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虎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虎贲- 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士信知张仲坚误会,却也没有解释。
  张仲坚续道:“当时我虽有报仇之心,却无报仇之力,只能忍着这一口气。前不久,大和再次派来了使者找到了他,这一次他们语气强硬,不留任何余地,表明了若不归降,七十二岛寸草不生。”说到这里,他长叹了口气道:“当初我们来到道源岛,原本只是厌倦了原来的生活,想要脱离俗世,找一处世外之地,逍遥自在。却不想反而将七十二岛的子民带入危局困局,这心里实在有愧。”
  罗士信道:“世间之事,本无公平可言,弱肉强食才是生存之理。前辈不闻豺狼虎豹凶猛,为祸世间。但若无豺狼虎豹,各种食草生物将会遍布山野,吞噬森林草地,千百年后也许世间不见绿色之物。同样的若没有人类的猎杀,豺狼虎豹泛滥,吃光所有生物,他们唯一的食物就是我们人类。天生万物,莫不是弱肉强食,相生相克。七十二岛岛民若无前辈指点,改善生活,战斗力得到提升,引起了大和国的重视,指不定就没有威胁一说,而是直接杀上门来,将你们灭了。”
  张仲坚呆了半响,长叹道:“了不起,当真了不起。老夫纵横江湖,年轻气盛时,但觉天下我有一人一剑,横扫五湖,年过三旬方才知道刀下留人远比仗剑杀人更难。此后尝遍人间百态,方知与其杀人不如服人。直到前断时间方才知道自然之道,杀伐随心。有些人能够导之向上可以不杀,有些人却不能不杀。大总管年纪轻轻,却悟得这万法自然适者生存的道理,实在了不起。”
  罗士信有些动容,张仲坚说的是武道修为,他竟然领悟了万法自然的真理。在武道这方面他确实比之面前的这位老者逊色许多。他虽知这个理,实在是因身怀千年远见之故,做事比不上张仲坚身临其境的感受。也许真刀实枪的对打,自己未必会输给他,但是在自身修为这方面,张仲坚委实要在他之上。他们彼此之间相差的四十年的略历经验,不是轻易能够弥补的。
  罗士信回了回神,奇道:“前辈可知大和国为何在这个时候强迫你们投降于他?”
  张仲坚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但是唯一肯定的是他们并非无的放矢,我派出的人已经探得他们的水军正在集结,而且负责此次攻略的正是上前佯装海寇的大名。他曾失败一次,有了攻伐的经验,这一次又是大和国天皇的支持,各方面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七十二岛岛民虽得我训练,有着不俗的战斗力。但是他们终究是岛民,没有适合出战的战舰,没有衣甲兵器,更缺乏弓箭弩箭这些远程利器,在人数上也逊色许多,真打起来,凶多吉少。正好青衣来岛,得知情况便让我来找大总管。这说交易不如说是当方面的求助,我们这里最多也只能送大总管一场胜利。”
  “那倒未必!”罗士信从书桌上拿过一支笔来到右侧的地图上,“前辈不建议在这地图上将海东七十二岛的地点绘制出来吧。”(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小日本的胃口与算计

  张仲坚来到地图前,从罗士信手中接过毛笔,认真的端详了好一阵子,感慨这地图精准之余,凭着感觉在百济的西南方标记了许多点,转向罗士信道:“大概就是这个地方,零零散散的围绕着七十二个岛屿。说是七十二个,真正住人的也就三十余个岛,其他的都不适合居住。”
  罗士信看着张仲坚绘制出来的地点,表情渐渐变得严肃凝重。他的手指在张仲坚绘制的岛屿向上一划,所指之处正是他们大唐水军攻取下来的卑沙城。
  卑沙城又名毕奢城、大黑山山城,在大连时期是高句丽的政治、军事中心,位于大黑山中、南两峰及相邻的山脊上,辽东半岛南端,一面依山,一面傍海。卑沙城以东便是鸭禄水,过了鸭禄水就是高句丽的都城平壤。
