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刃-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舰首沉到海里,海浪已淹没了后主甲板,而后着起大火,黑红的烟柱窜到1千英尺的高空。。。”,亚利桑那号的舰桥在爆炸后坍塌,舰体沉没,舰体前面由爆炸生成的巨大破口。亚利桑那号被摧毁,舰上共有1177人丧生,占珍珠港总死亡人数的一半。而后亚利桑那号在太平洋舰队注销,其上层建筑均被拆除,部分作为岸防,部分被用于其它舰只,舰体仍保留在原位的水下。亚利桑那号因为珍珠港之战获得了一枚战斗之星勋章。
  1962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指定亚利桑那号沉没处为国家陵园,并在沉没处的水上建立了一座亚利桑那纪念馆。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2;440…34;400吨(1941年);满载排水量:39;224吨(1941年)/40;605吨(1945年)
  舰长/宽/吃水(米):185。3/32。4/10。2
  设计主机输出功率:31;500马力/35;207马力(1941年);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19;900海里/10节
  武备:12门356毫米/45倍径主炮(4×3);22座127毫米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14座);1943年宾夕法尼亚号改装127毫米高平炮(8×2),40毫米高射炮40门,20毫米高射炮49门
  装甲(英寸):水线13。5〃…8〃;隔舱13…8〃;炮塔正面18〃,炮塔侧面和后方9〃…5〃;司令塔16〃…14〃。
  舰员编制:1358人
 

 美国新墨西哥级战列舰 '本章字数:2856 最新更新时间:2009…11…29 10:00:00。0'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

简介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1914年开始动工建造,相对宾夕法尼亚级战列舰(Pennsylvania Class)的设计进行了一些较大的改进,动力装置采用蒸汽轮机…发电机驱动电动机,蒸汽轮机直接驱动两台发电机为四台推进电动机供电,经济性更好,操纵性更灵活,动力系统虽然有改进,但航速提高有限,试航时航速22节。该级战舰新设计的“飞剪”型舰艏,以提高在恶劣海况中行驶时的稳定性,这种舰艏成为美国海军后继主力舰的一种特征。其主炮口径与宾夕法尼亚级相同,采用50倍口径身管,射程也相应增加。副炮安装在露天甲板以上。增加水平甲板的装甲防护和内部防护。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同级舰三艘:新墨西哥号(New Mexico,BB…40)、密西西比号(Mississippi,BB…41)、爱达荷号(Idaho,BB…42)。
  新墨西哥级战列舰于三十年代现代化改装中拆除了笼式主桅,改装塔式舰桥,并拆除部分副炮,在甲板之上加装单装防空火炮。

