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九三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九三年-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唉!”修杰爷爷叹了口气,然后接着说道,“’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个体户名声不好听啊,别人会说闲话,我这张老脸呦!”

“你这张脸怎么了,怎么了?!我看大儿子进红林厂就挺好!”奶奶又说话了。也是啊,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媳妇,站在修杰奶奶的立场,当然更愿意修杰爸爸进红林厂了。工作不那么辛苦,待遇更好,而且能经常看到自己的儿子,对修杰奶奶来说这样多好。

而这也是百分之九九做婆婆的必然选择,当然修杰妈妈这个做媳妇的就委屈了,不过幸好有修杰这个重生人士在旁帮衬,修杰妈妈未来的裁缝店肯定会蓬勃发展的。

“对啊,爸爸,大哥进红林厂工作也好,跑船太辛苦了,钱又不多。”看到奶奶说话了,修杰二叔站了出来表示支持。

“就是,就是,大哥进厂挺好,大嫂以后开裁缝店也是个好营生。”小叔也站出来说。

接下来,大家七嘴八舌的发表意见,都是照着修杰奶奶的意思表示赞同。当然首先是支持修杰奶奶的意思喽,其次是支持修杰爸爸进厂。至于修杰妈妈开裁缝店的事儿,那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最多表示语言上的支持。在前世,修杰妈妈和两个婶婶、两个姑父、两个姑姑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好。

“爸爸,有什么闲话让他们都冲我来说,媳妇一个人担着,我开了裁缝店后,你就对人说那是我自己意思,您不同意的,这样闲话就不会影响你了。自从汽水厂效益不行工资减少后,修杰这孩子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肉,孩子他爸跑船又累又辛苦,赚的钱也仅仅够维持生活,只是苦了修杰这孩子,我这当妈的心里不是个味啊!”越说越心酸,修杰妈妈开始抹起眼泪来,只是泪水怎么也抹不完。旁边坐着的修杰大姑姑看到了,就开始劝慰。

“唉!”爷爷大声地叹了口气,“依你,依你,你先做几件衣服出来,要是都能卖了,那你再辞了汽水厂的工作,到时候我来给你办这个个体工商户登记,我这张老脸在所里还是说得上话的。”

“谢谢爷爷,我妈妈做的衣服一定能卖掉的,到时候赚了钱,就给爷爷买猪肉吃!”看到爷爷同意了,没人反对了,计划肯定能成功了,小修杰站出来大声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都纷纷笑了起来。

“你这个小鬼头,是你自己想吃猪肉吧!”小叔叔又来说话了。

“好孩子,知道孝顺你爷爷,来坐爷爷旁边来”。爷爷慈祥的说道。

小修杰走了过去,爷爷摸了摸小脑袋,把乖孙子抱坐在了他的位子旁边。

“好了好了,大家都吃着,喝着!”二叔招呼大家道。

接下来,大家继续吃吃喝喝,度过了一个欢快的国庆节。

第二回合,修杰、妈妈vs爷爷,k。o。!

ps:查资料费时间啊!

   

第十一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

国庆之后,修杰妈妈便去找修杰小舅妈商量合办裁缝店的事了,而修杰小舅妈做事很果断,几乎都没怎么考虑,当天就把这件事情给决定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里,她们两个人去买了几匹布便开始裁剪衣服起来。为了讲究细节和精致,日夜赶工,做好了两套西服、两套军便服、两套中山装、四套样式不同的时髦女装,其中中档、低档两个档次各一半。

修杰的小舅妈决定加快速度运作开设裁缝店事宜,不遵循国庆节那天修杰爷爷的想法——先做几件衣服都能卖掉之后再开店,而是决定由她搞定开店的商铺,由修杰妈妈来登记办理个体工商户。

或许会有人感觉修杰的小舅妈这样做事太急躁了,不是十分合理。但是其实不然,修杰的小舅妈自有这样做的底气,因为她是真正的裁缝,手艺高超。

这里解释一下什么叫裁缝——选料、量体、裁剪、缝纫、熨烫、试样、钉扣等程序“一手落”,这样才能被称为裁缝。如果把裁缝分级,最高级设为顶级(参照对象为意大利顶级裁缝师),其次高级、中级、初级、学徒,而修杰的小舅妈的手艺处在高于中级却稍微低于高级的级别,欠缺的只是时尚流行的设计理念,也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所限。而修杰妈妈则介于初级和中级之间的级别,修杰妈妈的手艺师傅不是别人,正是修杰的小舅妈。

修杰的小舅妈的裁缝手艺有很大的来头,学自于一位紫帮裁缝师傅。紫帮裁缝起源于清末明初的ningBo裁缝,后来在明珠滩扬名立万,也在明珠市传下了一代又一代的徒子徒孙。

因为对手艺有着执着的爱,所以修杰的小舅妈对建立起裁缝店有着比修杰妈妈更为迫切的心;因为对手艺有着强烈的自信,所以修杰的小舅妈对于修杰的爷爷这慢慢来的想法并不认同。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这样,那为什么修杰的小舅妈为什么以前没有开裁缝店呢?

