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乔布斯传:神一样的传奇-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了解乔布斯,1997年是个关键。但这一年里发生的故事又实在跌宕起伏、扑朔迷离,没有足够的第一手资料,很难理出个清晰的头绪。幸好,本书作者有幸采访到了时任苹果公司董事和高管的多名亲历者,拿到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几乎所有第一手资料都指向一个事实——当时的乔布斯无论是在内心里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极度矛盾之中。

从内心深层来说,乔布斯当然希望在漂泊12年之后重新接管公司的最高权力。这是他一手创建的高科技王国,每个角落都流淌着他亲自赋予的创新血液。这儿不仅诞生过改变世界的苹果个人电脑,还拥有许多曾和他一起奋斗过的电脑奇才。让他放弃出任苹果CEO的机会,就像劝说一位画家烧掉自己所有的画作。

但另一方面,1997年的苹果又不再是那家他曾经熟悉的苹果公司。12年来,公司的经营虽然也有过起色,但总体上还是走了一条下坡路。先后三任CEO都因为业绩不佳而卷铺盖走人。公司产品线混乱,市场营销乏力,销售持续低迷,大规模裁员屡屡发生,员工士气衰颓,刚刚作为顾问回到公司半年多的乔布斯凭什么就能力挽狂澜?但凡有些自知之明的人,在这个节骨眼上都会不停地问自己:苹果是不是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

更何况,12年的漂泊也不是白白辛苦,乔布斯起码已经为自己在苹果之外开拓了一块不算耀眼,但足够自由的天地。虽然离开苹果后创建的NeXT公司持续低迷,已经戏剧性地被苹果收购,但他还拥有一家刚刚在动画电影领域取得初步成功的皮克斯(Pixar)公司。1995年上映的世界第一部三维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就是皮克斯的大作。通过皮克斯,乔布斯依然可以走他一直坚持的不断创新、用科技改变世界的道路。另外,近年来,他的婚姻和家庭也日趋稳定,有了妻子和孩子的羁绊,他不再像单身时那样,总是沉醉于独行侠的激情生活。

难道,已经奄奄一息、差不多濒临破产或被收购的苹果,真的值得乔布斯重新回来,做一回二次创业?

最重要的是,乔布斯心里郁积了12年之久的心结并没有完全解开。12年前,当苹果公司的董事会站在当时的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一边,与乔布斯彻底决裂的时候,乔布斯就像一个无助的孩子,愤怒、迷茫、失望、痛心,茫茫四顾,不知道该向何处去。虽说斯卡利和董事会当时只是解除了乔布斯的实际管理职务,并没有将他扫地出门,但对于心高气傲的乔布斯来说,继续留在苹果担任一份闲差,岂不成了寄人篱下的奇耻大辱?他没有太做纠结就主动辞职,并很快创立了NeXT公司。但这次打击在乔布斯心里留下的阴影却经久不散。在那之后的很多年里,他都无比强烈地渴望“复仇”。至少,他想通过新创建的NeXT公司证明自己的实力,让苹果的董事会意识到,当初抛弃自己的决定无比愚蠢,是个天大的错误。

“复仇”并没有真正成功,乔布斯急于证明自己,但他离开苹果后创立的NeXT公司在残酷的市场面前跌得体无完肤,要不是阴差阳错地被自己的老东家苹果收购,也许NeXT早该关门大吉了。可就在这个时候,苹果董事会竟然希望乔布斯回来出任CEO,这让心里交织着仇恨、纠结、沮丧和郁闷的乔布斯情何以堪?

不知道《天龙八部》里的另一位乔帮主——乔峰在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世,并为丐帮乃至武林正派所不容时,是不是也有着和乔布斯当时一样的复杂心情。在金庸笔下,乔峰心中的正、邪两股力量也曾发生激烈的交锋,最终,国恨家仇的矛盾激化到极点,忠孝难全、忠义难顾的乔峰选择的是一死泯恩仇。

处在迷茫和纠结中的乔布斯在1997年上半年做出了许多外人看来难以理解的事情。一方面,他通过朋友和媒体散播言论,指称阿梅里奥已经不再适合领导苹果,又多次暗示自己才是苹果CEO的不二人选。另一方面,他又显得对苹果的未来毫无信心。随着苹果股票的持续走低,乔布斯在6月份毅然卖掉了NeXT被收购时自己所获得的150万股苹果股份。同一时间,他还告诉皮克斯公司的同事说,他会继续将主要精力放在皮克斯,而不是苹果。

也许当时乔布斯的心中,正有一黑一白两个武士在激烈争斗。感情上,他一定有重返苹果,用挽狂澜于既倒的功绩证明自己实力的梦想;理智上,估计连他自己也不清楚,这个时候是不是还真有哪位大侠可以将苹果拖离苦海。

回归还是放弃?这,是一个问题。

第三章 给我90天时间

苹果公司的董事们可没给乔布斯那么多思考和犹豫的时间。在独立日周末的36小时电话会议中,董事们一致决定阿梅里奥必须下课。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能接替阿梅里奥?谁能让苹果绝境逢生?

