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子孙在天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的子孙在天涯-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皱了皱眉头。“这次需要烦劳郑将军的船队多作几次顶风转向,去一趟北方。”他的食指朝地图上一点,郑福海会意地笑了。

“摄政王,明军渡过了黄河,我们已无险可守,臣请求迁都盛京。”

这已是第六次了!多尔衮强压着怒火,一语不发。站在下面的多铎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这次一定要为自己和摄政王大哥挣回脸面!“京师的护城河与城墙算不上险吗?”他大声说道,“中原之战,汉人全凭诡计和侥幸取胜。这次,我军城防大炮弹药深埋,强弓硬弩装备无数。此外,臣又将城内有造反嫌疑的汉民统统斩首。京师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多尔衮终于露出了笑脸。“豫亲王说得对!京师北京曾为元明两代国都,城墙坚挺,粮水充足,易守难攻。况且本王已将白山黑水之间,所有高过车轮的男子统统收编入伍,援军一个月内即可到达。一待两军会合,大清铁骑将再次驰骋中原!”

在一片“摄政王英明”的呼声中,一名太监心急慌忙地跑入大殿。“明军攻占山海关,京师被包围了!”

“不可能!”多尔衮拍案惊起。“通往山海关的各条道路均有重兵把守,难道明军从天而降?”

那太监一哆嗦,低声道:“据报,那天海上突然出现一群宫殿一般高的木船,以后山海关那儿就再也没了消息。”

多尔衮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又是那支该死的火枪军!他不安地朝多铎瞥了一眼,心中暗自摇头。这个弟弟缺乏谋略,不成大器。可在这紧要关头,也只有他对自己忠心耿耿。幸好这次他守卫的是全国最坚固的城池。

“哦啊,哦啊!”京师城外的新军营地忽然响起了几声怪叫,万胜皱着眉头走出营帐观瞧。眼前站着一头大灰毛驴,正热情地朝自己 “招呼”。

毛驴上的人向他不好意思地一笑。“王将军,抱歉,抱歉!在下不会骑马,出门只能牵条毛驴。”

“那不是新中华府矿业主事杨大人吗?”万胜很惊讶自己能在这儿遇上熟人。杨大人与张知府是好朋友,原来每次去张府总能见着他。“是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当然是东风了!”两人大笑着步入营帐。

交谈中得知,杨大人这次带领二十名实习生来北方探寻矿物,顺便来军营拜访王将军。“正巧杨大人在此,我想请教一个问题。”万胜从自己的书堆中抽出一本封面残破不全的古兵书。“如按此书中写的办,得花多少时间?”

杨大人仔细阅读了书中有关章节。他放下书,摇了摇头。“这办法既费时又危险,不过我倒有个建议。”

万胜激动地站了起来,“快说,快说!”杨大人摇头晃脑地叙述一番,万胜听得频频点头。“杨大人,赶快叫你的学生来京师寻矿,我们这儿说不定有个大宝藏!”

“今天已是攻城第十天了,可你们连护城河的边都没摸着!”满脸土灰的新军将官们僵直地肃立在王将军跟前,个个低头不语。“大家都抬起头来!我们冒着箭雨,冲上山海关滩头的时候,可不是这个样!”

“可将军,山海关与京师不一样!”万胜一听那浑厚的声音便知,说话人是李铁。在许多问题上,他的分析最为细致。“山海关的老弱残兵连件象样的火器都没有,而这儿的辫子军装备精良。他们把红夷炮架在高耸的城楼上,我们的九斤姑娘仰角不够啊!”

“你们还试了什么?”万胜直直地盯着李铁。他知道自己有些咄咄逼人,但据报,清廷正在塞外招兵买马,力图反击。即使他们进不了山海关,绕行漠北草原入关还是可能的。时间紧迫,新军必须尽快收复京师,彻底击垮满人的士气。

“禀将军,从前天起,我命令所有大炮定点轰击城墙。”望着将军关切的目光,他惭愧地低下了头。“可那堵城墙死厚死厚,我们的九斤姑娘拿它毫无办法。”

这也难怪他,万胜心想。听说那堵城墙的夯土基有数丈之厚,用九斤铁弹敲击如同隔靴搔痒一般。

“我真想借用郑将军的金山号,用船上的重炮捅它十几个窟窿眼!”李铁忿忿地挥舞着他的铁臂,空气被搅得嗡嗡直响。

“这倒是个好主意!”万胜欣喜地喊道,“我们马上就去找郑将军。”

“可是……”李铁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吱唔道,“北京城四周几百里全是大旱地,金山号下又不长轮子。李铁在说气话呢!”他心中后悔不该多嘴,害得王将军成了众人的笑柄!

将官们十分克制,没有笑,可万胜却哈哈大笑起来。“金山号下不长轮子,但金山号上的大炮下不能安上轮子吗?”

