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约翰的打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丁约翰的打拼-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乔厂长详细地问了下,了解了原委后,最后拍板说:“这种事情,我们不做,乔治会去找我们的竞争对手去做,这样订单就要丢失了。订单丢失,我们厂损失是小,总公司完不成创汇指标,国家的损失就大了。因此,这事还是要做的,但不能为了乔治的业务而耽误了我们自己产品的出口。我们既要抓OEM 生产,也要抓自己产品的出口,做到两不误。”
  领导说话就是有水平。“双赢Win…Win”是后来几年流行的语言。但乔厂长在早几年就说出了这个意思。
  OEM 生产的事情就这样定了。
  在签合同的时候,丁约翰本来希望加一条“乔治每年保证订购红光机械厂自有产品达到一定金额”的条款,但乔治以种种理由搪塞,如红光机械厂自有产品开拓市场难、缺乏红光厂的市场活动支持等。其实当时的国企是没有Marketing(市场拓展、市场活动)的概念的。最后丁约翰竟然没有坚持。
  见丁约翰没有坚持观点,乔治很高兴,提出邀请乔厂长和丁约翰去访问美国考察下当地市场情况。乔厂长愉快地答应了。
  乔治回国后,马上派了个人到红光机械厂做质量保障体系审核。一般OEM 生产都需要严格按照品牌拥有者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来实现产品,因此第二方审核或者第三方审核是必须的。审核不仅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还覆盖了生产现场。因为,一个好的生产现场是质量的最大保证。
  红光机械厂的管理基础很好,很容易就通过了。
  很快,乔治的OEM 订单就来了。
  OEM 来的都是大订单。丁约翰只用了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出口任务。
  这一年,丁约翰由于出口业绩好,获得了总公司劳动模范的称号,并被推荐为局劳动模范,但局里没有批。
  丁约翰有点不乐意,他觉得他的贡献很大,应该获得局劳动模范的称号。
  尽管如此,柳眉还是很高兴。老公现在是总公司劳动模范了,还整天和外国人做生意,档次很高,又给她露脸了。
  评上了总公司劳动模范,丁约翰在红光机械厂就更拽了。他整日里忙着朝领导办公室跑,已经慢慢和刘向东疏远了。由于他和乔厂长关系好,厂里人也不大敢议论他。
  年底,丁约翰又分到了房子。这次是二室户。厂里每次分房都是“粥少僧多”,但由于丁约翰出口业务贡献巨大,厂里也要重奖人才的。
  工人们纷纷议论,他们在厂里加班加点,到头来房子都拿不到,一家三口还和老人挤住在一起。但丁约翰在办公室里写写弄弄,一家三口却能住二室户,而且是煤、卫独用的。
  那年头工人虽然还有一定的话语权,但利益分配的秤杆已经向知识分子倾斜了。
  丁约翰就装做啥都没听到。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丁约翰想。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Chapter 5 出国(1)
红光机械厂的OEM 业务发展很快。因为乔治的渠道商品牌在当地业界还是被接受的。乔治原来是通过台湾OEM 的,现在大陆OEM 在成本上更具有优势,质量上又有保证,就全部转移到红光机械厂来了。OEM 业务发展很快还有一个含义,就是红光的自有品牌出口上实际在萎缩。
  对此,丁约翰倒是不在意。他写了篇稿子,题为《夯实基础,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让乔厂长到局里大会上去读。稿子的大致意思是:欧美发达国家正在做产业调整,将制造外包给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解放闲置的生产力,多接一些国外的订单。通过替国外OEM 产品,了解国外先进技术并挖掘自身的不足。我们绝不能着眼于那些眼前小利,我们应该有全局观和发展观。
  这样一来,红光自有品牌出口下降的事情就被轻轻带过。红光机械厂变成了一个锐意进取的典型。每个月都有许多单位来学习。乔厂长也坐上了局里会议的主席台,给大家介绍红光机械厂的先进经验。稿子基本上都是丁约翰写的。
  不久,乔厂长也官升一级,做了总公司领导。但出乎丁约翰意料的是,自己并没有升官。乔厂长空出来的位置,让总公司派来的马经理坐了。丁约翰继续向马经理汇报。这就是现在所谓的“空降兵”。“空降兵”是相对于从本企业提拔干部而言的外聘干部。其实那年头也兴这个,只不过叫“组织调动”的名词。“空降兵”的好处就是可以给组织注入新鲜血液,但“空降兵”和这个组织基层由于没有感情积累,彼此的信任需要很长时间。
  大洋彼岸的乔治信守了诺言,发来了邀请信,正式邀请红光机械厂的相关人员去考察美国市场。
  总公司乔光明乔副总经理、红光机械厂的马经理和出口科科长丁约翰一行三人就出发了。
  那年头出国有服装费,大概是怕出去的人太寒碜,丢脸吧!于是三人都做了套西装,在同一个地方做的,式样都一样。跑到国外,别人远看还以为是仨兄弟呢!
