天夜里,队长林弥一郎把十几个部下召到了一块,开了一个秘密会议。
  “弟兄们,看来日本是战败了,咱们怎么办?”
  他问了半天,没有一个人回答。
  “想不想活着回国?想不想家乡的亲人?”
  “想啊,做梦都想啊!”几个日本教官已岂不成声。
  “那好,想回国的举起手来!”
  “刷”的一下,在场的都举起了手。
  “我们马上出发,向岫岩走,那里有一个日本开拓团,我们向他们要一些粮食,再往朝鲜走,然后从那里坐船回国。”
  林弥一郎说出了他的行动计划,马上得到了全队的同意。
  这支部队在大风雪中走了12天,来到了一个叫上汤村的地方。林弥一郎看了一下地图,发现离岫岩还有不小的一段距离。于是,他命令部队就地休息,明天一早再赶路。
  夜里,风雪中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林弥一郎一听就知道,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部队,他心里十分紧张,看来他回国的计划要完了。
  日军拿起武器,作好了战斗准备。借着月光可以看到村外的骑兵黑压压的一片,林弥一郎心想:“这一次完了,完了!”
  “我们是东北民主联军,你们放下武器,就地投降!绝不伤害你们!”有人用日语喊话。
  林弥一郎知道东北民主联军是共产党的部队,纪律严明,优待俘虏。所以他第一个举着枪走了出来。接着把枪扔到了地上。
  一名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挥官对他说:“请你管好你的部队,我要护送你们到沈阳去。”
  “为什么?”
  “这是上级的命令,一定要照办!”
  林弥一郎预感到了什么,他告诉他的部下全部照办。大约有一个排30多人的兵力,荷枪实弹地护送他们,一直上了火车。火车到了沈阳,又换上了两辆汽车。汽车一直开到了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
  林弥一郎被请到了楼上,别的人都在楼下休息。他走进屋的时候,看到一张大写字台的后面坐着三个人,衣着十分简朴,其中有一个人坐在中间看上去很精瘦。
  “这位是林彪司令员……”有人向他介绍。
  林弥一郎知道林彪,他指挥过平型关大战,大败日军。日军全都知道他。
  林彪站起来和他握手,用湖北口音说:“欢迎……欢迎……”他听懂了林彪说的话。
  接着是介绍彭真和伍修权,这两个名字他不太熟悉,但是他能看出来,他们也是东北民主联军的高级将领。于是,也一一握了手。
  彭真很客气地请林弥一郎坐到了对面的椅子上。还问了一下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这是很随意的寒暄。
  这中间林彪只是听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彭真接着转入了正题:“我们请你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林弥一郎正襟危坐,紧张地听着。
  “我们想请你们协助我们建立一支空军!”
  林弥一郎吃了一惊:“可是,可是,我们都是战俘!”他审慎地说道,面带难色。
  “这一点,请不要顾虑!”坐在一边的伍修权说。
  “我们完全相信你!”彭真一副大将风度,落地有声。
  林弥一郎深受感动,“唰”地一下站了起来:“既然贵军如此信任我,我决不退缩,将竭尽全力,只是……只是……”
  彭真看出他有为难之处,便说道:“有何难处,还请大胆讲!”
  “我有几个条件!”
  “请讲!”
  “作为飞行教官有下达命令的权力,这一点在俘虏和胜利者之间很难做到!”
  彭真马上回答:“给你这个权力,我们能够做到。”
  “还有,教官和学生之间,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没有这一点就无法教学!”
  林彪还是没有说话,他看了伍修权和彭真一眼,点了点头。
  彭真又说:“这是没有问题的,你的条件都是理所当然,如果担任我们的飞行教员,那就要有教员的权力和待遇。”
  “那好吧,我同意来当!我也可以说服我的人帮助你们。”
  彭真一听十分高兴地说:“我们共产党人会和你很好地合作的,我们会建成一支强大的空军的。”
  收编了林弥一郎的日本航空队之后,东北局成立了“沈阳航空队”,由延安来的航空技术人员刘风、黄乃一,起义的蔡云翔和日本战俘林弥一郎共同负责航空队的工作。
  1946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总队”宣布成立。
  到3月1日正式成立了“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常乾坤出任航校校长。
  三、飞行奇迹:中国飞行员一步登天
  雪下得很大很急,地面上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了。上课的教室是一幢长长的土屋,屋顶很低,窗户上挂着一层冰凌。
  林弥一郎挟着讲义走进了教室。
  “起立!”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口令声,这口令很有力量,他不由自主地也站立在那里了。屋里有点暗,过了一会儿,他才看清了屋里的摆设,几排桌子,一张粗糙的黑板。
  黑压压地站了不少人,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冒着热气,如同一个刚开水的小锅炉。每一张脸都很年轻,充满了活力。
  这是林弥一郎第一次上课,他的心里也是很紧张的。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几道算术题,只是一般的四则运算题。
  “谁会做这些题?”
  没有人回答。
  “那好,大家都做一下,把卷子交给我。”接着他又问道:
  “谁学过几何、物理?”同样是没有人回答。
  林弥一郎指指坐在最前面的一名年轻的战士,说:“你来说说好吗?”
  那个战士站了起来,他个子很小,看上去还是个孩子。
  “我学过文化,是在我们团的识字班。”
  “你参军之前干什么?”
  “给地主放牛。”
  林弥一郎一愣没有说出话来。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分,没有发火。
  下课之后,他把算术卷子放到了校长常乾坤的面前。
  “看看吧常校长,这就是你们,不,是我们的学生,他们连一般的四则运算都不会做,你让我走吧,我教不了这样的学生!”
  “林教员,你不要着急,不会可以学,就从头学起!”
  “校长,我们是航空学校,而不是识字补习班!”
  常乾坤一看林弥一郎急得满脸通红,便笑着说:“我们共产党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靠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