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在,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板不在,你就是自己的老板-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齐勃瓦出生在美国的乡村,由于家中一贫如洗,15岁时辍学做了一个山村的小马倌。
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到了钢铁大王卡内基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齐勃瓦抱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最出色的员工。
他一面积极工作,一面学习各种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结果他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一步一步做起,升任为技工、技师、部门主管、建筑公司总经理、布拉得钢铁厂厂长、钢铁公司董事长。
在齐勃瓦任卡内基钢铁公司董事长的第七年,当时控制着美国铁路命脉的大财阀摩根提出了与卡内基联合经营钢铁的要求。
一开始卡内基没有理会,于是摩根就放出风声说,如果卡内基拒绝,他就找贝斯列赫姆联合。贝斯列赫姆钢铁公司是当时美国第二大钢铁公司,如果与摩根财团联合起来,卡内基公司肯定会处于竞争的劣势地位,这下卡内基真的有些着慌了。
他急忙找来齐勃瓦,递给他一份清单,说:〃按这上面的条件,你尽快去根摩根谈联合的事宜。〃
齐勃瓦接过清单看了看,微微一笑。他对卡内基说:〃根据我说掌握的情况,摩根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厉害,贝斯列赫姆与摩根的联合也不会一蹴而就。如果按这些条件去谈,摩根肯定乐于接受,不过你将损失一大笔利益。〃
当齐勃瓦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向卡内基汇报以后,经过认真分析,卡内基也承认自己过高估计了对手。卡内基全权委托齐勃瓦同摩根谈判,最后取得了对卡内基有绝对优势的联合条件。
摩根感到自己吃了亏,就对齐勃瓦说:〃既然这样,那就请卡内基明天到我的办公室来签字吧。〃
第二天一早,齐勃瓦来到了摩根的办公室,向他转达了卡内基的话:〃从第51号街到华尔街的距离,与从华尔街到第51号街的距离是一样的。〃
摩根沉吟了半晌最后说:〃那我过去好了!〃老摩根从未屈就到过别人的办公室,这次他遇到了全身心维护公司利益的齐勃瓦,所以只好俯身屈就了。
这使我们想起了战国时代蔺相如陪同赵王出使秦国的谈判,始终维护着国家和国王的尊严,未使强大的对手占到任何便宜。齐勃瓦能做到的,其实其他人也同样能够做到,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坚持这个原则。
维护公司利益是每一个员工心中的弦。你可能没有齐勃瓦的职位,但是,你只要是公司的一员,公司的利益就同你个人的利益直接相联系。

第17节:公司是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

维护公司利益,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实际上就是全体员工生存和发展的平台。离开这个平台,就如演员离开了舞台,关公失去了大刀,只能空有才华,无法施展。
许多员工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与公司只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甚至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置于与老板或上司对立的地位,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虽然工作与取得报酬有直接的关系,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让这种想法控制你的思想,那么可以断言,危害是极大的。
一个人的一生都在成长,别以为成长仅仅是儿童和青少年的事,成年人也在成长。只是这种成长所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复杂,除了知识和技能外,更多的是自己的事业和社会地位的发展和提高。与这二者比较起来,薪酬实际上只是一个方面,一个没有多么重要的方面。这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想一想,事实就是如此。
俗话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干多大的事业。只有大台子才能唱大戏,对员工而言,公司就是这样的台子。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
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难道你没看见吗?砌墙。〃
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
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
10年后,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成了前两个人的老板。
三个做着同样工作的建筑工人,最后的结局之所以如此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的观念存在差异。前者考虑的只是暂时的利益,比如微薄的薪水,这种短浅的目光不但使工作充满了痛苦,也会使他丧失前进的动力。后面的两人则不同,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于是痛苦的工作变成了快乐的学习过程,并以此为未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我们变换一下角度,这个建筑工人的成功除了个人的努力外,公司作为其工作和学习平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失去了这个平台,其结果是不难想象的。
维护公司利益就是维护和建设这个平台,只有这个平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才能为员工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不但是员工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和协作的平台,也是员工学习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认识企业,你的职业生涯才有意义,才能将工作视为乐趣而不是痛苦的工作薪水交换过程。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同样,一个员工的观念也会影响其事业与前程,三个建筑工人的不同结局就是最好的明证。
一株小草如果长在山颠,视野自然是开阔的,即使长在山脚的大树也难以望其项背,这是一种境界。但是,千万不要去挖山脚,因为随之倒下的绝不仅仅是山。作为公司或企业的一员,努力维护和建设这个平台应是每一个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自觉主动地维护公司利益是一个员工起码的职业道德,无论老板在不在,都应以公司利益为第一,坚决反对有损公司利益的行为。那些怀揣一己私利、恣意破坏公司利益的人不但难以在职业生涯方面得到发展,即使自己独立开创事业,人格上的缺陷也必将为其事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第18节:从维护公司形象开始