李铁猛拍自己的脑门。“炮营士兵们,快跟我去塘沽港!”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新军全体官兵一早赶到东城外,那儿一门巨大的舰炮稳稳地坐在特制的炮架上,粗大黝黑的炮管直指东城墙。

“开炮!”万胜一声令下,李铁亲自举起了点火绳。这门炮已填足了炮药,这次决不能再失败啊!李铁的手开始微微颤抖。

“噗!”闷响声中,一颗重达四十斤的实心铁丸带着万斤之力狠狠地捶在城墙上。墙表砖石顿时被碾为齑粉,铁弹深深地嵌入墙体,激起浓浓的烟尘。

无数双眼睛在焦虑地等待着浓烟消散。终于看清了,那道城墙竟然纹丝不动!大炮的轰鸣和震撼持续了一整天。当夕阳西下的时候,阵地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失望地垂下了头。

万胜大喊一声打破了平静,“有谁在附近见着一头大灰毛驴没有?”

他说什么?毛驴?大家诧异地想。不好,王将军一定是气疯了!

“你们为什么不说话?”万胜显得十分着急,“想让本将给你们学驴叫吗?”一些垂头丧气的士兵终于抬起了头。

在几名士兵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西城外,那儿成群的民工正热火朝天地搬运土木。万胜直奔一头大灰毛驴而去。

“王将军,我就知道你等不及了。”杨大人笑呵呵地说。“工程进展顺利,预计新年初一可以完工。”

这么说还需要一个多月!万胜陷入了沉思。我得马上派兵前去北面的大山挡住那些满洲援军。“杨大人,那就说定了,初一凌晨十二点准时完工!”

“原来王将军还藏着一手呢!”士兵们议论道。

“你们看,那座炮台可真威风啊!这次定要打着那帮辫子军抬不起头来!”

此时,李铁早已快步登上了炮台。他反复跺着地面,不满地直摇头。“将军,这炮台土质过于松软,我们的九斤姑娘架不上啊!”

“铁炮不行就用木炮!”万胜向他神秘地一笑。

站在一旁的士兵深感疑虑。木头炮也能攻城?完了完了,王将军今天真地气疯了!

“大明皇位应传于长公主之夫--周大将军。”

“不行!大明皇帝姓朱不姓周,皇位理应传于舟山鲁王。”南京朝廷上,两派势力相持不下,而绝大部分官员则沉默不语,骑墙观望。

“周大将军统兵有方,他麾下两万新军骁勇善战,力克满夷,已收复中原大部!与之相比,那鲁王有何德何能?”

骁勇善战的新军!在一旁闭口聆听的徐世忠忽然觉得喉头梗塞,仿佛有一根鱼刺卡着一般。经过百般努力,自己终于收拢了一批官兵,可就在这节骨眼上,半路杀出了个陈咬金!咳,一切只能从长计议。

“臣徐世忠拥立周大将军为帝!”徐侍郎率先向周志雄跪拜,他的党羽们也纷纷下跪。

“周大将保证,今后国号不变,仍为‘明’。”周志雄的心腹继续在大殿上吐沫横飞地大声讲话。“恢复南京为大明国都,他每年还将按例祭奠太祖孝陵。”

朝中元老、吏部尚书邓仲仁终于下跪行礼。顷刻间,大殿中跪倒一片,众臣齐声高呼:“臣拥立周大将军为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后明王朝的第一天开始了。

周志雄看着眼前这般美景,不停地捋着山羊胡,放声大笑。“众爱卿平身!”哈哈,这话说得真过瘾!那个说什么姓朱不姓周的混蛋,满门抄斩!那个忠心耿耿的徐侍郎吗,晋升尚书。

他慢慢走向高高在上的龙椅,脚步犹如腾云驾雾一般轻飘。现在还剩两件烦心事:第一,原先的那些政敌依然龟缩在京师,得尽快将他们揪出来!第二,那个平虏将军王万胜现已名扬天下,功高盖主!尽管他人还算老实,但有此人在身边迟早是一种祸害!

除夕夜,多铎不安地登上了西城墙。近来,他一直在细心观察西城外的明军炮台。那炮台的高度与日俱增,可这几天忽然不再增高,显然,下一轮进攻迫在眉睫。这次守城只能胜不能败,大清国的生死存亡在此一举。

“本王的命令,你们执行得如何?”他冷峻地扫视属下。

“回豫王爷的话,一百门红夷大炮已按您的吩咐全部搬上了城楼顶层。”

多铎满意地点点头。他又一次隔着城墙垛远眺明军大营。那里篝火簇簇,炊烟缕缕,一派安宁的景象。他暗自耻笑,这次你们休想再骗我!怎么会这么安静?你们汉人在除夕夜不是喜欢酗酒作乐的吗?”

“本王断定,明军将于今晚攻城,你们必须严加防范。”

“豫王爷,一万守军已全部上了西城墙,我们弓箭弹丸储备充足,就等着汉人前来送死了!”