要知道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才是裁缝店的鼎盛时期。因为在这之前,国内并没有成衣店,所以大家都是买布自己做或者请裁缝做。

因为会裁缝手艺的人少,所以裁缝师在当时是一个很吃香的职业。裁缝店到了入夏和入冬时节,生意那叫一个火爆啊!

因为生意都火到爆了,所以这就成为了一个主原——开裁缝店一个人是忙活不过来的,特别是在那个年代里。

就平时来说,缝缝补补的活计占了裁缝店裁缝师的大部分时间,所以一般来说开设裁缝店的,至少有一个裁缝师傅,然后至少带一个徒弟,这个徒弟不只是跟着师傅学手艺,裁缝店的大部分缝缝补补的活计也是由他来完成的。这样的话,裁缝师傅才能脱出手为顾客量体裁衣,裁剪更多的服装。

因为修杰的小舅妈的家庭经济条件限制,没有条件去开设裁缝店,也请不起小工、带不起徒弟(那个年代带徒弟可是要管饭管住的)。

所以在这之前修杰的小舅妈都是作为独立裁缝师,替知道她手艺并上门请她做衣服的人做衣服、改衣服,只收取少量费用。(能上门的大多都是知根知底的附近村里的人,所以不好意思正常收费)

前世修杰的小舅妈也有经营裁缝店的打算,但是没有熟悉信任的人帮衬,所以在裁缝业的黄金时期里没有开成裁缝店,而是作为独立裁缝替邻里裁剪服务,小打小闹,直到90年代后期开了家女装专卖店,但是那也是卖成衣而不是手工裁缝制衣了。

现在修杰妈妈自己找上门来,修杰的小舅妈商量合伙开裁缝店,那正好如了她的意,做事能不积极麽!

或许有人又会问了,90年代末00年以后,成衣服装商店就开始遍布大街小巷,而且款式新花样多即买即穿,价格又不比量体裁衣高,而且省时省力,93年这会其实已经可以开设服装店了,而且初期备货也不用很多,也不是需求大量资金的,为什么不直接开家服装店呢?

原因很简单,就算是到了21世纪,服装业最为高级的那还是纯手工的,比如意大利顶级手工定制服装,而陆修杰童鞋计划中雄伟目标是在未来把裁缝店发展成为一家庞大的服装集团,以纯手工定制为顶级品牌。

1993年11月11日,一家名为“云裳阁”的裁缝店在明珠市的东浦新区百盛路步行街悄然开张。

这个裁缝店的取名还和陆修杰有着很大的关系。

当时是1993年10月下旬一天,在修杰爷爷的帮助下,修杰妈妈的个体工商户营业证已经办理下来了。

这一天修杰妈妈去修杰小舅妈家和她商量裁缝店的装修和取名等事宜,顺便也把小修杰给带上了。

小舅妈寻找店铺的速度很快,已经在东浦新区的百盛路步行街给找到了,而且已经谈妥了租凭协议,剩下的就是店面装修问题和取名问题了。

店面装修的问题很快就商议好了,找自己人弄。因为有一个修杰的姨夫会工匠活,所以这个事便拜托他了,而且起步阶段也就稍微整修一下,弄得明亮整洁就行。

而另外一个取名的问题却把大家给难倒了,小舅妈、小舅舅取了“胜利”“解放”的名,而修杰妈妈则是“双姝”,两个上初中高中的表姐倒是取的挺好,叫“霓裳”“如意”。正当大家为了店名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小修杰童鞋说话了。这小子装模作样地给大家念了一首诗。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妈妈,妈妈,既然连天上的云朵都想穿衣服了,那就叫云裳吧”。

“咦!”大家纷纷惊讶地发出声。

“小修杰,这首诗谁教你的?!”小表姐的反应和语速都很快,第一个问了出来,而大家也都把目光向修杰看来。

“这个啊!”,修杰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好像是老师前几天教我们念诗的时候念过的,我也不知道刚刚怎么就突然想起来了。”

“哇,小修杰你真棒!”大表姐表情夸张地说道,边说边向小表弟竖起大拇指。

“就是,就是,小修杰真聪明!来,给舅妈抱抱!”小舅妈朝着修杰张开双手。

“娟子,你把孩子教的很好啊!”小舅舅表扬修杰妈妈道。

“小哥别这么夸我,我会不好意思的,我们家修杰上大班后是好像聪明了很多,这次计划开裁缝店,这小家伙就出了不少力,要不是他,说不定他爷爷还不一定能答应下来。”修杰妈妈笑着回答道。