维护公司利益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公司形象。
公司形象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体现在公司运作的各个方面,比如有目的的宣传,以提高公司形象与影响而开展的公关活动,统一的公司CI,等等。
维护公司形象首先应该体现在员工的仪表与个人风范上。一个优秀的员工必须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做到庄重整洁,姿态良好,举止文雅,充满朝气、活力和进取精神,克服懒散、零乱和不讲卫生的劣习。
一个肌体的衰老往往是从某一个细胞开始的,一个细胞的变质往往是从一次微不足道的纰漏上开始的。
一旦你加入了某个集体,你们的命运就紧密地拧在了一起,集体的兴衰荣辱也就是你的兴衰荣辱。团队给外界的形象,是你们的产品,而产品是由人生产出来的,归根到底,你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这个集体。
一个成熟的职场人士必须具备集体荣誉感。并且努力使这种自觉成为习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维护集体的声誉。体现在细微之处,这样的自觉就是忠诚度的具体体现。比如,拨打和接听电话时,即使老板不在你身边,你也应该注意语气,体现出你的素质与水平,展示公司的形象。微笑着平心静气地接打电话,会令对方感到温暖亲切。不要认为对方看不到自己的表情,其实,从打电话的语调中已经传递出了是否友好、礼貌、尊重他人等信息了。也许正是因为你不经意的冷淡和鲁莽,就会吓走一个潜在的客户,是公司利益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再比如衣着,发型,步态,耐心,比如不要在客户面前谈公司内部的事等细节,都是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士的基本功。在公司出现重大变故时,要保持镇静;在遇到危害公司声誉的行为时要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比如有的公司对工作时的着装要求是这样的:
1.男员工穿西装,系领带,夏季穿衬衫,系领带;
2.女员工在日均15摄氏度以上穿裙装;
3.在规定的场合必须端正佩带工作挂牌;
4.不得穿司服以外的牛仔装、T恤杉、无领袖等服装。
此外,语言要文明规范、谦逊文雅、诚恳亲切、称呼恰当、热情大方,声音大小适当,听客户讲话时应温文有礼。
维护公司形象应体现在每个员工工作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与外部人员交往时,更应时刻注意维护公司形象,不说、不做有损公司形象的言论和行为。要知道,此时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整个公司。
维护公司形象的前提是树立荣誉感,以公司为荣,以成为公司的一员为荣。在热爱公司的问题上,一个优秀的员工不仅应时刻秉持这样的观点,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如果你仅仅把公司当作谋生的场所而缺少这种荣誉感甚至厌恶你的公司,那么离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可以断定你不会做出什么成绩。
维护公司形象首先要求员工在与外界交往时不要随意贬损公司,尽管有时你的评价是客观的和正确的。要知道,公司的荣誉与个人的荣誉是息息相关的,也就是所谓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一个随意贬损公司或老板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既不聪明,也没有多少才能的人。这样做尽管直接伤害的是公司,实际上却是在伤害自己。没有人喜欢这样的人,当然包括老板。
如果公司形象确实存在某种欠缺,从维护公司利益的角度出发,员工应该向上级或相关领导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这才是真正负责的做法,而不是牢骚满腹甚至毫无顾忌地任意宣扬。

