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中华帝国的经济,未来将向高端领域发展,毕竟中华帝国未来随着取得世界霸主地位,国民的劳动成本会不断的上升,因此必须发展那些附加值高的,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然后通过这些产业,去剥削其他国家。

可能就是一台机床就能将一个效果奴役个几年。

同时通过玩资本手段,也可以掠夺其他国家的经济。

中华帝国在重启协议的谈判中的要求,让美国和难接受。

美国此时玩泡沫经济,主要的发展目标就是在这些新兴领域追上中华帝国的脚步,从而扩大自己的战争潜力。

双方的谈判再次陷入僵局之中。

这让美国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要保苏联,必须真正的有所付出。

但这种付出显然又是美国一定程度上难以接受的。

就在这时,中华帝国提出了苏联改革的问题,只要苏联能够不再宣传仇视新俄国东西,同时允许俄国的电视台在苏联播放等等,中华帝国可以考虑接受当前美国提出的关税。

美国和英国此时的关税实际上已经让中华帝国偷着笑了,按照美国提出的方案,大概也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各自都施行关税保护政策,同时向其他国家出口商品,其他国家的关税面对中华帝国和美国要相同。

同时美国在轻工业上的进口关税做出一些让步。

目前中华帝国对于出口上问题已经看得很淡了,出口的根本性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黄金,现在中华帝国已经不缺黄金了。

出口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压其他国家的经济和增强自身的战争潜力相关产业的生产规模,仅此而已。

至于进口,中华帝国此时不需要进口什么东西。

只要是美国能造的, 中华帝国此时都能造。此时中华帝国重点是抢德国人的饭碗,德国人在机械制造业上有极大的优势,这也是未来中华帝国要抢占的领域。

中华帝国的人口这么多,不能走向西方人那样的国家分工模式。

后世的西方国家,除了美国比较全面以外,其他国家都有各自专长的产业,而美国一定程度上也依赖这些国家的专长产业,等于是进行了分工。

中华帝国除了可以将轻工业分给其他联盟成员国,其他的高端制造业都要抓在手上,毕竟中华帝国的人口多。

后世西方国家的那种分工,说白了就是国际资本的布局而已,对于国际资本来说,资本是没有国界的。

对于中国资本来说,资本是存在国界的。

当然,此时出口也是有利润的,起码能够增加国民就业岗位,增加国民收入。

出口不是这次谈判的主要目的,这次谈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铺平下一次进攻苏联的道路。

进攻苏联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游击队的问题,那么首先要改善新俄国在苏联人民眼中的形象。

形象改变了,等进攻苏联之后,苏联人民也就不会进行强烈的抵抗。

因此需要宣传俄国人民的生活是有多么多么的富裕,在物质上是有多么的充足。这需要依赖电影、电视等东西。

苏联如果统一改革,那么苏俄停战是完全可以的。

毕竟中华帝国此时也不想灭掉苏联,现在还太早。

美国那边开始和苏联沟通起来,中华帝国则和新俄国沟通。

夏钧忽悠尼古拉二世说,中华帝国内阁已经对维持巨大的军费开支非常不满了,同时现在后方补给线承受不了那么多兵员的后勤。因此暂时是不能向苏联进攻了。

尼古拉二世超级郁闷,不过夏钧却是邀请他参观了中华帝国的核心军事技术,向尼古拉二世展示了一部分的先进军事技术,并向尼古拉二世许诺,二十年内中华帝国必然和俄国一起灭掉苏联,让俄国彻底收复失地。

