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大洪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998大洪水-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分钟后,连长带领我们火速赶到大堤上。这里,雨下得正大,许多老人和小孩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站在雨中瑟瑟发抖。看到这种情景,许多战友都流泪了。战友们立即脱下雨衣披到了他们身上。然后,冒着瓢泼大雨用自己的军用雨布抢建起简易棚来。经过2个小时的努力,我们共建成了15个棚子,并将受灾群众一一安置妥当。此时,尽管自己被淋了个透湿,可我心里还是感到甜滋滋的。
  班长 王国富
  1998年8月4日星期二阴
  已经连续三天没有跟家里联系上了。几天来,连长、指导员、排长都逐个找我谈话,让我尽快回去看看。今天上午,收到父亲一封来信,说鄂西枝城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家里仅有的三间平房被洪水冲塌了……
  吃过午饭,我正思忖着向班长请假,突然响起了紧急集合哨。在齐刷刷的队伍前,营长严肃地传达了上级命令,连日来,长江中下游水位持续居高不下,为了确保两岸城市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我们迅速到武汉集结,负责荆江段的抗洪抢险工作。下来后,我偷偷把信揣进怀里,积极报名参加了第一批救援车队。我觉得,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一名战士,一名驾驶员,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越是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越要义不容辞地选择后者,始终做到:顾大局,讲奉献。
  战士 曹光明
  1998年8月6日星期四阴
  经过两昼一夜的颠簸,我们乘坐的满载救灾物资的车队于今晚时分来到了荆江大堤上。这次受领上抗洪前线任务时,全营百余名官兵主动请缨,我是在上百封请战书中争取到的名额。在出发动员时,何营长问我们怕不怕,“不怕!”我们回答得干脆有力。可到大堤以后,心却怦怦直跳,因为从小长到这么大,从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加上自己不识水性,看到江面上漂浮着树干、稻草,不要说下水了,连站在堤上都感到头晕,心中害怕极了,可当我看到其他战士在水中站成人墙,扛包、打桩、固定,干得异常火热时,心里又热乎乎地,感到十分羞愧。正在犹豫。一个浪头打来,有两名战友趔趄一下倒在水里,救人要紧,匆忙之中,我忘了自己是个旱鸭子,也奋不顾身地跳进激流。拉起战友后,我也从容地力口入了打桩队伍。等第二次下水时,我已经没有任何胆怯的感觉了。
  战士 钱合飞
  1998年8月9日星期四睛
  今天我们驻扎抗洪一线已经是第四天了。几天来,由于江水居高不下,天气持续高温,战士们体力消耗非常大。上午10时30分,正当口于舌燥,体力难支时,忽然来了一群挑着鸡蛋、面包、茶水的支前队伍。一位老大爷提着一蓝子茶叶蛋来到我们面前说:“解放军同志,喝点水,吃点东西,再干。”我抬头看着眼中布满血丝、满头白发的大爷,难为情他说:“大爷,我不累,我不饿。”大爷动情他说:“傻小子,快接住,咱们是军民家人啊!”说完大爷硬把两个鸡蛋塞进我手里,看着战友们如饥似渴地喝着大碗的茶水,吃着喷香的鸡蛋,我感觉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这一群群老乡、一挑挑香茶热饭,多像抗日支前,军民同仇敌忾、夺取胜处的场面啊,直到这时,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人民是靠山”的真谛。在这里,我们之所以能一次次抗击洪水,战胜洪魔,正是人民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无穷的力量。
  战士 李松涛
  军民鱼水情:团结就是力量
  气壮山河的抗洪斗争,再次向人们昭示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团结就是力量!