“哦,是吗?!真是舅妈的乖宝儿!”小舅妈说着把小修杰抱在怀里举了起来,冲修杰的小脸亲了一口。

“嘿嘿,嘿嘿。”修杰自个也乐了。

“那就叫云裳裁缝店吧?!”修杰妈妈问道。

“嗯,我觉得挺好!”小舅妈点着头道。

“不好,妈妈,我觉得叫裁缝店稍微有点直白了,最好再改改,不如叫云裳阁,弄个店面牌子,然后这三个大字下面再弄个剪刀的图形,这样就简洁明了,别人也能看得懂这是裁缝店。”大表姐不愧为后来保送进入一流大学的优秀高中生。把小修杰取的店名做了最好的修改。

“云裳阁,哦,真好听!”小修杰开始瞎起哄地鼓起掌来。

“云裳阁,不错,真不错,大丫头这主意很不错!”小舅舅站出来表示赞同。

“绣娟,你觉得呢?!”小舅妈问修杰妈妈道,看她的意思也是赞同的。

“可以,那么就叫云裳阁吧!”修杰妈妈哪能不答应呢!

ps:我讨厌不能用行政地理名、知名公司、知命人士这个规定。虽然它能让作者避免纠纷。但是它让我写的东西有点变味了变莫名了,明明一看就知道的或者百度就知道的,变成了想半天都不一定能看明白的。好吧,我也只能让读者将就了。

ps:我真的桑心了,好不容易给起了个好听点名字,然后百度一查,居然是有的,违反楼上的规则了!如此数次,真心受不鸟哦!好纠结的说。改的我蛋疼了!9。1115:33写

   

第十二章 开业大吉

1993年11月11日,云裳阁裁缝店正式开张营业了。店铺装修明亮简洁,店内除了橱窗的另外三边墙面上挂着各种布料,有棉布、的确良、毛呢等等供顾客挑选。店内中间靠后的位置,摆放着一张工作台和两台缝纫机。工作台上摆放着剪刀、直尺、皮尺、粉笔等必备工具,缝纫机里放着各种针线,工作台下还摆放了几只箱子,里面放了一些修补衣服要用到的纽扣、拉链、线料等相关材料店面的橱窗里摆放着几个塑料模特,模特身上穿着之前修杰小舅妈和妈妈做好了的那几套西装、军便服、中山装和时髦女装。可以说经营裁缝店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准备充分了。

刚开张营业的第一天,就有好多顾客盈门了。这些顾客或许是被橱窗内塑料模特身上的精致衣服所吸引,所以进店看看;或许是因为自身的新鲜感作祟,发现这里新开了一家裁缝店,因此不管自己有没有裁剪衣服的需求,只是为了图新鲜,于是便进来看看热闹;或许是因为这家裁缝店的招牌与众不同,引起了顾客的兴趣,所以引得顾客上门而来。总之,开业这天从早到晚,不间断的有顾客进入云裳阁店内来光顾。

时间步入九十年代,国家经济复苏,经济总量增长很快,人民大众的口袋里也渐渐的有了更多的钱,这时候内地的品牌服饰业才刚刚起步,人们穿衣还是以自家或裁缝店裁剪的衣服为主。

这时候的人们逛街时喜欢逛逛裁缝店,特别是到了换季的时节,很多人都会为自己为家人做几身新衣服穿穿。这个年代逛裁缝店,就像00年以后大家逛大商场、05年后大家逛淘宝及各种网店一样。

女人总是喜欢逛街的,无论老少。这天上门来的顾客主要就是女性群体。

有些上了年纪的大妈,路过店面,被橱窗里摆放着的模特儿吸引住了目光,于是停下脚步仔细打量了一会,觉得衣服版型不错,抬头看了看店面发现是一家叫“云裳阁”的裁缝店。

虽然大妈们不一定都认识“云裳阁”这三个字,因为她们之中有些是半文盲和文盲,但是我们裁缝店招牌上面的那把剪刀图形很显而易见的向她们表明了这是一家裁缝店。

大妈们走进了店内,小心翼翼地四处看了看,修杰小舅妈和妈妈见到顾客上门,便很亲切地询问大妈们是否要量体裁衣,有的大妈们便询问店里是否可以改衣,以及接不接修改裤脚和换拉链等等小活计。修杰小舅妈和妈妈当然回答说接,然后大妈们便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接着大妈们又问裁衣、改衣、修补衣服的相关费用,修杰的小舅妈便和大妈们说具体费用要看实际情况,但也报了几个差不多的价目,让大妈们参照。听到小舅妈报的合理价目,大妈们满意的又点了点头,向小舅妈和修杰妈妈表示改日会带着需要修改的衣服来店里修改。小舅妈和我妈妈表示欢迎大妈们改日再来,然后大妈们便满意地离开了。

很多大妈们基本都是这样进来询问了一下。修杰的小舅妈和我妈妈都微笑着一一回答了。上了年纪的大妈们主要是考虑到节省顾家,所以不那么热衷于购买新的漂亮衣服,因此她们多半都是进到店内来问改衣、修补衣服的。

又因为之前大妈们并不知道这里新开了一家裁缝店,所以她们没有随身带着家里面需要整改和修补的衣服过来,所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