在多种手段下,尼古拉二世终于是被夏钧安抚了下去。

尼古拉二世对于中华帝国展示出的先进军事技术十分震惊,但却也很不解的是,中华帝国现在的军事技术,完全有能力灭掉年苏联。

夏钧则是把英美搬出来当挡箭牌。

声称如果中国和俄国要彻底消灭苏联,那么在国际上将面临很重大的损失,英美不会坐视不管。

中国此时还未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然而一旦全面开战,中华帝国是必胜的。

尼古拉二世为此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再等十几二十年。

不过却也十分的期待,中俄所代表的第三世界联盟和英美日这个联盟开战后的胜利,中华帝国展示的军事技术,给了他很强大的信心。

当然,对于英美再次跳出来阻碍俄国统一,也让尼古拉二世恨得咬牙切齿。

凭心而论,中华帝国过去做得的确很厚道了,不仅给俄国提供贷款上的帮助,而且还给俄国大量的援助,更承担了一部分对苏联作战的军费。

中华帝国内阁有意见,尼古拉二世也是相信的。

实际上中华帝国内阁并无意见,对苏联作战,中华帝国虽然为俄国承担了一部分军费,但实际上中华帝国没有做亏本买卖。

中华帝国已经把势力扩张到了欧洲了,虽然名义上是俄国的,但实际上和中华帝国的没什么太大区别。

双方首先没有关税,再则中华帝国的民族资本控制了俄国的资源。

俄国虽然版图很大,但大多数都不适合居住,中华帝国看中的也就是那些丰富的资源,其他的无所谓。

同时夏钧给尼古拉二世讲解了这次谈判,中华帝国提出的苏联改革条件,也都是为俄国着想的啊

俄国应该感谢中华帝国。

当然,成功不成功还得看美国如何给苏联做工作了。

斯大林在接到这个美国递交过来的中俄联盟提出的改革要求时,十分的不情愿。

但美国已经把丑话说在前头了。

如果苏联不接受的话,美国将没有办法阻止中俄联盟明年发动彻底覆灭苏联的进攻。

此时的苏联,等于是被中俄架了把刀在脖子上。

美国爹虽然有点本事,但苏联毕竟不能什么也不干啊也不能光靠爹是吧那要坑爹的。如果苏联不配合,美国爹大可撒手不管。

————————

昨天下大雨,所以没来城里。。。

第378章:杭州协议

第378章:杭州协议

苏联很快也加入到了这场谈判中,这场谈判很快变成了中、美、英、苏、俄五国的谈判,这五国之间的谈判,大体上也就是分为两大阵营,谈判的核心开始转为苏联如何改革的问题。

谈判进展依旧很缓慢,苏联对于中俄提出的改革要求诸多不同意。

不过这次中俄代表却是出奇的有耐心,一副丝毫不着急的模样,在会场里喝着茶,翘着脚,好似对谈判并不上心。

或者说是有恃无恐。

的确,此时的中俄确实是有恃无恐。

急的是苏联,以及英美。

主动权在中俄手上,反正拖吧拖到开春不达成协议的话,夏钧还真有可能进攻苏联,只是到时候灭不灭苏联再说。

五国的谈判,也牵动着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面对崛起的中国,西方白种人世界普遍是排斥的。

更有人叫嚣着,世界新一轮的*祸又要来临了。

中国威胁论已经喧嚣尘上,在西方国家内部广为流传,也被很多白种人所认可。

虽然说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中国威胁论,但此时也拿中国没有办法。

此时中国已经经营得跟铁桶一般坚固,不管是军事上还是经济、政治等领域,都有绝对的主动权。

中华帝国已经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体系。

在这个世界体系内,中华帝国牢牢的掌控着话语权、决策权等方面。

就算是此时中华帝国闭关锁国,也能发展得不比西方差。

中华帝国并非一定需要依赖于出口,中国有自己的世界体系,有自己的市场,这个市场正在不断的壮大。

在科技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建设是很简单的。

加上财富没有向外部流失,因此中华帝国的这个世界体系内的成员国都在迅速的发展。

谈判一度拖到了年末。

1921年全年,中华帝国实现了国民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关口,经济增长率达到了30。

而美国的经济,国民总产值也不过900亿美元,美元此时是亚元汇率的两倍,总产值方面,美国在1921年已经比中华帝国低出100亿美元了。

不过就总体经济来说,西方国家的经济与美国加在一起,就远超中华帝国了。

虽然1921年中华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2000亿元的大关,但中华帝国在年末向社会公开的数据上显示,中华帝国的国民总产值只有1700亿,相比去年只增长了200亿。

中华帝国却是开始藏拙了,以麻痹西方国家,让英美等国始终以为中华帝国的经济实力比不上他们。

这个数据引起了国民的很大困惑。

为什么今年的经济增长只有13了呢?往年一般做少都有3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是怎么回事?