  长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暴雨如注,巨浪排空。在大洪水肆虐面前,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然而,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抗洪前线的军民,手挽手,肩并肩,硬是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锁住洪水,保住了大堤。在抗洪大军的身后,是12亿人民,是更为壮观的大团结的场面。增援的部队源源不断地驰往灾区,赈灾的物资从四面八方向长江沿岸,松花江、嫩江之滨汇集。整个国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展示了我们民族团结一心,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滔滔洪水,千里江堤,随处都可以看到军民挽手并肩,共御洪水的场景。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闪耀的红星;哪里有呼救,哪里就有解放军奋不顾身的身影;哪里有解放军、有党员干部,哪里的人民群众就有主心骨,就有安全感,就能爆发出强大的凝聚力量。
  在整个抗洪抢险斗争中,人民解放军始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人民解放军是力量的象征,胜利的旗帜。在最紧要的关头,最艰险的时刻,人们看到这支具有高度觉悟、严明纪律、无私无畏的部队,用赤诚,用血肉之躯,用举世无双的战斗力化险为夷,创造着奇迹,捍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现在洪水还未退去,险情仍未排除,救灾和恢复生产的繁重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唯有更加紧密地团结,才能夺取最后胜利。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个反复传唱几十年的歌声,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过了坎坷曲折,战胜了艰难困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我们深信,这个嘹亮的歌声,这个坚强的信念,一定能鼓舞和激励着我们夺取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
  迎接新的挑战
  8月17日,长江第六次洪峰在向湖南猛进,长江和洞庭湖水位继续急剧上涨,险情严重的湖南省岳阳市80多万军民,继续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和洞庭湖大堤的安全。洞庭湖水位继续急剧上涨,城陵矶水位已达 35。86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7米,超过今年最高水位0。31米,流量为27200立方米/秒。岳阳堤防高度普遍低,部分堤段水位已接近或超过堤面,在高洪水位下浸泡了50多天的大堤险象环生。长江武汉关水位越过29。40米,达到今年抗洪以来最高水位。
  8月19日是武汉不平静的一天。这一天,汉江最大洪峰与长江洪峰在武汉遭遇。这是武汉历史上罕见的现象。两江洪峰叠加,武汉腹背受敌,大堤长期浸泡,险情增多,武汉防汛到了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
  面对桀骜不驯的两江洪水,武汉军民紧急行动,全员上阵,高度戒备,严密监视洪水的新动向,迅速落实防汛抢险备料145。2万立方米、编织袋653。19万条,随时以应急需。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挺过去,坚决挺过去。市长王守海向全市人民宣布,面对两江洪水夹击,重点区域必须严加防守,一刻也不能松劲;干部要上堤,确保洪峰安全通过武汉。
  武汉在战胜了汉江最大洪峰之后,全市人民和22万抗洪大军再接再厉,迎战长江第六次洪峰。武汉保持29。43米高危水位已长达23个小时。武汉军民紧急行动,党员干部人人签下生死责任状,险段险关全部成立敢死队,抢险司机全部在驾驶室彻夜守候,抢险人员将枕戈待旦。
  在广大武汉军民众志成城的坚决守护下第六次洪峰也终于驯服地通过了武汉。
  8月17日17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已达120。20米,超警戒水位 2。10米。在防洪纪念塔,洪水已漫上江堤0。40米多。大庆市西面的嫩江、南面的松花江都已退守到第三道防线,东北面也险情不断,嫩江第四次洪峰虽已通过齐齐哈尔市区,但下游的泰来等县受到更严重的威胁。黑龙江省动员了120万军民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力保哈尔滨、大庆和齐齐哈尔市。
  20日晚21时,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涨至120。78米,流量17300立方米每秒,而且呈继续上涨势头。对哈尔滨来说是最关键的时刻。上游一片汪洋的洪水到哈尔滨后,挤在一段6公里长的市区速窄段,洪水一路上扬,预计当晚午夜时分达到最高值。保卫哈尔滨26。3公里城堤的抗洪抢险军民已达40万人,其中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增至5。5万人。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各级领导分兵把口,5个重要险段都派重兵把守。根据“保南、抢北”的要求,对江北太阳岛旅游区的堤坝也派了大量军民守护,许多产业工人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一同加固堤防,抢修险段。
  保家卫国
  6月29日晚浪急风高,在洪水中浸泡数日的南海樵桑联围丹灶镇荷村水闸出现严重塌方,决堤而出的西、北江洪水冲开约80多米的缺口,直接威胁南海、顺德、三水等地8个乡镇、40多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经过广东省委的指示和广大官兵,群众的奋力围堵,险情得到了控制。樵桑联围全长116公里,是广东省五大联围之一,是保护南海、三水、顺德的第一道防线,其丹灶段一直就属于险段。灾情发生后,经初步分析,出险原因一是水闸船室基础为粉细砂基础,承受不住大洪水的冲击渗透;二是洪水退去时产生的巨大的拉力。险情十分严重,广东省委、省政府、省军区积极组织党政军民抢险,迅速组织围内群众安全转移,加大北江大堤分洪闸的泄洪量,加快决口的抢堵。同时,为了保障下游部分乡镇的安全,在西樵镇紧急加固第二道防洪线。7月17日10时,大规模的围堰截流口的决战全面打响。
  广大解放军官兵及人民群众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搏斗,终于缓解了灾情。险情缓解了,人民群众安全转移了,子弟兵们又要投入新的战斗。
  子北兵爱民情意重
  洪水滔天,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
  7月24日晚上9点多钟,安乡县安造垸溃决。决口处棉纺织厂的900 多职工被围困在汹涌的洪流中,情况万分紧急。
  驻湘某部舟桥团的官兵急驰增援,他们从湖内开船接出两栋宿舍的群众200多人,但决口处两栋楼内还有200多群众,因水流太急,船只无法接近,情况十分危急!一营的官兵们来到棉纺织厂对面的堤上,他们看到有一根悬挂电话电缆的铁丝从厂区右侧的宿舍墙上通到大堤的电线杆上。于是制定了营救方案:派人系着绳子抓着挂电缆的铁丝进入宿舍楼,然后再用绳子将钢绳拉过去,在钢绳上架桥,将人接出来。方案定下后,战士郑江平奋勇当先,只见他穿上救生衣,将绳子系在腰间,抓着挂电缆的铁丝,身子沉人汹涌的洪水中,一步一步,进入对面的房子。200多名群众转移出来走上大堤时,一个个流着热泪,说:“是解放军救了我们的命!”
