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品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品公子- 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以,薛向才相中了王刚,相中了这位刚正的干员,委他主政组织部,挑拣贤良,砥砺正气!
  除此以外,薛向也向常委会提请了,设立纪委督查室,督查室干部主要负责下乡采风,采撷民怨,以成文字。
  显然,薛向也意识到监督的重要性,毕竟不管多么严苛的制度,都备不住让人钻了空子去,他虽不能平怨天下,这怨气终归是能减一分,就减一分的好。
  送走王刚,薛向直起身子,伸了个拦腰,缓步步到窗前,推窗望外,一片正在消解的冰雪世界,到处滴答滴答地,如下雨一般。
  如今已是二月上旬,距离薛向返回萧山,差不多已有半月。
  萧山建港,诸事繁杂,这半月来,薛老三可是好一阵忙碌,直到此刻,所有工作终于算告一段落,能松快下来了。
  抬手看表,时近正午,薛向下意识就想去食堂提溜那个食盒,去夏家聚餐,不过,很快,这个念想,让他摇摇头,驱逐出脑海。
  倒不是薛老三暴露了身份,便自觉该注重威仪,实乃是三天前,他再次造访夏家后,产生的轰动效果,让他望而却步。
  原来三天前,也是这个时间段,薛老三提溜了食盒,上夏家去了,远远望着夏家草房,便觉眼生,三间泥巴小茅屋,骤然消失不见,化作三间大瓦房,就连那最让薛向欣赏的篱笆栅栏,也被砌成了高大的院墙。
  若非月亮湖就在左近,薛向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到得地头,夏家大嫂更是惶恐,恨不能连话也说不连贯了,便是一贯泼辣的夏家大妹也怯生生没了言语,倒是夏家小妹依旧活泼,小蜜蜂般地布置着碗碟儿。
  吃饭当口,薛向自然少不得问询这三间瓦房是怎么回事儿,以他对夏家的了解,当然不认为夏家有此财力,修建出如此房屋。
  当时,夏家大嫂期期艾艾说不出话,夏家大妹也闷头在碗里拨弄着饭粒儿,倒是夏家小妹不无得意地描述着当时的盛况。
  说腊月二十四那天,薛大哥刚走,妈妈厂里的领导就上门了,说什么要为改善薛书记的住宿环境,出一把力,还说只有领导休息好,才能工作好,没多会儿功夫,就叫来了施工队,要给自家修房子,哪知道施工队还没进场,另一批施工队也到了,两拨人撞在一起,就闹出了矛盾,后边那拨还带来了公安,要驱赶前面那拨的,原来后来的那拨说是奉了什么区委的命令,来修缮民居,扶住困难户。两拨人闹腾了好久,最后不知道怎么和好了,一起给自己家修房子,短短一星期,眼前这房子就修好了,二十九那天,还有一拨人,来给送了家具,和过年份儿呢。
  夏家小妹说得得意洋洋,她虽然知道自家这一切如何而来,可她到底不比大人,不通时政,只有小孩子般的炫耀,和骤然改变生活的欣喜。
  而薛向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听罢夏家小妹的叙述,他也只有叹气的份儿,不过,他并不打算小题大做,真去处理谁。
  一来,大环境如此,穷究必然失人心;二来,夏家确实贫苦,他又不好直接帮扶,能用这种手段,改善这颇让他牵挂的一家子的生活,从他内心讲,还是颇为认可的。
  不过,这改善也就到此为止,薛向知道自己不能再上门了。
  很快,薛向这想法就被证实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巡
  
  当时,薛老三刚端起碗,夏家院子里,便涌进不少人来,慌得夏大嫂慌忙起身接待,一通招呼之下,薛向知道了,这是左右的乡邻,且人人都不曾空手,或提溜了鸡蛋,或捉了鸡,有的还捧了熟食,说来给薛书记尝个鲜。
  既是群众,薛向发不得官威,只好起身说些场面话遮应,哪知道这群众们未走,元宝区党委班子成员,竟一个不落的,全来了。
  一餐饭,就此告吹!
  是以,此后,薛向便再没去过夏家。
  咚咚咚。
  薛向正伫立窗前,大门又被敲响了,他扭头一看,却见毛有财满面红光地站在门边。
  薛向冲他招招手,笑道:“毛县长这又是有了什么好消息?”