许多人想到了乔布斯。

当时的董事会主席是迈克·马库拉(Mike Markkula)。1985年,正是因为马库拉坚决站在与乔布斯势不两立的斯卡利一边,董事会才作出了放弃乔布斯的决定。马库拉是聪明人,他比谁都清楚,乔布斯不是那种宽宏大量、过往不咎的人。12年前的过节,可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一笔带过的。

据一位亲历那次36小时电话会议的董事向我们介绍,在董事会上,马库拉先是试探性地问一位董事,问对方是不是愿意暂时接任公司CEO的职位。这个提议被对方婉言谢绝了。

这时,有一位董事谨慎地问马库拉:“那么,要不要请乔布斯出山,让他来当CEO?”

马库拉陷入了沉默。他曾与乔布斯共事多年,他当然知道,乔布斯在市场和销售方面的天分在这个地球上无人能及,多半能帮助苹果扭转颓势。但同时他也深知,乔布斯在管理上简直就是一个麻烦制造机。12年前,还是同一个乔布斯,在公司内像离了紧箍咒就不受约束的孙行者一样,将产品团队之间的关系搞得乌烟瘴气。那时,乔布斯的任性与狂妄直接导致了他与斯卡利之间的矛盾,为他被公司驱逐埋下了祸根。

这样一个让人爱恨交加的怪才、鬼才,是不是真的适合出任苹果的CEO?马库拉没有答案。在离开苹果后的12年里,乔布斯会不会比以前更加成熟了?也许,乔布斯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和肆意妄为了?马库拉也没有答案。

但无论如何,苹果急需一位有市场和销售才干的CEO。股价即将跌破13美元,公司马上就要资不抵债,马库拉这时无暇多想,也不会有几个职业经理人肯在这个时候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对董事会而言,如果这是一场赌博,那至少应该把赌注押到一个对苹果有感情的人身上。在所有可能的人选里,没有人比乔布斯更热爱苹果,更希望看到苹果走出困境的了。

“好吧,”马库拉终于下定了决心,“至少在目前,乔布斯是最好的人选。不过我相信,他和我之间的裂痕很难修补,如果我是董事会主席,他是不会愿意出任CEO的。”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样吧,”马库拉语气淡定,却难掩怅然若失的心情,“你们去找乔布斯,如果乔布斯同意出任CEO,我就主动辞去董事会主席的职务,并且退出董事会。为了苹果,只要乔布斯回来,我就走。”

就这样,一位董事拨通了乔布斯的电话,劝说他回来担任苹果公司的CEO。

电话里,乔布斯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很抱歉,我不觉得我能拯救苹果。苹果已经快完蛋了。现在的苹果,既没有好的产品,管理也一团混乱,除了还剩下一个有点儿影响力的品牌以外,苹果什么都没有了。”

“你知道吗?”这位董事问乔布斯,“如果你不回来,不做一点什么的话,股票还会继续下跌,马上我们就会资不抵债,就不得不考虑申请破产保护了。而且,甲骨文(Oracle)公司的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一直虎视眈眈,要收购苹果。想一想吧,这是你亲手创建的公司。公司状况再差,也还算是你的孩子呀。你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流离失所吗?”

乔布斯似乎被说动了,他沉吟了片刻才回答道:“我需要想一想。”

“可是,时间不等人呀。”董事在电话里着急地说,“只要你答应出任CEO,公司的股价就一定能回升,我们就有机会、有时间拯救公司。”

“我还是要想一想。”乔布斯依然冷静,“而且,我需要和我太太商量一下。”

第二天,乔布斯在电话里说:“我太太并不认为我出任苹果CEO是个好主意。我自己也还是担心,苹果是不是真的有未来。”

“可是,作为你亲手创建的公司,至少应该尝试一下吧?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更热爱苹果了。也许,哪怕先尝试一小段时间?”

“不,我不想当CEO。”乔布斯说。

“那……我们换个方案如何?就临时过渡一下?比如,你来当临时CEO,直到我们找到合适的CEO人选为止,怎样?”

“临时CEO?嗯,这个主意可以考虑。”乔布斯又思考了好一阵子才说,“好吧,请给我90天的时间。我想看一看,苹果是不是还有救。”

“你所说的90天,是说你万一想放弃的话,会提前90天给我们通知对不对?”董事迫切希望进一步澄清乔布斯的承诺,“如果苹果有救,那么,你就始终是我们的临时CEO,对吗?”