  罗士信在围攻辽东时,着令张镇周、程名振水军奇袭卑沙城,此举在此次攻伐高句丽的战役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是扭转乾坤的一步棋。
  在攻克安市,兵临平壤之后,卑沙城再次体现了他存在的意义。
  罗士信水陆军会师,加上契苾何力的支援,兵力突破十万。这十万大军每日的吃喝调度是天文数字,后勤问题异常严峻。虽然罗士信攻取盖牟、辽东、安市获取了巨额粮饷,加上契苾何力席卷了高延寿、高惠贞的营寨,缴获了他们十万大军的物资,在一定的时间内是不用为后勤问题发愁。但是十万大军不可能在行军的时候带着所有粮食,不但危险。还会影响大军的灵活调动。所收缴来的粮草,全部让罗士信储备在了卑沙城中。
  每隔一段时间。卑沙城中的运粮队便会将粮草运至平壤前线。
  卑沙城坚固安全距离平壤前线近是一点,同时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卑沙城水陆交通方便。大军所需要的后续物资,不论是从长安李世民还是辽东高士廉都可以从水陆运至卑沙城中转,不必爬山涉水,浪费劳力物力,可谓不可多得的战略要地。
  张仲坚作为江湖人,并不是很精通军事,只是昔年与李靖行走江湖,耳濡目染的学会一些基本简单的战术:昔年便是凭借这点点战术利用地利的优势将九州大名佯装的海寇击溃。真正的战略眼光并不具备,也没有看出大和国如此看中海东七十二岛的意义。罗士信则不一样。他们唐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打到了平壤城下。大和当下固然没有受到多少影响,然一但高句丽亡,他们必然会受到唐军的正面攻伐。他们不同百济,百济好说歹说在海东有着一定的根基,他们固然攻取了大部分的新罗领土在海东立足,但是手中握有的领土并不是真心归附,一但遭受大唐的正面袭击,好不容易冲出岛国的他们将会前功尽弃。
  情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大和没有理由做徒劳之事,他们如此重视海东七十二岛,一定别有所求。
  果然海东七十二岛所在的方位,恰好对着卑沙城。能够成为奇袭卑沙城的桥头堡。
  看着罗士信的这一比划,张仲坚亦看出了所以然来,问道:“大和这是打算利用海东七十二岛来攻打卑沙城?”
  “十之**!”罗士信颔首道:“前辈也许不知。我军粮草辎重大多都存放在这卑沙城中,其价值等同于官渡袁曹之战时的乌巢……”他手重重的抖了抖。看着地图自语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为什么小日本一直不打新罗了。好一个一石数鸟。当真是卖得一手好队友。不知要吃了我们大唐,连高句丽,他也想一口吃掉。胃口不小,胃口不小啊!”
  张仲坚听不明白他后面自语的意思,但官渡之战什么的还是有所耳闻的,动容道:“那当真了不得了。”作为中原人,张仲坚就算跨海避世,也不愿见自己的母国尝受大败。官渡之战的情况,人所共知。袁曹之战,袁绍凭借决定性的兵力压着曹操来打,就算曹操麾下的能臣猛将极多,在小局上取得一定的战果,然而大局却依然被动。雄才伟略的曹操给逼到了绝境,抵抗不住,甚至萌生了退意。但是一个乌巢奇袭,官渡之战的局面立刻扭转。
  这卑沙城若失,岂不步入袁绍的后尘?
  见张仲坚有些紧张,罗士信笑道:“前辈莫要在意,我罗士信可不是袁绍,不会步入他的后尘。就算他们奇袭卑沙城的想法得逞,他们也未必能够拿下卑沙城。何况现在此事已经让我察觉……”
  卑沙城若失,罗士信与他手中的十万大军确实会彻底陷入困局。正是因为知道卑沙城的重要,罗士信早有防范,安排大将程名振镇守卑沙城,以确保后方无恙。
  程名振当代名将,可不是袁绍麾下的嗜酒庸才淳于琼可以相比的,即便遇到奇袭,小日本也未必能够在他手上讨得好处。
  当然就算罗士信相信程名振有那个实力,既然知道了此事也不愿冒这没有必要的险。
  沉吟了片刻,罗士信道:“前辈可是想让我出兵相助?”