  却说分管轻工业的副县长李伟雄,升任了县委常委、武装部长后,他的这个副县长,便被毛有财取而代之,只不过,毛有财财政局长的职务也依旧兼着,薛向看中的就是毛有财管钱的本领,升副县长只不过是为了酬功,却不会丢了他的特长。
  毛有财快步步上前来,笑道:“书记,不瞒您说,还真是个好消息,大投资诶!”说着,还得意地晃了晃脑袋。
  却说萧山县府辖下新设立的商务局,也被薛向安排给了毛有财分管,这小半年时间,这位喜好金钱的毛局长干得有声有色,着实谈成了不少买卖。最令薛向满意的是,这家伙把步行街那块儿地给扩建了,辟出许多商铺来,出租给商户,每年光租费都能收上十几万元,差不多一县教师一年的工资,都让他这个点子给填平了。
  是以,这会儿薛向见他精神抖擞地步进来,就料准了是有好消息。
  果然是个大投资,而且还是外资,尝到吸引外汇的好处后,举县上下就没有不欢迎外资的,薛向也一样。
  而这个外资,竟是海对面的南棒子,原来是追根访祖来了。
  说到这儿,得提一嘴了,萧山县除了汉族人口为主流外,满族、朝鲜族也为数不少。
  这个南棒子的祖上似乎就是出自萧山,不过听毛有财的话说,这南棒子的祖先还扯得挺远,一家伙扯得南宋去了,据人家说那位老祖宗还是先贤一流的人物,唤作什么韩成子,这位南棒子此来,就是为修建韩成子庐而来。
  薛向从后世知道,棒子有乱认祖宗的嗜好,至于这位韩成子是何方神圣,他查都懒得查,他只是不相信棒子真敬祖宗敬到了这个份儿上,因为这棒子竟然砸出了五十万美金的大馅饼。
  要知道,这会儿的韩国人远不到后世亚洲经济四小龙的份儿,经济也只能算一般,五十万美金就为给祖宗修个纪念馆?薛向是万万不信的!
  好在,毛有财很快给出了解释,“书记,您猜得不错,那家伙压根儿就不是专为修什么寝庐来的,我调查过,那个韩成子最近在南朝鲜确实很火,那边据说在组建什么韩成子文化交流会,而这家伙说修建韩成子寝庐,还要咱们给批出近百亩的地,虽说是山脚下的荒地,就建个死人睡觉的地方,无论如何也用不了啊,我后来故意说,如果没有详细的资料,批地的事儿恐怕没法儿上报,那小子才跟我说了实情,原来那家伙根本就不是为了什么敬祖宗,而是想抢占先机,搞个旅游景点,尔后,回国,再把那个什么韩成子交流会的人给拉这儿来,帮那小子赚钱!”
  得了毛有财这番解释,薛向才终于确信来的果真是条大鱼,“老毛,干得不错,你全权负责吧,一定要把这棒子留下,好好熬一锅棒子汤。”
  “什么棒子?”毛有财不知所云。
  薛向挥挥手,笑道:“就是让你把这笔美资给留下来,那山下的荒地,他不是愿意要么,批给他,另外,有什么别的要求,只要不过分,都可以提!”
  五十万美金,换成人民币那就是百多万,在八十年代,甭说是个县,就是地区行署得了这笔投资也得乐开花。更何况,时下的美元官方汇率,是接近一笔二,其实黑市,能一比七八的换,这该是多大的利润!
  当然,薛老三倒没想过去走黑市的路子,毕竟国家亟需美元,他还没丧心病狂到此种程度,更何况,即使不走黑市,他也有门路兑换,建行的周明仁早些日子,可是没少打盛世那两千万美金的主意,只不过那笔投资由国家外汇局直接接管了,让周明仁白流了口水。
  当时,周明仁还抱怨说,外汇局不地道,横插一杠子,跑他地头上抢食,抱怨完,又对薛向说他们萧山如何如何亏本,两千万美金,外汇局居然只砸下五千万人民币就套走了,跟抢钱没啥两样,尔后,又说以后又萧山有美子,可一定先紧张他们建行,保管给个合适价!
  是以,就是从外汇汇兑这个角度看,薛向也不愿放过这天大的一块肥肉。毕竟曾经的萧山县折腾一年,财政收入也没这些!