各舰概况
  BB…40,New Mexico“新墨西哥”号(BB…40)1918年服役。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为己方运输船队护航。1934年10月“新墨西哥”号加入太平洋舰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12月6日到1941年5月20日“新墨西哥”号的母港设在珍珠港。6月16日,进入大西洋驻诺福克,进行中立国巡逻。珍珠港事件后,“新墨西哥”号奉命返回西海岸。1942年8月1日从旧金山出发驶入夏威夷。BB…40,New Mexico1942年12月6日和1943年3月22日,“新墨西哥”号进行现代化化改装。1943年5月~8月,“新墨西哥”号参加了阿留申群岛(Aleutians)作战。10月,返回珍珠港进行更换受损的炮管,并加装了防空火炮。1944年1月12日参加炮击马绍尔群岛作战。1944年6月14日和6月16日,炮击塞班和关岛,在6月18日用防空火力击退日本飞机的攻击。1944年10月,“新墨西哥”号因进行例行检修并没有参加莱特湾海战。11月22日,“新墨西哥”号到达莱特湾,为进攻马尼拉的登陆行动提供火力支援。1945年1月6日,“新墨西哥”号受到日本自杀飞机攻击,飞机撞入舰桥,包括R。 W。船长在内的29名船员阵亡,87名船员受伤。经过在珍珠港修理后,于1945年4月,参加了冲绳岛登陆战役。17日炮击日本阵地。5月11日,用舰炮击沉了5艘向“新墨西哥”号发动自杀攻击的小船。第二日,“新墨西哥”号第二次被日本自杀飞机攻击,引起火灾,一个小时后,大火基本得到控制,这次袭击并没破坏舰身的基本结构,54名船员阵亡和119名船员负伤。28日,“新墨西哥”号驶入莱特湾进行修理。修理后,参加了炮击日本本土作战。9月2日,日本投降后,“新墨西哥”号驶入东京湾。战后运送军队返回美国西岸,并在1946年7月编入后备役。1947年2月25日被海军除名;1947年10月13日出售拆毁。
  “密西西比”号(BB…41)1917年服役。1919年1月31日开始,为期1个月的加勒比海巡航。7月19日,加入太平洋舰队,多数进行巡逻、训练,参加舰队演习。BB…41,Mississippi1931年“密西西比”号进行现代化改装。1934年10月24日通过巴拿马运河,加入大西洋舰队。1941年6月16日回到诺福克,主要在大西洋巡逻和护航任务。1941年9月28日开始从冰岛到英国的航线的护航任务。珍珠港事件后,“密西西比”号离开冰岛,加入太平洋舰队。1942年12月6日到1943年2月,“密西西比”号进行现代化改装。1943年3月2日,“密西西比”号护送运输船队到斐济岛。同年11月20日炮击日本占领的岛屿时,B炮塔发射了爆炸,43名船员死亡。1944年1月31日经过修理后,“密西西比”号参加马绍尔群岛作战。1944年10月,参加莱特湾海战。“密西西比”号加入奥登多夫少将的战列舰队,主要任务为登陆部队提供火力掩护。25日,舰队发现了北上的日本舰队,6艘战列舰在苏里高海峡距日本舰队约15;000码时开火。由于连日来执行对岸轰击,使炮弹存量不足,“密西西比”号只进行齐射。1945年1月,“密西西比”号为登陆吕宋岛部队提供火力掩护。一架自杀飞机撞上了“密西西比”号的吃水线附近。2月10日返回珍珠港修理。5月6日,“密西西比”号参加了冲绳岛战役,炮击冲绳岛的日本阵地。6月5日,一架自杀飞机装上了“密西西比”号右舷。但损伤不是很严重,经过紧急修理后,继续参加之后战斗直到战争结束。战后,“密西西比”号驶入东北京湾,见证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1月27日,起程返回本土。1946年2月15日,经过检修和改装后,被编为训练舰(AG…128)。之后担任试验新武器的船只。1953年1月到1956年2月又成为导弹实验靶船。1956年9月17日在诺福克正式在海军除名。11月出售拆毁。 
  “爱达荷”号(BB…42)1919年服役,加入大西洋舰队。1925年4月15日驶往夏威夷,加入太平洋舰队。BB…42,Idaho1931年9月7日返回东岸,进行现代化改装。1935年4月17日回到母港??圣佩德罗。1940年7月1日到1941年12月,在大西洋进行巡逻和护航任务。珍珠港事件后,“爱达荷”号于1942年1月31日启程经巴拿马运河驶往旧金山。1942年10月,负责夏威夷附近海域的警戒。1943年4月参加炮击阿图岛任务。9月为即将开始的吉尔伯特群岛战役登陆作战做准备。12月5日负责运送军队去吉尔伯特群岛。1944年1月,进行现代化改装,增加雷达设施和防空火力。1944年3月20日炮击新爱尔兰岛的任务。6月15日,炮击关岛。“爱达荷”号因进行现代化改装并没有参加10月的莱特湾海战。1945年1月20日从圣地亚哥出发加入登陆舰队,参加以后所有战斗。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27日,“爱达荷”号驶入东京湾。并在9月2日,见证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0月16日经巴拿马运河加入大西洋舰队。1946年7月3日,编入后备役。1947年9月被海军除名,11月24日以废铁的形式卖给纽约一家船厂拆毁。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2;000(改装后35;000吨);满载排水量:33;000(改装后40;181吨)
  舰长190。3米,舰宽29。6米(改装后32。4米),吃水10。4米(最大)。
  动力: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驱动;主机功率:32;000马力(改装后最大44;000马力)
  最大航速:22节;续航力:6400海里/12节(改装后12;750海里/节)
  武备:12门356毫米/50倍口径主炮;22座127毫米口径副炮(第一次改装拆除12…14座);第二次改装16门127毫米高平炮8×2,40毫米高射炮40…52门,20毫米高射炮40门。
  装甲:侧舷水线(最大)13。5英寸;炮塔(正面)18英寸;司令塔16英寸;甲板3。5英寸(改装后6英寸)
  舰员:设计编制1084人(1945年编制1930人) 
 

 美国田纳西级战列舰 '本章字数:2243 最新更新时间:2009…11…30 10:00:00。0'
 
