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女当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闲女当嫁-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金罗氏该得的嫁妆可都舀来了,罗老爷给了罗七娘三间还不错的铺子,三十亩良田。一盒子金银首饰,就这些就价值一千二百两了,所以罗七娘的弟媳妇才会生气。罗老爷的家产不过是接近一万两银子。办丧事花了两千两,又分出去这八分之一。剩下的钱,就算小陈姨娘的儿子和罗七娘一样分,剩下的家产再由罗家的两个正房之子平分,罗七娘的弟弟只能继承二三千两银子的家业,这日子太寒碜了,如何过得下去。

金世莱最看重的是罗家的几间铺子,有了这三间铺子,他就更能大展拳脚,把家业弄得兴旺起来。几十里之外的郁小闲干得和金世莱一样漂亮。她也是乘热打铁要把山神市场给快速变成聚宝盆。

郁小闲先用十五贯钱把市场对面的土地,包括现在租住的农家小院买了下来,这一处就只有五亩地大小,是最靠近市场,即便发生地震和泥石流都伤及不到的唯一地块。等到市场真的红火起来之后,她要在这里开一家栈。方便来往商吃住打尖,这样的配套要是能把商聚集在此处,那么栈的收益就更可观了。

市场的未建成地方,被分割成摊位区,地摊区,沼气池,牲口棚,菜地,水塘等九大块,公开招募工匠修建,由王顺子和黄有才带着那批人做监工监理,和有带头人的工匠们谈好价钱,包工包料,限期完成,验收之后付九成的钱,留着一成在年前给,算是质保金。这一笔银子就足足花掉了三百两,不过要紧的事情都能在中秋节前完工,初九开始整个山神市场足足有两三百号人从早干到晚。因为这个场面,山神市场成为全县最热闹的所在。

郁小闲把王顺子的老婆抽调出来,带着从附近招募的山民家的妇女三十多号人在新买的土地上做饭,再运到梅管家买下的院子里售卖给做工的人。粮食靠存粮和雇来的骡子来往于南陵…县运送,勉强能供应,菜是自家的菜地和在东市收来的。郁小闲还让把南坡陆续成熟的红薯也一点点收获过来充当补充粮食,要是三万多斤红薯在几天里收获,存储和保管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如从现在开始把藤蔓老了,成熟了的红薯陆续吃掉,减轻以后的压力。

初九一天,王李氏的饭铺就收到了四十五贯钱的流水,除去买东西和该付出去的工钱,正好抵消了山中近两百号人的粮食钱和菜金。郁小闲算是以工养工,省了一笔花销,还用去了近五百斤红薯,算是个好运作。新修好的上等摊位,有糕饼作坊的老板问过了是否能让他家在里面摆摊卖月饼,郁小闲建议那家糕饼作坊的老板联合别的老板就在她的地方开个庙会,把过节用的吃喝小玩意舀来卖,一直卖到八月十四日,她就收每个摊子一两银子的租金。

这样的好事对于那些小作坊和小商贩而言都是极好的事情,很快郁小闲就收到了十二两银子的租金,把庙会开在了自己市场最高档的位置,在西面开了一条路,方便大家进入,那块地方本是留作开女子会所的,没有动工之前当一个路口是没有问题的。郁小闲让秋冰月把手上管理的山货分了出来,派何远带着桃红,水红两个姑娘在那三间靠着摊位的铺子里也做起买卖来了,卖布的一间,卖香包扇坠和成衣一类的一间,卖果汁,卖烤红薯之类的吃食一间。锦娘手上的生意也已经了结了,于是亲自打理起成衣铺子来了,她不便抛头露面,只是负责铺货摆货,打发了姚红玉的妹子过来铺子帮忙,自己带着底下人日夜赶工,想多做些东西出来卖。

山神市场的庙会异常热闹,经过六天的运营,全县城,以至于附近的镇子都知道了县城周边有这么一处好地方。郁小闲为了赚够庙会的钱,在山里抽调了一批人手,还动用了杨家的力量,收罗了不少货物零售,光是卖吃喝就动用了不少人力边做变卖。这六天里还有一天是在下雨,可在防雨效果极好的摊位里买东西丝毫不受影响,这一天的雨反而给山神市场打了广告,雨后的那一天,来看热闹的人更多了。这六天里,那些中等摊位也被陆续租了出去,每个摊位是五十文钱一天,最早做好的二十个摊位,八月初十就被抢租光了,陆续赶出来的摊位涨到了一百文一天的租金,还是被租掉了。

等到了八月十五那一天早上,郁小闲细细算了一笔账。六天的买卖把大罗小罗跑商带来的货物卖的精光,把上次在芜湖买的所有可卖的布料全部卖光了,卖饭和吃食消耗掉了两千多斤柴火,山里已经成熟并且收储的所有红薯一共有七千多斤也全部用光了,所有收入加起来,扣除本钱,不仅养活了全山的人口,然还支付掉了三百两的包工包料的钱,最后还能剩下七十多贯钱。