  得了好消息,薛向精神也为之一振,打发走毛有财,他便去食堂用了午餐,尔后,回办公室的小行军床上躺了个把钟头,起床,洗把脸,便下楼驾了那辆自行车,晃晃悠悠地驶出县委大院去了。
  薛向打算下到乡里逛逛,说起来,他也有些日子没下乡了,自打在国计委谈妥萧山港的建造事宜后,薛老三几乎就没闲下过一天。自那后,要么是应付上面的检查,要么是接待视察的领导,尔后,基建人马下到萧山后,他这萧山县的当家人真个是忙得昏天黑地。
  好不容易等一切都走上正轨了,却又到了春节,是以,薛老三今日下乡,决非临时起意。
  一来,他想顺便检查检查各乡镇辖区内主干道的修建情况,是否存在着偷工减料,或者弄虚作假;二来,他也想下乡采风,毕竟今时的萧山不比从前,县内的经济可谓是坐上了火箭,冲上了云霄,薛向想知道在这经济腾飞的大环境下,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没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按说,薛向下乡,可以乘坐专车。本来,上次盛世的投资到后,薛向首先就给常委会领导班子,一人配了辆专车,他自己自然也不好落下,可实际上,他的专车配了,几乎都没怎么用过,因为下乡,他还是喜欢这自行车,一来,他多喜欢走乡间小道,观赏田园,二来,汽车下去,压根儿就别指望田间地头的老农,能跟你天南地北,骂官操蛋的神侃。
  这不,薛向跨上自己的那辆特制龙骑,还不忘反手往头上罩一顶草帽。
  一身老旧中山装,一双占满污泥的老解放,薛向单手扶把,双脚急踩,龙骑便如离弦的箭矢,射出城去。
  因是采风,薛向也没什么特定目的地,一路信马由缰,专寻新修的道路行驶。
  时近初春,冰雪初解的大地上,葱葱点点的绿意,已经忍不住探出头来,北风尤凉,薛向寒暑不侵,自然无碍,可沿途所遇,不管是驾牛马车,还是骑大自行,抑或是驾驶着突突拖拉机的,无不缠着厚厚的围巾,遮蔽了衣领、嘴巴,让薛老三想找个攀话的对象竟也不能。
  转过城关镇时,薛向特意去了小花家,熟料却是没人,倒是邻居王奶奶接待了他。薛向一拍额头,方才想起,这会儿小花正上学,小花妈妈似乎也让那位苏副镇长给安排到了县政府做环卫工,再加上乡邻帮衬着侍弄几亩田地,再瞅瞅新盖的瓦屋,院里满地扑腾的鸡鸭,薛向很是欣慰,至少这苦命娘俩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辞别热情的王奶奶,薛向调转车头,向北而去,那处是萧山最偏僻也最穷困的一个乡——马头乡,想当初,薛向为护老灌口的河堤,差点殒命于此,对那个地方,薛向是有特殊感情的。
  奈何,马头乡地处实在是太偏僻了,两次扩建大棚蔬菜基地,独独这个乡没有村庄上榜,新进一次的扩建名单上,薛向倒是提了一嘴,却被段钢否了。段钢的理由很充分,说现下扩建大棚,原本就是顶着压力,对外都称是科学布局的结果,绝对没有人情分儿,现下好不容易堵住了那些红眼病,你薛县长这会儿让照顾马头乡,这不是让我们自打嘴巴嘛,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段钢理由充分,薛向也没法儿真横了心,下达乱命,就这么着,举县都大步前进之时,马头乡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这怎不叫薛向越发挂怀。
  一路行来,薛向故意绕着圈子,将各个乡镇新修的主干道都跑了一遍,总体结果是满意的,尤其是对城关镇能下狠心,修出一条五里余的水泥道,更是大为赞赏。
  其他的石子路也铺的严实,他甚至见着不少小孩儿都敢在上面骑车,耍着花活儿,显然路面的平整度,让人满意。
  
  第三百五十三章 莫非我又要挪窝了
  
  薛向是下午四点半到达马头乡的,到得马头乡后,他没去别处,径直从小道转上了桥口村,当初,也就是这个村子为了老灌口堤坝的事儿,磕头上访,弄到最后被囚禁,多亏遇上了薛向,才得脱而出。
  马头乡已是贫瘠之所,这桥口村更算是多灾多难,薛向到此,就想看看这个村子有没有什么变化。
  车子转上村口,就再也没法儿骑了,因为一人高的蒿草,毛竹,几乎将所有的道路封死,薛向站在高处,倚车而望,静宓的小村似乎还是那般模样,低矮、破旧,要说一点儿变化也无,那也不是,至少以前所见的残破小屋,尽皆用泥巴糊好了,而更让薛向高兴的是,这会儿远不到晚饭当口,不少人家已经冒起了炊烟,这在从前是他不敢想象的,他犹记得那次来桥口村,大中午的,也没几家人生火,皆蹲在门槛上,吃着冷食。
  这袅袅炊烟,随风轻去,送来淡淡米香,薛向耸动着鼻子,贪婪地嗅着,仿佛嗅着这世上最珍贵的味道。
  远远地茅舍边,是一片片的农田,初春时节,荠麦青青,入眼的是一大片的绿海,而这绿海深处,偶尔冒起几点浅黄,那浅黄还不时晃动,薛向眼尖,立时就知道是和自己戴了一样草帽的农人。
  采风采风,采撷民风,这最好的采风之所,正是这田间地头,薛向立住车,从高处奔了下来,穿过一片齐腰的蒿林,又行里余,薛向终于靠近了那最近的农人。
  “老乡,忙着哩!”
  薛向立在埂上,笑着冲正弯腰拔草的农人,打了声招呼。
  “这不废话么,没看见正拔……咦,薛县长!”
  那农人话刚说一半,抬起头来,便认出了薛向。
  薛向倒不稀奇,他在马头乡,尤其是桥口村的出镜率极高,想当初护堤时,跟这帮桥口村的村民可是同一个战壕,不过,这会儿,那农人抬起头来,薛向却生出巧儿又巧之感,原来这人正是桥口村的方老实,当初薛向初至萧山县,就是这家伙领着十几个乡亲们在界碑处,叩首喊冤,尔后,护堤时,也是这家伙出的主意,让动用了军事储备物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