 田纳西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建造的一型战列舰。

简介
  田纳西级战列舰是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的改进型。田纳西级的水下防御比之前的新墨西哥级有了提高。BB…43,Tennessee田纳西级战列舰采用了新式的龙骨设计,鉴于日德兰海战的经验,其舰体水下防护比过去的旧型战列舰有很大改进,内部划分多层隔舱,并加强了水平甲板防护。该级舰采用与新墨西哥级战列舰相同的电气推进动力系统。其14英寸口径主炮以及副炮均装有火控系统,在其前后主桅上加装大型桅楼安装火力控制设施(部分前期造的战列舰也实施了此项改装)。并且其主炮可以上仰到30度,而以前的战列舰只能达到15度,这使其射程增加了10000码,并且可以由配备的水上飞机来测定落点。田纳西级战列舰同级舰两艘:首舰田纳西号(Tennessee BB…43)和姊妹舰加利福尼亚号(California BB…44)。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时,田纳西号并排停靠的西弗吉尼亚号内侧,附近亚利桑那号战列舰发生大爆炸给田纳西号造成很大损害。加利福尼亚号被三枚鱼雷击中舰体沉入水中。田纳西级两舰在1942年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装,战舰的外观变化较大,舰体上层建筑拆除改建成与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类似的式样,撤去旧式副炮改装新型高平两用副炮,加强防空和防鱼雷的能力。改装完成的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1944年相继返回太平洋舰队,参加了之后大部分的登陆战役。

各舰概况
  田纳西号(BB…43)1917年5月开工,1919年4月下水,1920年6月服役。此后的20年期间,田纳西号除偶尔到东海岸访问外,一直以加州圣?佩德罗(San Pedro)为基地在太平洋舰队服役,并且在一系列的演习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40年在夏威夷海域完成演习后,田纳西号随太平洋舰队驻扎珍珠港,美国希望此举能对日本在亚洲的扩张起到威慑作用。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时,田纳西号停泊在西弗吉尼亚号的内侧,空袭开始5分钟后,田纳西号舰上的高射炮开火,田纳西号外侧的西弗吉尼亚号在被多条鱼雷击中后坐沉,阻塞了田纳西号移动的路线。随后,田纳西号也被几颗炸弹击中,但损伤并不严重,真正给田纳西号造成重大损害的是亚利桑那号爆炸后残骸和燃油火灾。田纳西号上的火势不久得到控制。对比其他舰只的损伤,田纳西号伤势较轻。在西海岸进行了维修和改装后,1942年3月,田纳西号与马里兰号、科罗拉多号重新返回战场。在中途岛海战期间田纳西号编入后备部队。改装后的田纳西号1942年8月,田纳西号再次回西海岸进行现代化改装。改装中舰体田纳西号的上层建筑拆除重建,增加了对空和对鱼雷的防御能力,这使其适应其护航的任务。1943年5月之后,田纳西号参加了参加了太平洋大部分的两栖登陆作战,包括北太平洋收复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塞班岛、关岛、菲律宾战役。莱特湾海战中,田纳西号和其它5艘战列舰参加1944年10月24日夜间的苏里高海峡海战。其中由于田纳西、加利福尼亚号和西弗吉尼亚号装有较现代化的火控系统,所以较其他战列舰有一定的优势,田纳西号共发射69发14英寸口径炮弹。随后,田纳西号进行小改装。1945年后,田纳西号继续参加了硫磺岛和冲绳岛的两栖登陆战役。田纳西号在二战中共获得10枚战斗之星勋章。1947年田纳西号转入后备役。1959年正式退役。
  加利福尼亚号(BB…44)是田纳西级战列舰的二号舰BB…44,California(1921),1919年11月下水,1921年8月作为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开始服役。此后的20年期间,加利福尼亚号交替在太平洋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服役。1929年至1930年,加利福尼亚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改装内容包括安装各种防空火炮。1940年随太平洋局势的升级,加利福尼亚号随太平洋舰队移驻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时,加利福尼亚号停泊在整个战列舰群的最前面,三条鱼雷击中的舰体,一颗炸弹引爆了高射机枪的弹药舱。由于水密舱没有完全关闭,致使舰尾沉入水中,舰首仍浮在水面上。有98人丧生。1942年3月,加利福尼亚号被捞起,在珍珠港初步维修后,1942年6月加利福尼亚号返回Puget Sound海军维修厂进行大修和现代化改装。改装后的加利福尼亚号太平洋战争进入美军反攻的阶段时,加利福尼亚号重返战场。加利福尼亚号参加了1944年5月开始的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的战役。1944年10月开始收复菲律宾的作战中,莱特湾海战中加利福尼亚号参加苏里高海峡夜战。1945年1月,加利福尼亚号被神风飞机击中,舰上44人丧生,加利福尼亚号再次返回本土修理。1945年6月,参加冲绳岛登陆战。加利福尼亚号在二战中共获得7枚战斗之星勋章。1947年退役,1959年拆毁。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33;190吨(设计);满载排水量:36;455吨/40;950吨(改装后)
  舰长190。3米/宽29。7米/吃水9。2米
  动力:8座锅炉,两座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驱动;主机输出功率:28;600马力/30;908马力(1943年);
  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20;500海里/10节,9;700海里/18节
   武备:12门356毫米/50倍径主炮;14门127毫米副炮;16门127毫米高平炮(第二次改装,8×2),40毫米高炮40…56门,20毫米高炮40门
  装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