郁小闲对这个结果很是惊讶,如今她手中攒下来的银票和银子已经有两千三百多两了,还有三百两九月到期的计息银票,这份家产真是太令人惊讶了,这个山神市场还真是个聚宝盆呀。

八月十五这一天,郁小闲让所有人都歇了半天,另外半天是大家为了过节而忙碌,她包了红包给每一个跟着她辛苦的家人。梅管家和梅张氏每人得了十两的银元宝,王大奎王顺子每人也是十两,秋冰月祖孙十两,王顺子的老婆,王福夫妻,王山子一家,王黑子夫妻,水牛两兄弟,斧头,桃红两姐妹,何远都是五两银子的分例。其余后来正式跟进来种地的家奴,每人一贯钱,王小溪也是单独领了一贯钱。其余雇来的长工,每人赏了五十个小钱,舀到钱的人也是一脸喜色,对郁小闲连连道谢。

为了让大家过好这个节,郁小闲请屠夫杀了两头肥猪,买了不少鸡鸭,还有两缸子黄酒,很多月饼,水果。这样一来,郁小闲散去了两百多两银子,却得到了所有人的忠心拥护,这个节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有着最好的记忆。郁小闲的家宴异常热闹,很多人都来给她敬酒,酒量尚浅的郁小闲,很快就有些醉意了。

86 提醒

郁小闲醉了,稀里糊涂地进入了梦乡。在梦里她看见了父母离世之后,哥哥很落魄地活着,全身脏兮兮蹲在街边乞讨。孟蝶抱着一个死去的婴孩在雨中流泪行走,后面跟着一辆奔驰,里面坐着一个戴着黑面纱的女子。郁小闲很想看清楚那个女人的脸,因为她就是送自己来这个时空的侩子手。可惜正如来时一样,她看不清那个女人的脸,只是觉得她浑身散发的都是邪恶。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恶梦啊,郁小闲在梦中哭喊尖叫,和那个女子辩论讲理,说着胡话却醒不来,把守夜的婆子吓坏了,赶紧通知锦娘。锦娘闻讯急忙赶来,她摸了摸郁小闲的额头,发现她并没有发烧,知道郁小闲是发梦魇了。锦娘把守夜的王妈打发出去了,吩咐她不准乱说。

锦娘独自看护着郁小闲,握住郁小闲的手,轻声说到:“小闲不怕,姐姐在这里守着,一直守着。”郁小闲在梦中没有听到这句话,只是觉得抓住了什么,拉着锦娘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郁小闲浑身冒着冷汗,锦娘就一直守着,听着郁小闲说着一些时而清楚,时而含糊的话。一直到天快亮了,郁小闲才突然从恶梦里醒了过来,一抬头就看见锦娘正在微笑着看着她,她自己的手正紧紧抓住锦娘的手。

郁小闲松开了锦娘的手,不好意思地说到:“姐姐,我做恶梦了,吓坏了你吧?”

锦娘说到:“没什么,仙女妹妹,你真的太累了,身子虚了才会这样发恶梦。从前家里败落的时候,相公经常打我,打到我头昏头疼,好多以前的事情都记不得了。后来他把我卖到那种地方,回来的时候。我特意把好多事情都忘记了。幸好那时候有做不完的活,不然我一睡下就发恶梦,哪天不是一身的汗呀。”

郁小闲没想到锦娘把曾经受过的苦,这么平静地说了出来,这些郁小闲从前都是不知道的。黄有才对锦娘那么狠,锦娘居然没有记仇,反而还是那么照顾他,看来爱一个人真的会变得很傻哦。说起来。要是有哪个男人动了郁小闲一个指头,郁小闲觉得就是将来这个人跪在她面前求爱,郁小闲都不会接受他,这就是她的原则。会打女人的男人,会打跟着他过日子伴侣的男人,郁小闲觉得会心寒。

郁小闲充满怜悯地对锦娘说到:“姐姐不恨他吗?这样的人就算我没办法嫁过来了,可我绝不会和他有情分。要是万一哪一天他突然有了记性,我就不留在黄家了,这个家还是姐姐来当。”

锦娘说到:“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这件事我也想过了。要是真有这么一天,我就带着相公他们一起去芜湖住着。不会在山里碍着太太的安稳。我还会向上天祝告让太太早日修仙飞天,成仙去。不过我要求太太一件事,千万不要和我们真的断了情分,我这个身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倒,等我走了,你好歹帮我顾着两个孩子,相公你就拘住他。让他得个善终就行了。我想通了,你留着冰月教导着,就是怕有这么一天。她好歹能是个臂膀。”

郁小闲默认了,也算答应了锦娘的请求,这孤单的秋夜能这么守着她,陪着她度过恶梦之夜的人也就是锦娘这么一个人,能说些心里话的人,也就是这么一个人。郁小闲觉得锦娘这个女人是很复杂的一个人,贤德狠毒,聪慧短浅都是伴生在一起的,算不得她的知音,却也能明白她的一些心意。