第19节:努力培养为公司节约的习惯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为此,除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立之外,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已经成为多数企业竞相追逐的目标。道理很简单,在利润空间日趋逼仄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低谁就可以生获得存和发展。
另外一个迫使企业寻求低成本的原因是能源与原材料成本的提高。尤其在中国,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经济前景的瓶颈。因此,作为企业的一员,树立成本意识,养成节约习惯对于维护企业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丰田公司就已经是世界上知名的大公司。丰田汽车公司的的汽车产品在原材料的使用上都能够保证做到货真价实。但是丰田公司的节约却是出了名的。这主要来自与丰田职工的节约习惯。他们那么大的公司,在办公用品的使用上却节省得近乎〃抠门〃。譬如公司内部的便笺要反复用4次。第一次使用铅笔,第二次使用水笔,第三次在反面使用铅笔,第四次在反面使用水笔。公司办公大楼的马桶水箱里都放置了一块砖。这样可以使6升的水箱变成5升,每次都能够节约1升水。
正是丰田公司的这种节约的习惯使得它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成为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因为大家都养成了节约的意识,所以在技术开发方面,节油就成为公司新车研发的主要原则。在石油大幅度涨价以后,包括美国在内的汽车购买者都纷纷看中了丰田的产品。
在中国,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许多员工在为公司工作的时候欠缺成本意识,总是大手大脚,这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运营的成本,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许多企业在产品或技术方面并不弱于对手,但实际收益却远远落后,根源就在于运营成本降不下来,相当部分的收益被看似平常的铺张消耗掉,长此以往,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有这样一家贸易公司,主营业务是小商品批发,尽管表面生意兴隆,但年终结算时总是要么小亏,要么小赢,年复一年地空忙碌。几年下来,不但公司规模没有扩大,资金也开始紧张起来。眼看竞争对手的生意蒸蒸日上,分店一家一家地开张,公司老板决定向对方求教取经。

第20节: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

待朋友把一笔笔生意报出后,这个老板更纳闷了:两家交易总量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为什么收益却这么大呢?
看着目瞪口呆的张某,朋友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原来,在公司员工的共同努力下,这家公司对商品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成本控制。比如:
联合其他公司一起运输货物,将剩余的运力转化为公司的额外收益,几年下来,托运费就赚了将近60万元;
采购人员采购货物时严格以市场需求为标准,使存货率降至同行最低,每年大约节约货物贮存费5万元,累积下来将近20万元;
与供应商签订包装回收合同,对于可以重复利用的包装用品,待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利用公司进货的车辆运回厂家,厂家以一定的价格回收再用,这项收入大约为每年2万元;
为出差人员制定严格的报销标准与报销制度,尽管标准比别家略低,但公司规定可以在票据不全的情况下按标准全额支付差旅费,该项措施每年为公司节约大约5万元;
在严格的成本控制下,不但公司节约了可见的资金,也培养了公司员工的成本意识,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已经蔚然成风……
维护公司利益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实处,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主人,时刻秉持厉行节约的原则。要成为一个好员工,必须具有这种责任感,时时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这样才能赢得上司的赏识,获得晋升的机会。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其实不想当老板的员工也不是好员工。尽管你现在不是老板,但你必须有老板的心态,用老板的标准要求自己,这样你才可能成为老板。
思考题:
1.你是否遇到过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你是怎样处理的?
2.你对公司的看法如何?是引以为豪、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为什么?
四勤奋不减

第21节:做一回自己的老板

一个优秀员工的表现应该是这样的:无论老板在不在,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因为他知道,工作并不是做给老板看的,尽管许多人一直这样认为,并且趁老板不在的时候不知不觉松懈下来。
老板的离开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因此,行为谨慎的员工知道别人会看见他或将会看见他。他知道周围的同时的在默默地作自己的事情,他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