  张仲坚颔首道:“恩,我们七十二岛虽无强大实力,却也有熟悉地形精于水性的三千勇士,上一次他们因为兵力不足地形不悉让我捡了便宜。这一次他们一定会增加兵力,他们了解我们的实力。只要能够得到大总管的支援,凭借七十二岛的复杂地势,吞掉他们一两万兵马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罗士信摇头道:“只是一两万,不值得我大唐水军劳师动众。”
  张仲坚面色略微一僵。
  裴青衣大急气恼叫道:“难道你想看七十二岛上下所有人都惨遭毒手,罗士信你太无情了。”
  罗士信挠了挠头道:“我实话实说,这个确实不值。我十万大军将会留有一部分围守平壤,余下将会南下与大和、百济交战,兵力会分作两拨,特地为了万余大和水军,劳师动众的调用水军前往七十二岛,不如丢五千兵卒曾强卑沙城的守卫,吊着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劳师动众。”
  裴青衣不知为何觉得莫大的委屈,眼圈都红了,拉着张仲坚道:“师傅我们走,不理他,大不了死在岛上,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说着打算去拉张仲坚。
  罗士信顿感头大,忙道:“听我说完,听我把话说完嘛。前辈告诉我这个消息,让我有了事先的准备。这份大恩,不得不还,我罗士信还做不出卸磨杀驴的事情来。再说了,我们是什么关系,生死里走过来的。你的事,我能不帮嘛!”他这最后一句,自然是对着裴青衣说的。
  裴青衣有些脸红,嘟哝道:“那你还百般推卸。”
  “说实话嘛!我也没说不帮,只是怎么帮,如何帮得我得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才能将你们与我军的伤亡减至最小,如何才能将此事利用起来,将好处最大化。说句不好听的,前辈论武艺或许天下无对,世间鲜有敌手。可是用兵,却非其所长。让我军直接支援的主意,实在不怎么样。”罗士信看着张仲坚、裴青衣道:“你们且等我一夜,让我与麾下谋士好好商议,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
  海东新罗,尚州西原京。
  尚州西原京原本是新罗的地界,但随着高句丽、百济、大和国三国联兵,新罗完全抵御不住,所拥有的土地分别让着高句丽、百济、大和国三国蚕食的差不多了。
  若不是罗士信进兵神速,高句丽不得不撤回,他们占领的新罗土地,新罗只怕现在已经面临灭亡危险了。
  倒不是新罗不堪一击,而是实力实在有些悬殊。
  高句丽这个海东第一强国已经够新罗吃上一壶的了,何况还有不输于高句丽的大和国,搅屎棍百济,三面齐攻,新罗根本无从抵御。
  依照当初三国商议的结果,新罗一分为三,百济分得康州,大和分得良州、尚州,高句丽分得溟州。
  对于这种分封方法,三国都非常的满意,百济实力最弱,分得一州之地,理当笑了。大和意在海东三国立足,获得两州最多的土地,也没有异议。高句丽固然只分得一州,然溟州却是新罗诸州最富饶的,还位于关键的汉江流域下游,对于高句丽有着非一般的意义,他们对此也很满意。
  随着战事的推进,百济以得康州,大和也攻取了良州、尚州,新罗只能退守溟州。原本高句丽已经取得部分溟州土地,但是唐军如此凶悍,他们不得不放弃所有取得的土地,全力对付大唐。新罗趁机将溟州重新夺回,巩地死守。
  面对属于高句丽的领土,大和国的统帅与百济的统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休整威慑,两国之兵,从未进入溟州半步。
  面对这种情况,走投无路的高句丽只能派出了使者来到了西原京,新罗最重要的城池之一,如今已经成了大和国的军事指挥部。(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各耍心计

  坐镇西原京的大和国三军统帅正是苏我仓麻吕,支持渊盖苏文弑君代表其兄苏我虾夷促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合一的决定性人物。
  苏我仓麻吕面对当前的局势并不着急,怡然自得的在西原京的宫邸品着茶,与心腹巨势胡人下着围棋。
  围棋是隋唐时经朝鲜传入他们大和的游戏,这种极考验智商的游戏,一下子风靡整个大和国的上流社会,成为大和国上流人氏交际装逼的基本。不会下围棋的人,就是土包子会受到上流人士的鄙夷。
  苏我氏、巨势氏都是大和国飞鸟时代的强大世族,彼此同盟数十年。尤其是苏我仓麻吕、巨势胡人他们年纪相仿,一同长大相互关系亲如兄弟。
  苏我仓麻吕的棋风潇洒奔放,毫无拘束,大开大阖,攻击性极强。巨势胡人却相对沉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关键时候能够敏锐地抓住对手的弱处主动出击。两人相交多年,在围棋上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拼杀的你死我活。
  他们满盘皆是棋子,彼此差距却在一二字之间。
  巨势胡人手持黑子,稳健的落在棋盘上,轻笑道:“唐将罗士信似乎没有强攻平壤的意思。”
  苏我仓麻吕满脸的络腮胡子,精明的目光落在棋盘之上,回应道:“罗士信威名赫赫,果真不是好对付的。他出招不快,却招招有千钧之力,将高句丽都给打蒙了。这正面打,打不过。阴谋诡计又不如他玩的转,实在是让人头疼的强敌。就算是我们也想不到不可一世的海东强豪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让唐军给收拾了。”顿了一顿。他问道:“你说唐军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巨势胡人毫不犹豫的道:“这还用说,无非是两个选择强攻平壤。分兵与新罗联合将我们逐出海东,然后覆灭百济。以当前的情况来看,罗士信应当选择后者。我现在之所以按兵不动,应该是等新罗的求援,就如我们一样。”
  苏我仓麻吕听到最后一句,会心一笑,他们与高句丽结盟之心是天地可鉴的,但是高句丽现在已经没有资格与他们做盟友。这利益上的归属,不可避免的起了变化。
  “内臣大人。高句丽使者渊净土前来求见!”
  便在两人商议的时候,得到了渊净土求见的消息。
  苏我仓麻吕看着自己的好友道:“终于来了,我们是分个胜负,还是?”
  “还是接见吧!”巨势胡人淡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