“对。”乔布斯肯定地说。

1997年7月9日,阿梅里奥正式从苹果离职。8月6日,苹果公司宣布史蒂夫·乔布斯进入董事会,出任公司董事。马库拉等人辞去董事职位。包括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在内,多名新成员进入董事会。9月16日,乔布斯被公开任命为苹果公司的临时CEO。随着这一系列消息的公布,苹果的股价震荡上扬,公司暂时摆脱了濒临破产的尴尬境地。

曾一手创建苹果公司并缔造个人电脑神话的乔布斯,终于在被迫离开苹果12年后,重新接管了这艘在沉没边缘挣扎的巨轮。请记住1997年的夏天。这一年的夏天,帮主归来,国王归来,皇帝归来!

当然,归来并不等于成功。摆在乔布斯面前的,仍然是一个看上去无药可医的烂摊子。就像1815年逃离厄尔巴岛并成功返回巴黎的拿破仑皇帝那样,虽然回归之路无比顺利——只要拿破仑来到阵前,前来堵截他的士兵就纷纷倒戈——但成功的回归并不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东山再起。1815年回到皇帝宝座的拿破仑只重温了100天的帝国梦,就在滑铁卢一败涂地。乔布斯一定熟悉拿破仑复辟和再次退位的故事。虽然乔帮主重新掌管了苹果王国的最高权力,但他该如何拯救苹果,才能避免重蹈拿破仑皇帝的覆辙呢?

第四章 假如历史是场赌局

虽然媒体对乔布斯重新执掌苹果一事大加追捧,苹果股价也现出了复苏的迹象,但那更多是出于一种明星效应——当一位曾开创个人电脑黄金时代的昔日明星,在远离媒体视线和公众热点多年后又重新回到舞台中心,人们自然会心存好奇。期待的眼光不少,但质疑的声音更多。

当时的业界巨头,戴尔计算机公司领导人迈克·戴尔(Michael Dell)就对乔布斯出任苹果临时CEO的做法颇不以为然,他用半忧虑半嘲讽的口吻说:“如果我在苹果公司,我会关闭这家公司,把钱还给股东。”

另一位巨头,微软老大比尔·盖茨则在一次后来才被披露出来的谈话中说:“乔布斯想再次掌管公司,这是在浪费时间。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还要出任苹果的CEO,他知道,他没可能赢的。”

假如历史是场赌局,假如让1997年的人们对乔布斯能否拯救苹果下注,有人会把赌注压到乔布斯一边吗?假如有人在1997年预言说,回归后的乔帮主能让苹果公司的股价在15年内上涨100倍,有人会信吗?

正方观点:我压乔布斯赢,他有可能扭转苹果的败局,因为:

乔布斯的个人魅力无与伦比。

乔布斯精通市场和销售。

苹果公司的品牌还有一定的影响力。

乔布斯是苹果的缔造者,对拯救公司有最大的激情和动力。

反方观点:我不看好乔布斯,他面临的是无解的死局,因为:

苹果股价滑落到12年来的最低点,公司现金流告罄,资金周转陷入泥潭。

苹果电脑早已不像20世纪70年代末期那样在市场上所向披靡,蓝色巨人IBM和软件帝国微软领导的PC阵营几乎已垄断了全球市场。

苹果公司内部产品线名目繁多,不同产品组间相互竞争有限的资源,产品之间功能重叠、技术不兼容等现象屡见不鲜。

苹果推向市场的主打产品,如Macintosh电脑故障频出,电脑上的MacOS操作系统经常崩溃,几乎天天接到大批用户的抱怨和投诉。

苹果近年来不断裁员,人心惶惶,内部管理问题多多,人浮于事、部门隔阂、权责不清、流程冗长等大企业常见病同样在苹果肆虐。

苹果外部强敌环伺。当时微软的Windows95风头正劲,使用Windows的PC机几乎已经把Macintosh电脑挤进了死胡同。祸不单行,苹果还陷进了与微软的知识产权纠纷,官司一直没有个清晰的头绪。

没有多少人相信苹果还能独立支撑下去,Sun、甲骨文等业界巨头早已虎视眈眈,试图收购苹果。

最重要的一点:乔布斯在1985年离开苹果后,并没有作为CEO带领任何一家公司取得成功的经验,他在NeXT公司屡战屡败,最终戏剧性地被苹果收购。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CEO凭什么值得大家把赌注放到他的一边?

好了好了,不用再继续罗列下去了。和那区区几条正方观点相比,反方所列的每一条事实都切中要害,难以反驳。大多数人一定不会把赌注压到乔布斯身上。

不过,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这场赌局以乔帮主的大胜告终。

假如历史是场赌局,那99%的赌徒都会输得一干二净。

历史就是这样善于打哑谜,历史就是这样难以预料。

今天,在纽约,在旧金山,在北京,在上海,在巴黎,在伦敦,在地球上每一个角落,被咬掉一口的苹果标志随处可见,满街都是膝上捧着iPad玩“愤怒的小鸟”、手上拿着iPhone漫游互联网或视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