锦娘其实隐约明白了郁小闲生命里的一些秘密,可聪明人都不会说出去任何事,锦娘什么都没有问,只是说到:“太太近日是太累了,现在节也过完了,就好生浆养一下身子,钱是赚不完的。我留心收来调教一两个丫头,等成了就送到您身边侍候,这段时间把水红调来服侍着才好,她姐姐该准备嫁妆了,调教出来也不能侍候多久。”

郁小闲点点头,她也知道再这么累是不成的,下面的日子还要好好调理一番,本来这个身子就没有什么肉,如今就快要皮包骨头了。郁小闲一旦忙起来,总是耽误吃饭,特别是脑筋动多了就一直没有胃口,加上睡熟的时间少,所以就会如此越来越瘦。根子找到了,只需要恢复有规律的生活,不出两个月就能恢复起来。

锦娘把水红叫来了,说是太太的意思,留她在身边侍候。水红胆小,不知道说什么好,锦娘说到:“你就跟着太太,该吃饭的侍候提醒她一声,把饭摆上,劝她多吃一些。到了时间送果子,茶点也只管来我这里端去。晚上给太太打水,侍候沐浴,侍候洗脚,替她捶捶背什么的,到了子时,提醒她安寝。总之是,所有你能替太太处理好的小事,都要想在前头替太太做了。你跟着太太是有福的,留心学点东西,将来当家都够。”

水红谢了锦娘的指点,锦娘还让她每天到自己跟前来回话,问太太吃得如何,睡得如何。锦娘还打算多指点水红一些,就是正经给郁小闲买了丫头,也要在自己跟前训好了,才能送给郁小闲使唤。太太在这个家里就是天,要是天塌了,锦娘觉得自己是没有能力善后的,所以她要尽力把郁小闲照顾好。

郁小闲早起吃了黄芪炖乌鸡汤,这是锦娘专门为她熬制补身的,才吃下一碗,王顺子就来禀报,说有很多人要求租摊位。郁小闲说到:“对那些人说,我们家还要把市场上再修整一下,十八日才开始往外租摊位。你看着外面,什么没做好的,一定要打理完善了。记住一定要留下大块空地方便骡子车行走,摊位间的空隙不能窄,排水沟挖深些,雨水全部引到那口新挖的水塘里就可以。原先预留盖女子别院的地,用来开路口,以后把中档摊位和高档摊位用高墙分开,原先的菜地靠山的那一边围起来,准备着盖房子。菜地只留一亩就好,离着沼气池近一些,沼气池要九月初建好,少不得还要先做打算。”

王顺子听了吩咐就去干活去了,郁小闲又吃了些东西,就让水红侍候着沐浴,锦娘等她沐浴完毕,就过来替她按摩了一番。等郁小闲睡香甜了,锦娘才出来,嘱咐水红,边做针线,边看着太太睡觉,太太叫唤了,就送上温热的水,等太太醒了,再送吃的。

郁小闲的这一个长觉一直睡到下午四点才醒,醒了之后,人就饿了,水红赶紧送来了红枣桂圆鸡蛋肉饼汤,郁小闲先用了这个,等一会儿才和大家一起吃晚饭,这个也是锦娘安排的。如今陈家少奶奶索性把这个院子借给黄家住了,锦娘今天开始翻新所有从扬州来的旧衣服,想着把不合适的都卖出去,剩下的就自己家人穿。那些衣服,一百多两是很好卖的。

郁小闲刚准备外出走动一下,梅管家就来说话了,他对郁小闲说到:“太太该给家奴发秋衣了,每人两身衣服,一套秋天的被褥就好,在冬天前,再赏一套冬天的被褥,一件棉袄就成了。其余的衣服,就该自己置办,太太昨天赏了银子,好多人夜里抱着银子都落泪了,有些人这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更别说用银子了。等山里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太太也做一做他们的生意,把外面的衣服布料拉到他们面前,随他们去选买,这样才像过日子。”

郁小闲觉得很奇怪,好好的,梅管家怎么把这样的事情当事情来禀报呢。而且梅管家最近是越来越把她当做家主来对待,很久没有称她为外甥女了。梅管家看见郁小闲诧异的目光,立刻解释到:“我听说大罗小罗明天要带着大山,二虎一块出门去扬州,所以我才跟你说这个。等收了稻子之后,种地的人都闲了下来,女人们就开始忙乎着准备过冬的事情,我们家里也该多准备些布料和棉花,让女人们织布做衣服。集市里的那些粗活,要是不急,就等着秋收之后找些附近的庄稼人干,可以便宜不少。”

原来是这样,梅管家是在给自己提建议呢,郁小闲笑着对梅管家说到:“还是舅舅想的周到,我一定听舅舅的,好好安排。我还留了些阿胶给舅母,得空就拿给你,让舅母用黄酒蒸着补身。”

这声舅舅,让梅管家听得各位舒服,他看见瘦的一把骨头的郁小闲,又忍不住劝了郁小闲几句,要她好好调理身子。郁小闲说是记下了,还留梅管家吃晚饭。梅管家说是有事,又趁着天没全黑,回山里去了。

小罗现在已然是郁家商队的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