为此各媒体做出了分析和解释,说是欧战结束后,英美等国的资本重返国际市场,加上中华帝国军火出口上已经比原本减少了90以上,再加上出口开始不太景气,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

不过各媒体又把西方国家帮出来做对比,认为在一般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增长率一般每年都不超过10,而中华帝国今年能够达到13已经是非常不错了。

当然,这样的解释在英美等国家看来并非是这样的,但随后西方国家间谍从一个内部人士那里获知了内情。

中华帝国去年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是因为华东集团连年将盈利抽调给政府使用,而中华帝国在很多工程建设上又亏本了,特别是将大量的钱投入到了对苏联的战争中去,因此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了。

这个理由确实解释得通,毕竟中华帝国政府连年拿了华东集团那么多钱,华东集团作为一个垄断了中华帝国60经济的一个庞然大物,自然是没有办法进取的。

同时中华帝国的福利太好,导致很多国民不愿意做事等等。

美国通过间谍获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中华帝国正打算在明年发起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总攻,意图一举摧毁苏联,从而使中华帝国从战争中抽离。

美国政府为此即安心,又担忧。

安心的是,中华帝国毕竟是一个没有经济发展经验的国家,而且福利太好,和美国竞争是显然竞争不了的,美国很快就能够将中国甩得远远的。

担忧的则是苏联明年的命运,以中华帝国目前表现出来的决心,可能在明年确实要对苏联发动进攻。

实际上,中华帝国在192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000亿亚元,同时国民福利虽然好,但实际上国民并未变懒不做事。

再则,中华帝国在对苏联的战争中,虽然花了一些钱,但其实也不是伤筋动骨影响到发展的那种。

此时中华帝国是可以印票子的,军费只要不是高到一定程度,都是不影响经济发展的。

但藏拙是肯定要的,如果不藏拙的话,中国则会被很多国家看做是首要威胁,从而对中国太过提防。

正如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引发世界大战,让国家萧条了十年,即引发了世界各国经济不景气,又给了其他国家向美国宣战的勇气,例如日本。

如果有太强大的存在,那么其他国家可能会被压得不敢轻易发动战争。

中华帝国此时已经开始制定出了一套全面的藏拙计划,每年除了用数据来骗人以外,还要各领域行业相配合。

但正常的发展还是要继续。

数据是会骗人的,但其他国家定然想不到的是,中华帝国竟然用更低的数据。

一般的统治者,都是数据吹得越漂亮越好,是不断的唱红。而中华帝国此时是不断的唱黑。

但为了不打击联盟成员国的士气,中华帝国在联盟成员国的经济发展上却是大吹特吹。

其他国家要想知道中华帝国真正的经济发展情况很难,毕竟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算是实地考察,走了很多地区也看不到全局。

要想看到全局的话,必须要有数据。

而这个数据是被中华帝国全面改动的。

这不是将数据汇总后进行改动,而是在数据汇总前就进行改动。

这就导致了其他国家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为中华帝国的经济发展始终落后于美国。

而在国民平均收入上,中华帝国也做出了很多的手脚。

今年的国民平均收入为260元,也就是130美元,之所以是这个数目,是减去税收,以及华东集团上缴的利润之后的结果。

由于华东集团不算入其中,同时华东集团的盈利并非个人所有,而是大部分上缴国家了,因此不算个人。

除了华东集团,中华帝国的贫富差距是很小的。因此这个260元的平均收入,水分并不大。

同时这个平均收入,是把那些孩子都算进去的,直接用五亿人来算。

最底层的国民,个人收入一般也都在80元左右,这还是内陆地区,内陆地区的钱更值钱,因此和沿海的居民收入,在饮食等方面的差距不大,在工业产品购买力上则有些差距。

而在沿海地区,最底层的年收入普遍都在100元,这是最低工资了。

当然,为了藏拙,中华帝国的民国平均收入在数据上被降低到了200元,正好符合国民总产值的数据。

相比之下,美国的国民平均收入,则有300美元,是中华帝国的三倍。

实际上此时的中华帝国在税收上依旧较低,相比之下美国则高得多。

中华帝国此时在蓄养民力,所以税收依旧只维持在13左右,不过铸币税已经上升到了5,总的来说,中华帝国的税收加起来也就在18左右。

看似两国的确差距很大,美国国民平均收入是中国的三倍,但中国因为人多,所以经济总量堆了上去。

但实际上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就沿海地区来说,实际上生产力是不低于美国的,只是整体上劳动力成本不如美国来得高。

这也造成了华东集团盈利很高,华东集团基本上每年的盈利都在50以上,华东集团的那部分盈利是算入国家收入部分了,不算如国民平均收入。

如果按照正常的算法,要把夏钧的这个庞大收入算入的。美国就是没有把垄断银行家的盈利算入其中。

按照美国的算法,中华帝国的国民平均收入的数据会高出许多。

从数据上看,1921年中华帝国和美国的经济还是有些差距的,美国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