  马经理和丁约翰都是第一次出国,乔光明也是第一次去美国,他去过一次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光怪陆离让他们大开了眼界。摩天大楼,满街的车子,干净的马路,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无不和当时的国内有着天壤之别。三人嘴上不说,心里可都是波涛起伏。
  丁约翰心里想,到公元二千年建成“四个现代化”最多也就是这个模样,但美国不会停下来等我们啊?那时候,美国不知道发展到怎样的水平了!
  人就是这样的,有了比较才知道了差距。有了落差,就有可能对现状产生不满。
  其中一站是赌城拉斯韦加斯(Las Vegas)。拉斯韦加斯是美国西部旅游城市,位于内华达州东南角,是一座建立在沙漠上的城市。城市经济主要依赖旅游业,集中了全市就业人口的30%,每年接待游客约4000 万。市内满布豪华的夜总会、酒店、餐馆和赌场,因此也叫世界娱乐之都(The Entertainment Capital of the World)和罪恶之城(SinCity)。
  多年之后,丁约翰乘商务旅行之机,多次重返拉斯韦加斯,体验世界娱乐之都的风情。这是后话。
  到了赌城,乔治忽然塞给他们两万美元,说他临时有急事,不陪他们玩了。这些钱是他们在赌城的开销。说完,没等他们有所反应,乔治就走了。
  三人面面相觑了一阵后,丁约翰开口说,这些钱本来就是乔治要花在他们身上的,大不了他们最后将发票给乔治。另外两个人都没有吱声,于是丁约翰就把钱分了,他吃点亏,拿了6000 美元,其他两人每人7000 美元。
  在赌场他们各自玩乐,按下不表。最后他们都没有提给乔治发票的事情。
  其实乔光明悄悄地将大部分钱都藏了起来,他想这笔钱兑换成人民币比他一年的工资都高。丁约翰则将大部分钱都输在赌场中,因为他想既然这笔钱是意外之财,与其攒起来,不如用它去赚取更多的钱。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攒出来的。”丁约翰想。在赌场的最初几把,丁约翰赚了不少钱,赌金几乎翻倍,但接下来的几把,好像开始转运了,丁约翰不仅输掉了之前赚的钱,连本金都亏损了不少。最后丁约翰带着遗憾离开了赌场,只怪自己手气太背了。

Chapter 5 出国(2)
性格决定命运,丁约翰这种赌徒式的性格注定了他今后的职场生涯是大起大落的。
  在美国的最后一天,乔光明向马经理和丁约翰说了件事情,说总公司准备在美国开一家分公司。成立这家分公司有两个目的,一是直接在美国接一些订单,跳过代理商这个环节;二是今后局里领导到美国访问,这也是一个落脚点。他这次来的目的之一,就是做一个可行性方案。
  丁约翰一听就知道这又是一个机会。他暗暗寻思,乔光明肯定是意有所指,否则不会在小范围内先透露这个消息,何况马经理根本就不懂英语。于是丁约翰马上表态,准备勇挑重担。他丁约翰不仅会将业务做好,还会将来参观的领导安排好。
  乔光明连忙说,在美国成立分公司的事情,连总公司的总经理也做不了主,要局里的方局长最后拍板才行。
  丁约翰心领神会,乔光明已经指明了路的方向。
  回国后,丁约翰找了种种理由一直往局里跑。
  丁约翰生性是个会钻营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公关能力强。公关本来是一个中性的名词,但现在却有点负面化了。没多久,丁约翰就和方局长的林秘书混得很熟。林秘书小孩上学转学的事,也是丁约翰出面替他搞定的。到后来,林秘书和丁约翰已经称兄道弟了。
  总公司要在美国开分公司的报告放在方局长的桌子上很久了,下面也催过几次,但方局长一直说“要研究研究”。
  方局长今年55 岁,也是从基层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的,精通业务和管理。他知道美国分公司是个香饽饽,会有许多人去争这个位置的。一想到这里,他的头就大了。从政这么多年,他深深体会到,官做得越大,平衡工作就越多。若平衡工作没做好,方方面面都在闹事,那么他的上级就会说他的领导力有问题。所以,有时候他就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好像更多的时候,他希望将水搅浑,而自己在各方的斗争中坐收渔利,从而稳坐钓鱼台。
  美国分公司这件事,方局长要“从长计议”。
  回到家,方局长的老婆又和他唠叨儿子去美国留学的事。
  儿子吵着要到美国留学已经很多年了,因为他所在的向明中学高中的同班同学一小半都已经出国了。向明中学在卢湾区,许多同学家里都有海外关系。儿子出国倒是件好事,但出国要找担保,要花钱。方局长虽然身处高位,身边巴结的人不少,但他做事都非常小心,不想给别人留下点把柄。