“好!那些汉人以为一个小土堆就能与我坚城高塔抗衡。本王倒要看看,究竟鹿死谁……”脚下忽然一震。

万胜走进杨大人的营帐时,里面正忙得个不亦乐乎。矿业实习生们趴在一张巨大的工程图上,作最后的校对计算。这张图标识着一条长长的地道,从新军大营一直延伸至西城墙跟下。

“杨大人,你们找到了金子没有?”万胜笑着问。

杨大人从图纸堆中抬起了头。“王将军,我们已如期完成了矿道的开挖,我相信每位学生都从中找到了比黄金更珍贵的知识!”

“大家都辛苦了,歇口气吧!”万胜大手一挥,火头军端上了丰盛的年夜饭。趁大家围坐一起吃饭的工夫,万胜问:“杨大人,我这儿有几位将官想知道这地道有什么特殊之处,你能向他们解释一下吗?”

“还是让在工地上实际操作的学生来说吧。”在杨大人的鼓励下,一名实习生大声道:“各位长官,以地道攻城在我国由来已久,传统的方法是将地道沿墙体挖掘,然后烧掉支撑木造成崩塌。但沿墙一段必须在浅层开挖,极易被察觉,一旦敌方挖通反攻地道,整个工程功亏一篑。而我们的矿用地道往深层掘进,然后在城墙根下挖掘七个储药室,以烈性火药逐次引爆……”

“你们在地下深处施工,如何能保证地道的位置准确无误?”有一将官问。

“我们靠的是几何原理和这些测绘工具。”学生指了指营帐角落里一大堆器械。

将官们敬佩不已。“杨大人,您能分一半学生给我们新军吗?”

这时,墙上的机械大钟奏响了新年钟声。杨大人神情严肃地站起身来。“在下恭贺各位新年愉快!传本官之令:新年大礼炮马上点火!”

多铎仰面躺在西城墙顶的砖石地上,眼前天旋地转,两耳疼痛无比。直觉告诉他,明军的进攻开始了,可为什么四周如此安静?他用力拔出马刀,大喊一声:“弓箭手准备!”连他自己都听不见喉咙里发出的声音。

只懂舞刀射箭的多铎自然不知,在他脚下精心安置的一万斤烈性火药已在城墙根处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空洞,厚实的墙体终于承受不住自重的负荷,开始下陷。多铎觉得身子猛地一沉,地面紧接着开始滑动,四周到处都是翻滚的碎石和泥块,往日坚如磐石的城墙霎时间变成了一团流沙,将他一口吞噬。

在城外严阵以待的士兵尽管个个都有心理准备,但那声山崩地裂般的巨响仍然震得大家两耳轰鸣。脚底下大地在剧烈地颤抖,营帐不停地嘎嘎摇动。不多时,滚滚烟尘扑面而来,大家知道,这就是攻城信号!士兵们以湿布遮面,跨大步冲向弥漫的烟云。

京师城内杀声震天,许多汉民操起菜刀加入了明军行列。四处逃窜的清兵犹如过街老鼠,被打得鬼哭狼嚎。不多久,所有清兵全部缴械投降,多尔衮苦心经营的京师防御终于土崩瓦解。

城北得胜门轰然中开,一小队满人骑着快马匆匆出城。静静趴在北城楼上的高望杰看得真切,深更半夜仓惶出城的人一定不是好人!他眼睛一眨不眨地瞄准了中间一人,扣动了扳机。

说来也怪,余下的非但不跑,反而回过身围住了那个落马的人。他们刚想将尸体抬上马,身后追来一队明军,这些人终于下定了决心,抛弃尸体落荒而逃。

“快去将那尸体抬上来辨认。”高望杰下令。

他的直觉没有错,被他击毙的的确是位大人物。但他做梦也想不到,那大人物竟然是摄政王多尔衮!

满清幼主爱新觉罗。福临终于派人前来议和。慑于明军的兵力,清帝被迫接受了后明王朝提出的全部议和条件:交出所有前朝降臣,归还所有汉人领地,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永世称臣。

“来了,来了!你们看,他长得多帅啊!”小山村门口,一大群乡民踮着脚激动地向远处眺望。这是王二的老家,这穷村从未出过一个官,更何况是妇孺皆知的平虏大将军?

“听说他还不满二十岁,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万胜进村后径直走向祖母王夫人家。见了孙子,祖母笑得合不拢嘴。看我那儿子多有出息,生了这么个英俊威武的孙子,还是位大将军呢!

祖母家尽管打扫得干干净净,但看得出家境十分贫寒。万胜从衣袋里取出一包银子交到她手中。“奶奶,这是朝廷给我的俸禄。我身在军营,不需要用钱,这些您老人家全留着,希望您能舒舒服服地过上好日子。”祖母拍着孝顺孙子的肩膀,心里象喝了蜜汁一般甜。

这时,村里的富农婆子凑了上来。“老夫人啊,你们王家可真有福份。我不早说了吗,你那儿子在外面一定出人头地!”

王夫人装作没听见。原来在那富婆家当佣人时,动不动就要挨骂。她怎么会说王二出人头地?她说的是王二“出门投海,死无骸骨!”

那富婆毫不知趣地继续道:“听说,你那孙子还没成亲,我家孙女模样不错,我看与你家孙子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