  感人深情
  军队为人民的利益舍生忘死,人民对自己的军队一往情深。只要军队需要,抗洪抢险需要,人民群众就会为此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军队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教育和鼓舞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舍小家、保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样在鼓舞和激励着军队。军队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得到升华,共同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六十多岁的九江市春安里居民商臣翰和老伴都已退休,儿子待业,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可他们却先后花一千多元备好矿泉水、方便面等物品,并每天熬好白木耳、莲子、花生汤和稀饭上堤慰问子弟兵。家里人手不够,商老汉还把已经出嫁的大女儿和13岁的外孙叫来帮忙。一家三代7人从8月7日起,每天顶着烈日步行十多里路,把食物送给在4—5号闸口围堵决口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
  在长江九江大堤上,市民和企业单位自发地买来一箱箱矿泉水,熬好一桶桶绿豆汤,切开一个个大西瓜,送到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手中,再现了战争年代那种“前方打硬仗,后方支前忙”的动人景象。
  奋战在九江永安大堤上的武警8711部队有许多官兵负伤,正在灾区送医送药的驻赣第184医院抗洪救灾医疗队闻讯而至,在大堤上就地抢救治疗伤病员,一天下来,共医治患病官兵一百四十余人。九江市妇幼保健医院的大夫还给这里的官兵治湿疹、感冒,看到部队药品不足,他们当即给每个营送了一大箱常用药。
  许多打石块的官兵身上穿着针脚细密的坎肩,这都是得阳区梅绽坡居委会的居民发现官兵们劳动强度大,单薄的军衣和肩膀容易磨破时,连夜请裁缝师傅加班加点做好180副坎肩,送给官兵们。
  人民群众如此爱戴子弟兵,子弟兵十分感动,又带着5000元的药品、粮食和蔬菜等慰问品,深入到受灾群众家中。受灾群众激动不已,纷纷称赞“共产党好,子弟兵亲。”
  抗洪“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是一支不让须眉的威武之师,抗洪一线,再次出现一支与广大军民共同抢险的30万“娘子军”的抗洪大军。
  在湖南省岳阳市63个堤垸1068公里大堤上,随处可见一批批女子查险巡逻队,这些女子巡逻队与男同志一样,肩负着保卫每一寸大堤的重任。
  为了保证防汛一线有足够的劳力,与洪水打一场持久战,岳阳市妇联向全市妇女要求各级妇女组织立即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妇女投入防汛抗洪,短短几日,全市主动上防汛一线的妇女劳力达32万人,共查险除险 1100多个,在防汛中真正发挥了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岳阳县8万多名妇女在防汛中挑大梁。她们采取拉网式查险、流水式找险、停止式守险、疏导式化险、作战式除险的办法,共查险除险200 个,受到省、市领导的表扬。这个县的中洲乡黑泥村妇女主任李兰香和二郎村妇女主任周冬爱发现公路毁坏严重,车辆行驶困难,影响大堤查险除险工作,她俩组织240名妇女劳力,经过10个昼夜的艰苦拼搏,修筑公路 5。3公里,扫障3公里,查险除险3个,确保了大堤安全。
  “红色娘子军”在和平时期,再现风采。
  江南大堤保卫战
  长江大堤,生命之堤。
  8月2日凌晨,从湖南华容县抗洪抢险归来的岳阳市公安局局长刘国球刚一躺下,就又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临湘江南大堤告急,迅速组织全局民警抢险!”接到命令刘局长睡意顿消,立即率人奔上离市区一百余公里的临湘市江南大堤。为了挽救人民的危机于危难之时,他深感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