  点了根香烟,方局长坐在沙发上,顺手拿起报纸就读。其实报纸上的新闻他一个字都没有看进去,他还在想美国分公司的事情。
  美国分公司这件事方局长一直放在心上,但苦于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暂时没有启动。慢慢地,丁约翰这个人进入了他的视野。他知道丁约翰将红光机械厂的出口搞得有声有色,经常在局内部刊物上看到丁约翰署名的介绍红光机械厂先进经验的文章,他所在的总公司也一直推荐他做局劳动模范,无奈局党委认为目前局劳动模范还是从一线工人中挑选比较合适,所以丁约翰当选局劳动模范这件事几年来一直没有批。
  丁约翰也和他的林秘书处得很熟,林秘书也经常在他面前提到丁约翰。说和这个人接触下来,觉得这个人办事靠谱,头脑也比较灵活,嘴巴也紧。
  美国分公司这个位置的人必须承上启下。方局长不能将自己身边的人放在那里,太扎眼,但不是自己的人坐这个位置他又不放心。
  丁约翰完全符合这些条件。因为一,局里人都不了解他,就不会产生非议;二,他是乔光明的人,而乔光明是方局长信任的人。
  于是方局长找来了他一手提拔的乔光明,了解了红光机械厂和丁约翰的一些情况后,有了自己的打算。
  过了几天,在总公司乔光明副总经理的陪同下,方局长亲自跑到红光机械厂去现场调研,马经理和丁约翰向他汇报了出口工作的情况和今后的设想。方局长充分肯定了这两年红光机械厂的出口创汇工作,说这为整个局外贸出口的转型做了试点,红光机械厂一直以来都是局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见局领导都在夸,在座的各位都飘飘然起来了。
  见时机已到,方局长话锋一转,说道:“总公司的美国分公司将是另外一个试点。我们局马上就要改制了,从政府的一个机关变成一个集团公司。我们要成为一个世界五百强企业。‘请进来’和‘走出去’将是我们两个重要的战略举措。所谓‘请进来’就是要搞几个合资公司,所谓‘走出去’就是要在国外开分公司。”
  乔光明马上表态,将全力支持局的战略新举措,总公司甘愿做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到美国开分公司,风险总公司承担,利益和经验与集团共享。
  乔光明姿态这么高,美国分公司的事很快就这样定了。
  鉴于丁约翰的外语能力和外贸背景,经总公司报批,集团审核,美国分公司第一任总经理由丁约翰担任,任期是三年。
  美国分公司筹办的事情不等人,丁约翰旋即到美国上任去了。
  丁约翰做了美国分公司总经理之后,柳眉请她所有的小姐妹吃了一顿。
  她家现在分工明确,丁约翰负责努力赚钱,她负责美丽妖艳。精心打扮一番,柳眉倒不显老,一副熟女风范。
  小姐妹们都夸柳眉嫁得好,人也越活越年轻,柳眉听了非常得意。
  丁约翰事后总结道:“沟通,沟通,这最重要了。”
  只有通过沟通,才能获得信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机会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与丁约翰同年进入红光机械厂的有一个大学生,哈工大毕业的高才生。业务水平相当高,无奈太清高了,不会巴结领导,也就是和领导无法“沟通”,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智商高,情商不高,此时只不过是红光机械厂工艺科科长。丁约翰已经是总公司美国分公司总经理了。
  “在学校里混,靠的是智商;在职场上混,靠的是情商。”丁约翰日后总结道。
  一个人的智商主要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情商却是不太受基因遗传影响的,它取决于后天个体所经历的环境与自我努力,是可以改变的。
  丁约翰到美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方局长的儿子办了出来。方局长的儿子出国后一直向父母说,这个丁叔叔很会照顾人,在美国生活的所有细节都想到了,让父母放心。
  有个人在美国照顾儿子,方局长也彻底放心了。
  丁约翰到了美国才发现,美国人说的英语和教材磁带上的英语完全是两回事。
  教材磁带上教的都是英国英语,美国人说的是美国英语。再说,磁带上是标准英语,但即使是美国人,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口音。就像北方人听上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